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元一张 4分钟席位售罄

2024-10-25     钱江晚报

走吗,一起去遥远的太空?

想象一下,你坐上火箭,挣脱地心引力,伴随强烈的推背感,飞船冲破重重大气层,身体进入失重状态,俯瞰是蓝色星球,抬头是星辰做伴。

这不是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是让人热血沸腾的现实。10月24日,国内首批太空旅行门票,通过直播间面向全国消费者公开发售。

直播间4分钟卖出两张

他们能飞到哪里

“我们把太空旅行的价格打下来了!”“只要5万元定金,先拍先得!”

最近,深蓝航天推出了2027年亚轨道旅行的2个飞船坐席,这是我国国内首批太空旅行门票,直接通过直播间面向全国消费者公开发售。

当晚,好奇的网友们涌入直播间,发出连环拷问:太空旅行安全么?能打折吗?这一出去,能回来吗?

10月24日,在交个朋友淘宝直播间,我们见到了深蓝航天创始人、CEO霍亮,这位清华工科博士,正在耐心回复网友。

“大家请放心,这不是单程项目,是往返飞行。”霍亮说,为了实现100%的安全,我们在正式飞行前,会进行数百次测试,整个过程非常安全。

届时,在几分钟内,旅客会被火箭送到10万米高空,抵达地球与宇宙的交界处,看到地球的壮丽曲线,还有漆黑的深空和恒星。

“火箭会在航天港发射,飞船垂直起降,穿越卡门线(海拔100 km)后开始回落,再把降落伞打开缓缓着陆。整个过程大约10-15分钟,还能体验完全失重的感觉。”霍亮说。

这款“亚轨道飞船体验服务”定价150万元,5万元为飞船票定金。不过,它对旅客的条件也有必要的限制:乘船时的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身体符合专业健康检测标准。

记者在直播间看到,这张百万元的探索太空门票,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主播上链接仅仅20秒后,就有人拍下首张太空船票,不到4分钟,两个席位就卖完了。

当然,这不是买机票,拍下了立马就能“上天”了。为了确保旅行顺利进行,因涉及身体状况等方面考察,尾款需要线下莅临深蓝航天北京研发中心,签署合同后支付,太空旅行预计在2027年开启。

为何提前这么久预售太空船票?深蓝航天负责人解释,从安全性考虑,涉及到重复不断的技术研发、试验验证、性能优化,以及极端环境和紧急避险情况测试等,需要经过数百次的试验,要确保执行太空旅行任务的万无一失。

普通人能上太空了

要不要买保险

卖火箭、卖低空飞行器、卖太空旅行,直播间已经无所不卖。

在交个朋友入淘2周年的航天专题直播中,持续近30分钟,就吸引了超过50万的观看次数。

直播间里,有网友大胆发问,要像宇航员一样,会驾驶太空飞船吗?

其实,整个飞行过程,是全自动的无人驾驶,不必担心自己不会“开飞船”。

霍亮告诉记者,这一趟太空飞行,飞船里能坐6个人,太空舱直径3米5、高度4米。除了游客之外,可能还会配备“空乘”,能在紧急状况下进行一些操作。

“这是一个相对宽敞的空间,6个人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如果失重的话,还能在里面钻来钻去,完全漂浮在空中。”霍亮说。

亚轨道飞行并不进入深空,飞行相对比较容易,到现在为止,国际上的亚轨道旅行已经进行了若干次了,乘客中甚至还有16岁的男孩和80多岁的老人。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在去太空旅游之前,也需要接受航天公司安排的多次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对飞行身体状况考核。

首先要年满18周岁成年人,身体要比较强壮,能承受住飞行的全过程任务。此外,遇到一些紧急情况,要能够进行操作,实现逃逸或者疏散。还有,比如有心脏和心脑血管及一些基础病的人,不太适合做太空飞行。

“这个要求不会比乘坐飞机高很多,但是会低于飞行员的要求。”霍亮说。

还有人发问,太空飞船,怎么买保险?毕竟不是坐车、坐飞机的保险,这一类保险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领域。

“现在我们跟一些保险公司在接洽,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个新领域,怎么去评估以及理赔。但是,需要购买保险是肯定的。”霍亮回答。

亚轨道飞行

会是未来的大热吗

这几年,太空旅行在国际上很火热。

太空飞行分两种,一种是轨道飞行,能环绕地球若干圈,还能接轨空间站,代表是马斯克的SpaceX;另一种是亚轨道飞行,代表是维珍银河、蓝色起源,它一般是越过卡门线,就算进入太空。

相比于动辄数千万美元的轨道飞行,这种亚轨道的旅行,已经进入了普通人能够接受的程度。

这次直播间上架的太空旅行,标价150万元,这比国际市面上同等商品价格便宜不少,这是如何做到的?

“太空旅游的成本,火箭发射占了很大一部分。过去,发射完的火箭就不能再使用,导致航天成本居高不下。”霍亮说。

霍亮是资深航天人,曾经在中国航天效力多年。从2019年到现在,他和团队花了五六年的时间,一直在攻关火箭的回收技术。

深蓝航天的火箭回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星云-1”火箭是国内首款可入轨回收复用的火箭。前两年,深蓝航天完成国内首次液氧煤油火箭垂直起降米级至公里级飞行。

“火箭能回收,意味着省下了99%的发射成本,飞船能靠降落伞飘回来,成本几乎只剩下燃料钱,这跟汽油价格差不多。”霍亮说。

今年9月,深蓝航天在额济纳旗做了一次高空的垂直起降回收实验,这次实验,让霍亮很兴奋。“我们在技术上已经突破了大部分,后面要做更多的开发和可靠性的验证工作。在未来几年,它的可靠性肯定能够达到载人的需求。”

当然,在正式开启载人飞行前,深蓝航天还要做数百次的测试。

“我们要确保飞行是非常可靠的,拿到实实在在的可靠性数据。还要做意外情况的逃逸的测试,比如说火箭中途有工作异常,甚至是爆炸了,我们要保证人能够安全逃离。”霍亮说。

在未来,航天飞行成本还会降低,而飞行的安全性也会提升。太空旅游,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d69239b9b04981b57fc3b9db81d0e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