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这么久,都没关注到这个隐患,回头想想太悬了”
什么隐患?
日前,据中国消费者报道,9月的一天中午,某饭店一女老板接到一通订餐电,完成订餐后要求对方通过支付宝转账付款,但对方声称自己支付宝账号转不了钱,但有另外一个办法完成付款-条形码付款。
对方在电话中让这位女老板将收款条形码下面的数字告诉他,他即可完成支付。然而,电话挂断后,女老板账户被转走了999元。
有专家分析称,这位女老板之所以会被骗走钱,首先是因为她没有分清“收款码”与“付款码”。
这是收款码,只展示收款二维码
这是付款码,由二维码+条形码+18位数字构成
任意一项都可进行扣款
而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一平时被大众忽略的细节进行诈骗,想必大家平时最多也就关注到二维码和条形码,没有太多人去关注下面的数字。
看到这,相信一定有人有疑问,为什么骗子把钱转走时不需要完成任何身份验证?
那是因为一项名为“千元内免密支付”的功能,其实我们很多人的都开着这个功能,只是我们平时没有留意罢了。
支付宝方面在了解到这一事件后也于27日作出回应,支付宝安全中心就此事特别发出提醒。
二维码上的18位数字平时都处于隐藏状态,只显示4位,查看时需手工点开,而每当点开时也会有安全提醒页面弹出。
所以这位女老板会被诈骗,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她的支付安全意识不足,以及对线上支付的了解不足,才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但凡涉及到付款凭证的信息,一点要小心再小心,不要轻易泄露给他人。
防范建议
1. 不要主动透露条形码序列号
条形码序列号在平时都是自动隐藏的,条形码图案常用于向商家出示,但如果知道了序列号的话,就可以伪造出相应的条形码,所以条形码序列号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支付密码和验证码,一定不要轻易透露。
2. 谨慎开启免密支付
免密支付虽然确实是在我们购物时提高了我们的效率,让我们的购物体验更好了,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当支付凭证泄露后的最后一道屏障,虽然一般来说是千元以下的免密支付,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所以也是建议大家谨慎选择开启。
越来越多的骗局出现,在这样骗局漩涡中,我们只有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以及坚定自己的理念,才能让自己在面对骗局时,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