开学了
写论文还会远吗?
想不出写什么的同学看过来
这里有九大思路
帮你确定论文选题!
选题是科研第一关,由大到小,有三种理解:
确立研讨的主要对象与范围,即选择课题;
确立需要证明的命题,即选择论题或议题;
确立论文或项目的名称,即选择标题或题目。
课题包孕一个或多个论题,课题与论题均要落脚为标题。选题的过程循此而行,先定大的课题,从中再定子课题,甚至是子课题的子课题,由子课题再定某个论题,最后取上标题,定点研究。
《外语小科研入门》 一书提供了9种选题来源,分别是:
源自事实,事实说话
源自教学,教学相长
源自读书,勤读多思
源自札记,笔记生花
源自对比,比中鉴别
源自理论,理论关照
源自历史,动中察变
源自话题,冷暖有知
源自生活,处处留心
今天分享“源自事实”一节的内容,帮助大家从事实中发现问题,确定选题。
事实说话
外语研究面对每一个事实,要常问:它到底是什么样?为何产生?由何引起?受何规律支配?其第一步,说到底是要研究事实,让事实说话。
科学是从大量事实中总结出规律,前提是对事实或现象要感兴趣。而事实即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与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
从事实出发的研究,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只有知道了什么,才能研究怎么样,进而研究为什么。外语界的研究尤其需要训练这种发掘之功,即从个别事实中归纳出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因为小科研多半始于对个别事实的直接感知,其最终目的是揭示一般性、本质与规律。
不过,事实真相不会自己排列聚堆,作者须将自己的认识贯穿其间,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整合。只要用心观察,学习生活中处处蕴藏选题,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从小做起,才能慢慢做大。
选题例话
做外语小科研,就要对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的事实精观细察,清晰认识事实的特点与形式,深究其意义与价值,就会形成认识,即可以之为题做番研究。
【例】
“一群……”的英语表达法
汉语中,无论“一群”后所跟的对象是什么只用一个量词“群”就可以了。但英语中所接的对象不同,表达“群”的词多有不同。本文谈谈“一群…”的英语表达法。
1. a band of 一群(为了某一目的而纠结在一起的人,含贬义)。如:
a band of thieves 一伙小偷
a band of gangsters 一群匪徒
2. a bevy of 一群(特指少女或少妇;也可指一群鸟,尤指鹌鹑)。如:
a bevy of quails 一群鹌鹑
a bevy of young women 一群年轻妇女
3. a crowd of 一群(无组织的、拥挤的人)。如:
a crowd of lookerson一群围观的人
a crowd of cheering children一群欢呼的孩子
……
12. a pride of 一群(引人注目的鸟兽)。如:
a pride of lions 一群狮子
a pride of peacocks 一群孔雀
13. a swarm of 一群(昆虫等,尤指跟随蜂王的蜂群;也可指令人反感的一大群人)。如:
a swarm of bees 一大群蜜蜂
a swarm of fans 一大群球迷
14. a troop of 一群(尤指移动中的一大群人,也可指野生动物)。如:
a troop of deer 一群鹿
a troop of visitors 一群参观者
【例析】本例讨论汉英表示“一群”义的一对多的手段。共列举了14类,归了类,但并非简单列举,每类括号里的文字实为各类英语表达手段的特点,也是彼此的意义差别。全文的主体是例证,通过例证可以感知各类表达法,即获得规律性认识。
综观全文,作者的宏观构篇有问题:
第一,文章讲“‘一群……’的英语表达法”,却用“a band of 一群(为了某一目的而纠结在一起的人,含贬义)”类的英汉对应方式,应反过来,将其后的括号打开,如“一群 a band of,表示……”,后者更为简洁。
第二,文章按首字母编排14类英语表达法,无可厚非,还可按内容编排,即人—人+动物(褒义表达在前,贬义表达在后)—动物,各小类中再按字母顺序排列,这样逻辑顺序与形式顺序相结合,更显科学。
另外,本文若能对个别量词的精确概念意义进行解释,文章会更有深度。
《外语小科研入门》
黄忠廉 刘丽芬 著
难度较小、篇幅较短的小规模科学研究
入门式初级读本
激起科研兴趣,培养科研能力
本科生的选修课,硕士生的必修课
大中小学青年教师的补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