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老牌车企,上汽并不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去年6月,在上汽集团的股东会上,董事长陈虹针对市场热议的“与华为深度合作自动驾驶”类似的传言进行了回应,他明明白白的拒绝:
“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无法接受。这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而上汽成了躯壳。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虽然这样的表态一时间在网上争议不断,对此,上汽表示并不是不与华为合作,而是要坚持自主创新和品牌自主。
但毫无疑问,上汽思考汽车的角度已经不单单着眼于汽车本身,而是跨过了汽车产品形态的桎梏,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软件生态,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融合领域。
所以对上汽来说,华为伸过来的,不只有橄榄枝,同时也有可能束缚上汽未来发展的荆棘。不得不说,由于用户数上的天然劣势,国内汽车企业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来自手机厂商的竞争压力。
因此对汽车品牌来说,反攻切入手机市场,构建自有车机智能生态,就成为了可能的竞争手段。
根据媒体报道,到了七月初,上汽就有可能披露与手机相关业务的新进展,对于手机,上汽有着清晰判断,他们已经确定手机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但目前还不清楚,上汽是打算自己做手机,还是会与某家手机制造业深度合作。
目前来看,上汽与其他手机品牌合作的可能性会更大,而不是亲自切入手机市场。
因为就在去年8月份,OPPO就与上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车机互联、车端生态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不排除这次,上汽会与OPPO建立更加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如今国内知名车企吉利即将把魅族收入囊中,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横跨了手机和汽车两大产品形态的车企,而当下,行业都在等待,谁将会成为第二家。
你们说,会不会是上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