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数革命者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每每读到方志敏那感人的著作《可爱的中国》,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一字一句拳拳赤子的自然告白……那些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语言,不仅让我们热血沸腾,而且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方志敏于1922 年8 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 年3 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 月,作为江西省代表赴广州参加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
这期间,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和彭湃,“学到了许多农民运动的方法”,并实地考察东江、大埔一带农民运动的情况。
10 月底,在南昌等县组织数千农民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攻占南昌。11 月,江西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方志敏任负责人。到1927 年2 月,江西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30多万人。
1928 年1 月,方志敏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坚持赣东北地区的革命武装斗争与政权建设,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闽浙赣省委书记等职。
在担任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时期,方志敏积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革命实际相结合。这一地区也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4 年11 月初,方志敏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军北上抗日,在怀玉山一带遭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
在兵力不足、弹药缺乏、兵员和给养难以补充的情况下,方志敏率领先遣队艰苦奋战两个多月,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 年1月29 日被俘。
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满以为这下子“逮着个共产党的大官”“可发财了”。可是敌人搜遍方志敏的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外,再也没有一文钱。
面对敌人的诱降,方志敏凛然正气,表现了共产党人威武不屈的高贵品质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他坚贞不屈,断然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1935 年8 月6 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方志敏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名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这是一位共产党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共产党人对信仰的绝对忠诚、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大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来源| 《坚守初心 奋斗新时代》
点赞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