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在这个秋天的体感似乎有些凉。
本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人数,是近3年来的最低。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次投票调查:有人说今年的外贸是冰火两重天,你赞同吗?
截至目前,有893位粉丝参与了投票。来看看外贸届的同行们活得滋润吗?
首先是自己的情况。
仅有9%的朋友觉得今年的外贸还挺火爆;
有44%的朋友感受到了寒意;
占比最大的是“不温不火”组,高出寒冰组一个百分点,占比45%。
其次是外贸人对同行业内的感受。
据大家了解,同行们普遍一般,也有做得好的,但少(45%);
认可“大家普遍艰难”的占到了37%;
觉得行业欣欣向荣的,仅有9%。
最后一个问题是今年的指标,又到了一年一度冲业绩的时候。
但笃定自己能完成业绩指标的,仅有22%;
46%的外贸朋友觉得自己完不成了;
31%的朋友会在这剩下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再冲刺一把。
大家具体是怎么说的?我们做了一个整理,这些外贸人的感想值得吸纳、深思。
@David:
单从广交会人数来看,是我参加广交会有史以来最少的。老东家倒了,进新公司快2个月了,眼看又到年底……
@花好月圆:
冰火两重天另说,单是价格就让人很郁闷了,美国客人可劲儿降价,欧洲客户还雪上加霜,想要留住客户,真难啊,价格要降,质量还不能降,真是无语了!
@减20:
外贸新手,每天整平台,搜索客户,等着客户询盘,一天天感觉没有啥进展,啥时间才会有真正的客户啊!
@夕颜:
今年明显比上一年要淡,特别是法国市场,其中一个法国大客户都面临转让公司了,希望来年国际形式可以好点!
@Will Chen:
做了将近20年外贸,同行大多只会打价格战,很少真正投入新品研发。中小企业转型艰难,大企业也在收缩战线。这个冬天似乎有点漫长。
@joey auto parts:
美国客户一直在政策稳定才下单,也对公司提出降价的要求。阿根廷、土耳其、东欧市场客户自身业务萎缩、 外汇市场不稳定,都不利于下单。工厂国内市场转型未完成,挑战确实很大,降成本,高周转,很考验团队的配合默契度。老板也要更多的重视队伍建设。人心齐才能共度难关。
@莫不静好:
今年的出路在服务,在差异化,在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提升。
@向往明天:
今年的外贸确实是冰火二重天,希望同行们不要打价格战,多开发新产品,注重产品质量,调整思路,相信春天很快就会来到!!!
@emma wang:
好难说,我发觉我们有一个同行,我们工厂没什么单做,他们老板把单放在我们工厂做,人家接单接到手软,我们厂单子寥寥无几。这说明什么道理?工厂发展策略好重要,价格是一方面,产品的品质也好重要,不要老是用价格去推敲客人,还要用品质说明一切,每个企业的发展策略好重要啊!
@兰色星空:
今年整体外贸形势不是很理想,有喜有忧,喜得是能从去年寒冬走出来,同期数据比去年好一点;忧的是同行业无序的竞争,让本来形势不好的外贸雪上加霜。有时深感遗憾,你10块钱可以做,我9块甚至更低去做,短期看是有利润,岂知扰乱了整个市场,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这点深有体会,我们作为一个正规公司不会打价格战,始终以服务与质量为前提,剩下两个月所有外贸人唯有努力来迎接2019新的寒冬。
@一叶一世界:
有的产品与行业确实很火,但是有的产品就在走下坡路。找对产品,并且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优势,坚持下来,受到外部环境的波动影响就会很小。如果这山看着那山高,肯定做什么外贸产品都不会有很高的成就。选好一个产品与行业,做个五年八年的,你不是专家也是老师了。做外贸本来就是靠积累的。至于今年的外贸形势,跟往常差不多。在经济好的时候都有做得差的,在经济不好的时候都有做得好的。主要还是看自己的产品定位与客户需求之间有没有达成一致。做好自己的事,服务好客户,相信寒冬不冷。
@刘大明白:
把外贸做成冰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是温水煮过的青蛙。这里的冰是有对比的,我们都不是外贸小白,都是亲历过十几年前外贸靠着信息不对称疯狂挣钱的红利期,钱到手了有人认为外贸太容易了,买车买办公室招人,享受温水的舒适。有人把钱投入到研发新品,研究新的市场运作模式上,那会儿我们甚至还笑话过人家钱花的不对。现在那些人在都火的时候给自己降温,让自己冷静。我们盼的是熬死同行,可能生意会好。但事实是,如果你还不改变,还不用这个时候去找新产品、新渠道、学习外贸新方法,那熬死的一定是自己。冰时不惊,火时不傲,这才对。
@Marty Chan:
在冰的情况下,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而且要更用心的去做好,我始终坚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坚持下去,终会有收获。在火的情况下,也应该未雨绸缪,不骄不躁,用心仔细的去做好工作。
@瞿小盈 Ann:
行情好的时候,对比不出来。只有行情差的时候对比一下就明显了,以前都喜欢做大单子,宁愿利润低一点,同行有的就是什么品种都做,大单子也做,小单子也做,等到寒冬的时候,才能看到人家量还是没变,因为东边不亮西边亮。
@Jacky:
哪行哪业都是冰火两重天,两极分化,唯有深研产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方为致胜法宝!
@JING:
唯一的出路,重新发掘新产品,小而美,小而精,利润可观,市场细化,往特殊定制的方向发展。
@Allen.K:
1.看行业,如果是钢铁等过剩产能或是易判成倾销的产品,碰上贸易摩擦肯定受影响。如果是大众生活用品,或是科技潮流类产品,客户该买的还是会买。
2.看主要销售市场,如果以欧美市场为主,出口容易受波动,如果是其他市场则相对要好些。
3.看公司的长远战略和战略定力,看准方向,紧跟趋势,自然有拨云见日之时。
@Max Sun:
不得不说今年的外贸行业确实是冰火两重天,做的好的盆满钵满、做的不尽人意的单子了了,总的来说传统的线上开发效果并不如前些年那么好,网络的发达改善了信息不对称,交通的便利让买卖双方见面交流更为顺畅,对我们这些外贸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至少是越来越专业化。就拿身边的一个合作多年客户来讲,他连购买产品在中国的退税率都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都是中国通,不管销售什么产品一定得有竞争优势。别人有的你有,别人没有的你也有。
我看了大家全部的留言,总结来说:
1. 大家基本已经认同,外贸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已经进入了大浪淘沙阶段,接下来就是拼真本事的时候了。
2. 价格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是长久之计。
3. 专业化、差异化、定制化、高品质、提供更优服务,这五点是未来的拿单王道。
4. 不要一味追求大单,要学会分散风险,小而美也很好。
5. 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企业,一般都不会活得太差。如果一家公司没有像样的发展规划,不懂拓展新的渠道,也不重视产品研发,劝你还是早为自己做做打算。
6. 越是清冷时,越是沉淀自己的最佳时机,拿出钻研的劲头,才能实现自我的增值。
你呢?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