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亚洲第一医院,还隐匿在居民区,这个小吃街有点意思

2020-03-04     有趣郑州

这是有趣郑州第537篇原创文章

全文字数: 2398

阅读时间: 5分钟

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


复工的第三天,想念在郑州走街串巷的日子。

寻常巷陌里一家破旧的小店、一处斑驳的楼宇,可能也藏着很多人的悠悠岁月。城市风云变幻,故事细水长流,落回一条街,就是郑州这座城市的温度。

建新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年前一切如常时,有趣君去那里逛了逛,记录下它平凡又闪光的日常。

初见小吃街,很“嫌弃”

遇到建新小吃街,是个偶然。

年前,某个阳光温暖的午后,有趣君在沿河路享受郑州的慢生活,走到一个高架桥下,右手边赫然出现几个红字——建新小吃一条街。

丨有阳光,来这里溜达,带劲得很

咦,这个小吃街没来过,走,瞧瞧去。

沿着入口走进去,正是下午三四点左右,小吃街人不多,稀稀拉拉几个人坐着吃饭,没有人气、没有灯光烟火,小吃街的狼藉顿时跃入眼帘,这个小吃街好破。

丨就是这儿,乱乱的,拍照都不好拍

而且往里没走几步,旁边有个公共卫生间,那个味儿啊——让初来此地的人感觉很不咋地。

夜幕降临,烟火升起

小吃街变装开始

昼长夜短的天儿,在建新街附近看完火车,逗完鸟儿,天儿就擦黑,踩着夜色再次走到建新街,想吃的千家禧竟然没开门,得,这运气忒差。

等走到小吃街时,哇,这人头攒动的热闹劲儿,和中午看到的光景差别太大。

丨走,看看去

好奇地走进去溜达一圈,有卖份饭的、菜角的、酱肘子的、小咸菜的、菜馍的……

黄色暖光的照耀下,人群熙熙攘攘,小吃街的食物竟然变得香气四溢起来。

丨是夜色更撩人吗? 竟然和第一回的感觉不一样

溜达一下午,有趣君肚子饿得咕咕叫,要不,就搁这儿吃点儿吧?不中不中,还是回去吧,就这环境能好吃了?

纠结来纠结去,最后扛不住肚子饿,投身觅食的大部队里。

丨架不住食物的香气

这里有似曾相似的老面孔

先买了个炸菜角,这玩意儿油香油香的,肚子饿极的时候,看一眼就扛不住,何况1元1个,买它。

粉条韭菜豆腐馅儿,经过热油炸制得金黄酥脆,轻咬一口,油香扑鼻,高碳水带来的幸福感,妙不可言。

丨韭菜粉条豆腐?

边走边吃,有趣君看到一块招牌:陈姐烤鸭肠。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陈姐烤鸭肠?

走南闯北的有趣君,对建新三宝早有耳闻:“龟苓膏、咖喱味炸鸡、陈姐烤鸭肠”,是陪伴附近吃货们的美食记忆。

丨阿姨看向有趣君

阿姨看到有趣君面带疑惑地走近,也投来问询的目光。“阿姨,你之前一直在这儿做吗?”

“是的呀,在这儿做十几年了,原来在路口卖,现在搬到这儿来了。”

丨小吃街几经变化,最终安顿在这里

“听朋友说,这一带有家陈姐烤鸭肠特好吃,就是您吧,哈哈。”

“是啊,我搁这儿做了十几年,住在附近的学生可是吃着我的烤鸭肠长大的。”说起这个,阿姨露出笑容,热情且和善。

丨除了烤鸭肠,还有青椒、鸡柳等

看来这就是原来的陈姐烤鸭肠了,“阿姨,给我来把鸭肠!”

阿姨快速地将热油一撒,拿起一把鸭肠往铁板上一铺,稍过几秒,反复按压,动作娴熟,挥洒自如。

丨滋滋地冒热油

烫板滚油,加上阿姨娴熟的手法,鸭肠烤制得很快,没一会儿功夫,鸭肠就烤好了。

尝了尝味道,孜然浓郁,鸭肠劲道入味,辣度适中,有趣君拿着鸭肠,在熙熙攘攘的街边吃了一路。

丨撒上辣椒,更有食欲

吃完鸭肠,有趣君在这里说一个八卦,咳咳咳……

读者朋友们,记不记得有趣君之前介绍永安三绝时,提过老陈鸭肠王的老板。(回味戳这里戒不掉的“永安三绝”到底有多绝?)

据说,那位老板就是建新街陈姐的弟弟。有趣君也是道听途说,当着陈阿姨的面儿没好意思问(假如不是,有点尴尬),有知道的可以留言区唠唠。

丨夏天去永安街吃了老陈家的鸭肠

这里的故事,和医院有关

边走边吃,有趣君又从建新街走回沿河路,仔细看了看,这里除了吃食、蔬菜、水果外,还有日常用品。

大到衣服、小到牙膏脸盆,都有售卖。名叫小吃街,但又不限于小吃。

丨这款式挺朴实

这地段,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兼卖小吃和日用百货的小市场?

逮住一个卖烧饼的大叔问了问,来这里吃饭的大都是附近医院的人,顺路也刚好买点日用品啥的,有需求就有供给,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丨还有这种大坛子酒,挺稀罕

医院?

有趣君掏出手机看了看地图,往南过了建设路就是郑大一附院,七拐八拐走小路,完全没注意附近就是“宇宙第一大医院”。

丨正在给家人夹菜的大爷

“你看,这人带着保温盒,估计就是给病人带的。”大叔指着一位大爷说道,“医院大,一到饭点人多,走几步来这儿吃经济实惠,种类也不算少,省钱啊,大家伙儿都乐意。”

丨另外一位大叔正在向老板问饭菜的价格

讲到这里,卖烧饼的老板话匣子一下子打开。

“这大叔,经常来我这儿买烧饼,商丘人,他老伴二次中风,来这里做康复理疗,他晚上就吃两个烧饼,站着吃完再去前头给自己老伴打几个荤素菜,带个汤,已经持续一个多星期了。”

丨生病住院花销大,能省一点是一点

说起医院的故事,不由得千头万绪涌来,再看这条小吃街,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建新小吃街

郑州街巷的温柔

过了晚上七点,小吃街的人潮渐渐退去。

两边店铺的老板们聚在一起唠起了嗑,路过一家蔬菜摊位时,一位老板看到有趣君身上挂着相机,吆喝着给他的蔬菜摊儿邻居拍一张。

丨这位入镜不苟言笑的老板,一说话就贼逗

“你给她拍一张,让她上上报纸,哈哈哈哈……”原来有趣君被误认为是报社记者了呀。

两位老邻居开始了他们的口才表演,聊到开怀处,敞亮地笑着。

丨邻居老板,笑得很开心

没有口罩遮盖的笑容,今天重温,仿佛还能听到那爽朗的笑声。

丨生活不易,岁月风霜

类似建新街这样的街道,郑州还有不少。

他们藏于高楼广厦间,因势而起,满足周围的生活所需;他们迎来送往许多人,热闹鲜活,过客在此饱足,归人追寻记忆。

过两天,一起再去逛逛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QJ6tXAB3uTiws8K-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