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式家具巨擘王世襄先生,对竹刻艺术亦颇有成就

2019-12-21   文藏

俪松居主人王世襄先生(1914~2009年),号畅安。海内外推为明式家具巨擘。家具以外,王老为复兴漆器、竹刻、葫芦器、鸽哨、绘画等,皆有遗篇。王老已经去世,夜阑整理墨宝、竹刻等物,仿见尊容,如闻训诲。学者何孟澈在紫禁城发表的文章《华萼交辉:与王世襄先生有关的几件竹刻》中,有如下考证。

王世襄先生 网络图片

这件启功先生行书臂搁(范遥青先生刻)乃王世襄先生请启先生书,向常州雕庄乡农民竹刻家范遥青先生订制者。

启功先生行书臂搁 范遥青先生刻“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遥青先生稼穑之余,用心刻竹,自学成材。李一氓先生曾为撰文《农民竹雕家》(《竹刻》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王世襄先生有“琅玕镂罢耕春雨:记农民竹雕家范尧卿”推荐 (《竹刻》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又以七绝相赠:

妙手轻镌到竹肤,西瀛珍重等隋珠,(澈按:遥青先生作品,八十年代为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收藏。)赠君好摘昌黎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范君尧卿,毗陵农家子,自称草民,而刻竹精绝,当在南宋詹成上,顷已蜚声海外,第吴中鲜有知者,可谓“草色遥看近却无”矣!设以“遥青”为字,讵不音义两谐?戏作小诗,以博一粲。甲子春日,畅安王世襄书于芳嘉园。

王世襄与范遥青 网络图片

后范先生果以“遥青”为字。启功先生与黄苗子先生,各欣然步韵和诗一首。

启先生诗:

青筠新粉女儿肤,游刃镌雕润似珠,天水詹成吾欲问,后来居上识将无?

黄先生诗:

绝技沉沦感切肤,眼明忽见草中珠,琅玕镂罢耕春雨,人是羲皇以上无?

王世襄先生红笺墨书

臂搁为1994年中秋所贻,附以红笺墨书,乃余接触竹刻实物之始。

留青刻“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王羲之爱鹅,山阴道士蓄鹅。羲之夫子自道,若一日相遇,定书黄庭经,交换心头所好也。

启功先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所书,瘦硬峻峭,每带枯笔飞白。遥青先生以刀代笔,游刃有余。初接臂搁,惊叹书法神采奕奕。十数年后,竹肌变深,对比更为分明矣。

王世襄先生题水仙臂搁成对 范遥青先生刻

王世襄先生题水仙臂搁成对 范遥青先生刻

余生长岭南、梅花罕见、岁朝清供、水仙独占鳌头、“金盏玉台、紫宸重器”、实非过誉。曾见元赵孟坚水仙长卷,又尝见明剔红水仙圆盒,因思曷不请范遥青先生依式制水仙笔筒、可作案头之用。遂致函请教、王老覆示,以为新制笔筒易裂、不如取“竹刻”中金北楼先生刻水仙臂搁拓本、一刻水仙,一刻自书“忆江南”水仙词一阕,作臂搁成对(附信二),更为可取。

余大喜过望,王老与余,分别具函遥青先生,请刻臂搁。

三月而成,即这件王世襄先生题水仙成对臂搁(范遥青先生刻,1997年),先寄北京呈王老尊览,范先生提及此为较满意之作品。北楼先生水仙臂搁,原为阴刻;范先生改作留青阳刻,实为再创作。画书合璧,精雅无比,水仙下用印“回春”,因余业医,语带双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