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它以后,2天不排尿,险丧命!省医急诊提醒:中毒后记住这两点

2023-08-04     四川名医

原标题:吃了它以后,2天不排尿,险丧命!省医急诊提醒:中毒后记住这两点

红伞伞白杆杆

吃完一起躺板板

步入盛夏,降雨增多

野生蘑菇开始肆意生长

有的人好奇、有的人想尝鲜

纷纷以身试毒

挑战野生蘑菇的毒性

这不前段时间

家住青白江的李嬢嬢母女俩

因为吃菌子吃出大问题

上山采野菌子吃

吃完恶心呕吐、两天没排尿

上周日凌晨,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两名女性患者,分别是40岁和66岁,查询病史了解到,母女俩在上周四去山上采了些野蘑菇吃, 吃完以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就去当地医院就医,治疗两天后没有起色,并逐渐出现无尿症状。

然后转诊至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来院前两名患者已经两天未排尿,验血发现患者肌酐明显升高,肾功能受损,肝功能受损。从接诊医生曾瀚处了解到,正常人每天要排1500ml的尿, 如果没有及时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和一些电解质,会导致身体出现水肿,心律失常,严重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目前,母女俩还在医院治疗中,病情虽有好转,但仍未脱离危险,在接受CRRT治疗中(与大家平时听说过的透析类似)。

蘑菇中毒主要有4种类型

每一种都不可大意

据统计,2010年至2020年,我国共报告了 10000多起食源性蘑菇中毒事件,导致3万余人患病,约2万人住院,近800人死亡。尤其是进入夏季以后,蘑菇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

据曾瀚医生说,蘑菇中毒主要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包括:

1

胃肠型

多数在食菌后 0.5-6小时发病

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

重者:电解质紊乱,出现身体乏力,大脑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2

神经精神型

就是网上看到的会出现“看到小人”“胡言乱语”的情况

多在食菌后 1-6小时发病

轻者:表现为反应迟钝、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呕吐、腹痛、腹泻、脉搏缓慢等。

重者:可出现谵妄、幻觉、惊厥、抽搐、昏迷、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因此而死亡。

3

溶血型

一般溶血型疾病,会出现 尿血,身上出现 斑痕等情况,这种症状是非常严重的,一出现就应该立马去医院了。

4

急性肝损害型

多在食菌后6~48小时发病,临床表现肝肿大、黄疸、转氨酶升高,严重者伴全身出血倾向,甚至意识障碍。还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或肾损害等。

医生说:

在这里曾医生强调,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病程中患者常在早期胃肠道症状好转后不再有任何中毒症状,患者自觉康复,此期一般持续1至2天,医学上称之为 "假愈期"。"假愈期"常会让人忽视病情的严重性,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此外,还会出现皮肤上的一些表现,比如皮肤红肿,口唇肿胀、外翻,伴有火烧般及针刺样疼痛。

像上述讲到的省医接诊的两个病人就属于 胃肠型急性肝损害型的结合。

如何辨别毒蘑菇?

很难从肉眼判断

全世界范围内已知蘑菇种类大约为10000余种,我国已报道的野生毒蘑菇已超过500种。

由于生长在野外的有毒和无毒蘑菇形态相似,就连本地人很难单凭肉眼辨认。

不要盲目自信,你听到的那些辨别毒蘑菇的方法都是错的!比如:

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长在潮湿处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蘑菇与银器、大蒜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有分泌物或者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

建议:

不要随意食用野生蘑菇!

也不要因为网上的一些搞笑段子

对野生蘑菇产生好奇心,想要去尝试!

(算我求你的)

如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

1、不要随意采摘、买卖、进食自己不熟悉的菇类;

2、如果吃了野蘑菇不要喝酒,万一有毒,酒精有可能加速某些毒素的吸收;

3、不给老人和小孩吃不熟悉的野生蘑菇,老人小孩抗毒能力弱,发病致死率高;

4、吃菇前拍一张照片,留一个蘑菇,以备万一中毒后为医生救治提供线索。

发生中毒情况如何处理?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附近三甲公立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小康妹儿再次提醒,好奇害死猫,不要因为好奇去尝试野生蘑菇!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硕士,住院医师。擅长急诊与危重症的诊治,如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主攻脓毒症的炎症及免疫方向,参与编写专家共识 1项。

编辑 | 慢慢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新闻截图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61721d520f0253a53aa25749f8ba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