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孩子负重前行,活得不如爹妈,70后的父母,苦难可能才刚开始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作为父母自然都希望孩子们能够超越自己,一代比一代强,家庭成员往上走,这是我们的共同夙愿。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小时候的我们被父母赋予高期待,陶醉在他们一声声的赞美声中,以为自己能很轻易就超越父母,变成社会的中流砥柱。
可真的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每个大人都在为了生活负重前行。尤其是90后一代,生于互联网,面临着社会的大变迁,表面上看着机会越来越多,可想要打个“翻身仗”却难上加难。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90后孩子负重前行,活得不如爹妈
文琪是一位92年的姑娘,出生于一个小县城,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面馆。为了维持生存,父母每年早出晚归,全年无休地去面馆操劳。
据文琪描述,自己的童年都是在油渍渍的厨房中度过的,父母忙着做面条,招呼客人,自己有空就去厨房帮着刷碗。
“几平米的小房间,油腻腻的碗堆,我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会做噩梦……”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走街串巷,自己却被束缚在水池边上。
她曾经向父母抱怨过不愿意,可父母却劝她懂事一点,直到某次她被同班的女生嘲笑,文琪感觉自己的自尊心被别人踩在脚下羞辱,回到家后她跟父母大吵了一架。
“为什么我要当一个卖面条家的女儿,我以后才不会跟你们一样没出息……”
一句话彻底震慑到了父母,文琪成功地摆脱了洗碗的工作。
可如今的文琪再想起这句话,只剩下满满的愧疚。成年人的世界原来满是心酸和苦楚,事业屡受打击的她发现,自己混得还不如爹妈。
那会的父母尚且能够养活一家人,靠着勤恳工作赚来的钱,买了一套大房子,供自己出国留学,还攒下了一笔可观的养老本。
可自己嘴上说着要出人头地,但混到三十了,还一事无成,偶尔还需要靠父母接济。
通过观察,像文琪这样的情况似乎不少,很多90后他们明明有学历、有能力,可却并没能突破父母的高度,超越父母的成就。
长大后要靠父母接济不说,有些甚至选择直接躺平摆烂,回家“啃老”,榨干父母最后的剩余价。
70后父母原本以为把孩子抚养成人以后就能放下心中的大石,开始享受晚年生活。可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一掌,“活得不如父母”的90后小孩数不胜数,父母的苦难可能才刚开始。
70后父母的晚年有多难?
如今的年轻人在物质富饶的时代中出生,他们从小习惯安逸,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牺牲和付出,从小就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
可长大以后,他们又被丢到一个“内卷”的环境中,开启野蛮生长的道路。有些小孩可能就会适应不了,开始自暴自弃,投入父母的怀抱中。
这也就导致了父母们的晚年也难以过得安定,他们将面临以下难题。
1、“新型啃老”开始流行
曾经看到网上公开过一组数据,接近大半的90后,他们的年收入在五万以下,生活过得异常拮据,首付交不起,需要通过啃老来维持生活。
曾经看到网上公开过一组数据,接近大半的90后,他们的年收入在五万以下,生活过得异常拮据,首付交不起,需要通过啃老来维持生活。
当然,这组数据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不过值得一提的是:90后年轻人确实处于一个相对焦虑的状态,他们上要养老,下要养小,还背负着巨额的房贷和车贷。
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慢慢转移到了父母的身上,出于疼爱的心理,有些父母不得不拿出大半辈子的积蓄来补贴。
可最终可能却很难喂饱孩子,各种“花式啃老”的方式接踵而至,父母既要付出金钱,还得付出精力来帮孩子做饭、做家务,甚至是带孩子。
尽管如此,可能还会得到孩子们的埋怨,被他们责怪没有给孩子更好的原生条件,吃力又不讨好。
2、老人养老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
过去都是“养儿防老”,认为孩子就是父母晚年生活的底牌,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现在老人最大的底牌其实是自己。
就如今的形势来看,年轻人忙于工作,往往无法及时陪伴在老人身边,这也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多,再加上年轻人和老人的生活观念相差较大,所以老人和子女开启了长期的分居生活。
70后父母已过中年,他们的晚年生活正在慢慢靠近,这个难题是大家需要提起考虑的。
不妨从现在开始,多为自己留点底牌,尽量多积累一点养老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样到了晚年即使没有子女在身边,也能过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