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险歹徒被当成英雄写进课本,18年后才被举报,被判无期徒刑

2023-12-09   郝杰

原标题:阴险歹徒被当成英雄写进课本,18年后才被举报,被判无期徒刑

引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诗经·小雅·巧言》

唐朝时代诗词盛行,如果能写出一首,甚至说是一句为人所称道的诗句,就足够在当时的社会享有名气。诗人宋之问本就小有名气,“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句流传到如今的古诗,就是由他的笔下写出来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外甥妙手偶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便与外甥协商,想要将这句诗转让给他。

因为这句诗,与后来被称作盖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不分伯仲。但这是外甥的心血所作,怎么肯让出呢。于是这位狠心的舅舅便谋害了外甥,人在做天在看,最后宋之问也因为这件事,还有构陷朋友等罪名在史书上落下恶名。就像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一样,不仅让他获得了名誉,还被写进课本当成英雄,直到18年后才被人检举揭发。不论在什么时代,英雄总是让人敬仰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尤其是在战争时期,无数的平凡人牺牲了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硬生生的去抗住了敌人的炮火,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世的太平盛世铺平了道路,他们理应受到人民的尊敬。可也有些无耻小人,为了一些荣誉就编造事实,诬陷好人,让人不齿。

故事发生在甘肃省永登县连城乡池木哈村的大通河桥,1967年12月17日,一个本应该和平常一样平静的夜晚,月亮还是高高地悬挂在高高的天空上,散发着清冷的光辉。就是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打破了这份美好。正在熟睡中的人们被惊起,慌乱中找到了爆炸发生的地点。还没等大家在黑夜中反应过来什么,就听见有人大喊:“抓住前面那个人,他想要炸毁大桥,快抓住他。”

如今的交通便利,公路大桥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可在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下,一座桥说是承担着当地的经济命脉都不为过。如果大桥被炸毁,一来会严重影响当地的交通和经济,二来以当时的修建水平,再建好一座大桥更是需要不少的时日。所以大家一听到这话,马上打起精神,寻找犯人。群众终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倒在地上左手鲜血淋漓的刘学保。刘学保让大家先不要管他,当务之急是先找到凶手。在他的描述下,人们找到了在马路边上的林场工人李世白,他的受创程度更加严重,脑袋鲜血直流。

众人赶快把两人送往医院救治,刘学保失去了一只手,但性命总归是保住了。而李世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脑袋受创过于严重,抢救不及身亡。刘学保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犯人抓没抓到,再想到他之前让大家不要先管他,先去抓犯人的一番言语,如今他又是失去了一只手,这让人们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同情。根据刘学保的回忆,他是不经意看见了行迹鬼鬼祟祟的李世白,跟上后发现他竟然想要炸毁大桥,他就连忙上去组织他,可他刚抢到炸药,就已经发生了爆炸。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并没有监控等设备,唯一的证据就是刘学保的口供,加上他本身就是一名军人,加上自身的伤势,人们选择相信了他。唯一一点解释不通的是,根据后来的调查,李世白并不能从中获得任何的好处,换句话说就是,他没有任何的作案动机。

可当时的人们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加上刘学保获得了大众的同情,李世白就这样被判定有罪,刘学保则是被光荣授予英雄的称号,还被编入当地的教学课本,号召孩子们像他学习。也是因为这段经历,刘学保在以后的生涯中步步高生,可谓是春风得意。

李世白的家人自然不相信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的上诉,只为找一个公道,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案件被重新调查,刘学保迫于压力,终于将当年的事实交代清楚。原来爆炸案竟然是他手策划的,目的就是获得一个锦绣前程,而李世白不过是一个替死鬼而已,1985年,刘学保被判处无期徒刑。即使已经过去了18年,但还是让闻者遍体生寒。最终结果刘学保被剥夺英雄称号,并判无期徒刑。可怜李世白,不但失去了生命,还蒙受了18年的不白之冤。

结语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在做,天在看,总会有报应找上门的时刻,万万不可心存侥幸。尤其是为了荣华富贵,竟然就做出了污蔑他人,害人性命的事情,可以说是天理不容。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良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了错事就要承担后果。

参考文献:

《诗经·小雅·巧言》

《渡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