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是主动的那就会好很多。就如同观众看电影一样,当创作者的作品足够好,观众是可以被吸引的,被吸引之后,就很容易沉浸在创作者营造的情感氛围或者环境当中去,这个时候作为观众就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了,当然,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是创作者为了电影本身营造的。但这个时候的观众是主动进去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愿睡如梦》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故事,私家侦探鱼冢被委派寻找一个失踪了的富家千金,委派者给出的酬金非常的可观,这对于鱼冢来说是一笔横财,然而鱼冢仍旧是坚持了一个私家侦探的操守,他并没有马上就拿走酬金,而是许诺,当真相大白,小姐被找到之后才拿走尾款。
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对于鱼冢来说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然而他却小看了这个机会了。鱼冢在一开始并没有认为找人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此,他还很开心地去找寻且一开始也很顺利,但是到了最后,当他察觉出来小姐的失踪与一出戏剧有关联且没有头绪的时候,鱼冢渐渐的开始从自己的世界里出来而去找寻另一个或许不存在的虚拟世界。
这个时候的鱼冢已经渐渐的癫狂了,癫狂了的他并不在乎自己的世界的秩序,而是疯狂的从别人的世界里找寻一些痕迹,最终,鱼冢面临的世界很复杂,而这种复杂很大意义上将自己彻底的埋葬了。原本属于自己世界的王者的鱼冢,却掉进了一个深渊当中,且这个深渊并不受自己主导。
影片《愿睡如梦》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的,但是本片的表达方式确实在当时很先进。当然,说是先进,实际上却很“落后”当然,这并不是批评,而是说本片采用的技术是默片时代的技术,没有台词,全靠着字幕来推进剧情。这种复古的表达形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来说无异于一种新潮方式,用当代的技术来还原前人的电影手法,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形成碾压的,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太多的可以值得称颂的地方,原因就在于顺势而为,而不是进入到别人的世界。
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的默片之所以是默片原因在于当时的创作者没有这么多的工具包,一旦创作者的工具包丰富了之后,默片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不过是电影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诞生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并不代表一种高端的方式,只不过是人们在利用当时现有的工具的时候的一种选择而已。
而《愿睡如梦》却要用自己本已经很丰富的工具包来还原一个并不丰富的工具包,这有点本末倒置,虽然在猎奇方面也是可以给当时的观众造成一种冲击的,但实际上的作用却少之又少,而且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毕竟,本片的创作环境也不是默片年代,可以营造的环境自然也没有原本的默片那样自然。
默片时代的演员们的表演方式是非常注重肢体语言的,因为无法用台词说出来的时候,观众们的注意力肯定会集中在除去了语言得而别的方面。表情,动作等都是有较高的要求的,这也与后来的电影形式有所不同,而且是很大的不同。因此,本片在创新上的表达是失败的,即使这种创新在当时看来挺不错。
而本片的剧情实际上也是迎合了本片的创作思想,一个私家侦探最终沦落到别人的故事里,这是非常不好的,当私家侦探抛弃了自己的故事,走进了别人的故事之后,事情就起了变化,原本属于自己主导的世界突然换了一个主导,那么被动肯定少不了。当《永远的谜》作为一种吸引力将私家侦探也吸引到自己的麾下的时候,私家侦探本身的工作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就是为什么委托人肯花重金来求得自己的女儿的消息一样,因为这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非常的复杂,复杂到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拒绝这种诱惑,金钱的诱惑尚可知,而超越金钱的诱惑并不是谁都能抵抗得了的。即使是私家侦探可以不从金钱的角度考虑,但他想要寻求真相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埋葬自己的墓地。
当侦探越来越靠近真相的时候,真相也就越来越将他埋葬,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与事情发展之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令人唏嘘。
回到最初的话题,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世界,不要轻易地走进别人的世界,因为失去了主导之后,并不能让所有的事情发展都能顾及到自己的利益,当这种方式渐渐的偏离了故事原有的航道,那么我们就要当心了。失去了自己,一切都是嘘唏的。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