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关注!陕西高校"偷偷"给203名学生打钱!学生:这是不是诈骗

2019-07-17   西电招生办

"亲爱的同学,你好!我是西电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小助'。学校通过分析餐厅一卡通消费数据,结合你在学校的综合表现,近期将为你发放隐形资助720元,全部发放至你的一卡通中,用于补贴生活所需,请注意查收……"

当你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时,第一反应会是什么?诈骗?然而,这不仅不是诈骗,还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发出的短信。不过这么新鲜的方式,也着实让人有点不敢相信,还有同学专门跑去询问辅导员老师是不是诈骗短信。

其实,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隐形资助"方式。与传统资助相比,"隐形资助"不仅精准有效,更重要的是,既使学生获得了相应经济资助,又充分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彰显了人文关怀与育人温度。这一举动不仅得到了学生的点赞,也引来了新华社、凤凰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所谓"隐形资助 ",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直接精准地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的新型资助方式。"隐形资助"改变了传统自主报名、主观陈述、民主评议的资助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这一手段,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数据说话,有效弥补依靠主观陈述的片面性,充分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柔软的内心。这样的新型资助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甄选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学生,是西电利用科技推动资助工作进步的有益尝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资助中心联合校内多个部门,对本科、预科学生2018年全年在餐厅刷一卡通消费的18.73万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学生在餐厅刷卡消费的人数和频次、平均消费水平、每餐消费金额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情况、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消费情况等。综合考虑学生在餐厅就餐的次数、少数民族学生消费差异等影响因素,向消费远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20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2019春季学期用餐补贴,一次性将720元直接打入学生一卡通。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经济资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简单粗暴的资助方式极有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使"贫困"成为受助学生难以摆脱的标签,资助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高等学府里,除了知识的传递,还诠释着平等与尊重,用心守护学生的成长,从而教会学生关爱他人和社会。"隐形资助"立足于学生需求,以相对隐密的资助方式保证了学生能够体面而有尊严地获得经济方面的帮扶,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资助有方,才能深入人心。"隐形资助"将大数据分析方式运用于学生资助工作,是学校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的直接反映,人性化的资助方式让无形的关爱与呵护悄悄来到每一个受助学生身边,体现的不仅是西电的人文关怀理念,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很多同学、校友和学生家长都在"西电学生奖助"微信平台留言,他们讲到:"为学校的行动点赞,今天的西电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困难学生及时送去出乎意料而又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帮助,是另一种更走心的脱贫攻坚,是大爱,体现了平等、尊重、尊严,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既教书又育人,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必将汇聚出更强大的爱的泉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坚持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牢牢把握资助是基础,育人是本质的根本遵循,把育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制定出台《资助育人质量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努力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欢迎关注"西电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新华社官微,凤凰网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