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简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军队研究生培养重点建设院校,是军队3所设置研究生院的单位之一,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校。学校本部坐落在上海市,占地面积2685亩。校机关设“四部二院”,下辖“一部八系”、3个师级学员管理单位、3所附属医院、1个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和5个干休所,现已成为我军面向东南沿海的重要卫勤力量。
海军军医大学创建于1949年9月,当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主要由华东医务干部学校、第三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国民党原国防医学院部分留大陆人员和从地方招聘的专家教授组成。1950年10月,更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9日,由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6月2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二军医大学校名。
该校现为国家“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36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该校设有全国唯一的中医学八年制专业,现有的海军医学系、卫生勤务学系、中医系、麻醉系均为全军唯一的专业系。学校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数2个,二、三级国家重点学科数26个;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3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学校始终处于全军院校和全国医科院校第一方阵,在2019年最新世界大学排名(ESI)中,有7个学科入选全球前1%,位居全军院校第一。
该校是一所培养卫生事业专门人才的全国重点医科大学。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逐步形成了以“博雅、仁爱、笃行”为精神内核的“红十字方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校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校的主要培训层次有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任职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开设临床医学、海军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护理学等13个专业。该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不动摇、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不动摇,稳步推进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建设,形成国家精品课程4门、军队优质课程4门、国家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数量稳居全军医科院校之首,连续11年入选16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位列全国医科院校第一。
该校实施了“5511”人才工程,搭建起一座以两院院士为塔尖、学科带头人为塔身、青年才俊为塔基的“人才金字塔”。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军队输送了12万余名合格医学人才,培养了全军85%以上的海军卫生干部、80%的卫勤管理干部、85%的军事药学人才。以吴孟超院士为代表的8名院士数,领跑全国医科院校(综合性大学除外)。学校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2名,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名,7人入选何梁何利奖,10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此外还有一大批高端人才入选国家、军队和省部级各类人才奖励计划,人才数质量位居全国医科院校前列,为学校教育事业领航导向。
海军军医大学面向普通地方高中毕业生,招收培养有军籍生长军官学员、无军籍地方生共两类学员。其中生长军官学员招收批次为提前批,入学即入伍,毕业后分配至部队工作。无军籍地方生是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招收培养的地方本科生,无军籍地方生招收批次为普通本科第一批,毕业后不入伍,可按相关规定报考军队文职人员,也可面向社会自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