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诸葛亮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平生最喜欢的应该是像赵云这种忠肝义胆的人。
其实不管是帝王权臣,还是我们普通人,大家都希望可以和讲义气,人品好的人交朋友。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和魏延,大家肯定是更想和赵云交朋友。
因为赵云人品好,讲义气,能力又强,跟赵云交朋友,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看看刘备和诸葛亮对待他们两人的态度。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受到重用的都是魏延。反而赵云这位五虎上将,当的都是些没有实权的职位。
虽说赵云受封镇军将军,地位上仅次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但最重要的一点,赵云手下是没有军队,没有地盘的。
反观魏延,汉中太守,掌管着汉中的军政要务。要知道这个位置可是令张飞都眼红的,结果刘备不给自己的弟弟,反而给了魏延。
再对比一下。公元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再到230年,魏延又当上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
解释一下。丞相司马相当于诸葛亮的助手,就相当于孙权和周瑜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假节,可以理解成皇帝的尚方宝剑,甚至都可以先斩后奏。
反观忠肝义胆的赵云呢?227年的时候,赵云被免掉中护军,征南将军的职位。等到229年,赵云去世,可以说赵云是背着处分去世的,我想很让人唏嘘。
赵云得不到重用,肯定不是因为人品问题。不管刘备多么的落魄危难,赵云都没有离开刘备,反而还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去救刘备的老婆孩子。
也肯定不是能力的问题。赵云的能力毋庸置疑,连曹操都赞不绝口的人,赵云在三国都是排得上号的。
可既然赵云能力这么优秀,人品又这么好,但为什么偏偏得不到重用呢?我想原因很现实,就是因为人性。
赵云他实在是太优秀太完美了,以至于很多人都想和他做朋友。像这样的人,帝王实在是不好掌控,因为他没有弱点。
就比如说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为什么不选别人,偏偏选他?因为他也很完美,人品也很好,跟谁都合得来。
可要是一个能力很强,但是跟同僚合不来的人呢?就像魏延,他能力很强,所以十分孤傲,十分的不合群。像这样的人,就算造反,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跟他走。
但要是一个人缘非常好的人,如果他进行反叛,多少都能带走一大批人。
在帝王,或者是上司看来,他们大都不喜欢赵云。因为赵云人品好,人缘好,又坚持原则,多少会受到敬而远之。
而像魏延这种人,不合群就意味着不会拉帮结派。不会拉帮结派就不会对领导造成威胁。因为在这个圈子里,跟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好还想继续混下去,就只能抱紧领导的大腿。
像这种人,不管领导做出什么决定,他都会去尽力执行。而魏延,就是这种人,再加上他的能力真的是非常强,因此刘备和诸葛亮宁愿弃用人品好的赵云,也要重用所谓脑后有反骨的魏延。
有些时候就是这么无奈。我想大家在职场,在公司也会碰到这种情况。明明办公室里有个人,脾气古怪,十分孤傲不合群,但老板却很喜欢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让他去做。
反而在办公室里受欢迎,十分合群的人却偏偏受不到重用,这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就是因为你太合群了,朋友都十分信任你。一旦你做出什么决定,朋友们多少会帮助你,听从你。但是这对领导的统治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所以为了更好的掌管手下,领导就必须培养几个不合群的人,以此来形成制衡。
因此,哪怕赵云十分完美,但就是得不到重用,原因就是这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