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闺女就是父亲的小棉袄,总是对父亲贴心、关怀备至。
无论想象是多么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烙得人生疼。
例如下面这几位,这哪是小棉袄啊?!这是伪装成小棉袄的“虎皮大貂”!
这天,爸爸不给女儿讲睡前故事,女儿很生气,找起茬来了。
面对怒气冲冲的女儿,父亲伸手想抱抱女儿示弱,想着给女儿认个错就行了。
奈何女儿正处于情绪中,一下子就拍开父亲的手,吼到:“别碰我!”
爸爸无奈喊冤啊,对女儿低声下气道:
“你对我跟你妈应该平等对待...”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就捅了马蜂窝了,不过不是妈妈过来揪耳朵,而是女儿...
只见女儿振振有词地解释到为什么对爸爸没对妈妈好:
“干家务谁来?都是我妈来!”
“上学,我上幼儿园,都是我妈来!”
“干家务也是我妈来!”
“哦,洗衣做饭也是我妈来!”
感情女儿的潜台词是:“什么都是我妈来干,你就摊摊手当甩手掌柜,你还好意思说我双重标准?!”
这下爸爸只能无言以对了,看来以后还得多做家务,不然在女儿心中的地位就沦为可以随意抛弃的“故事机”了。
女孩子,不到气急败坏时,多数都是温柔的。例如下面这位。
爸爸和奶奶发生矛盾了,女儿跟爸爸视频,想安慰一下父亲,但话一开口,父亲就有点怀疑人生了--你这是女儿?这么感觉自己才是儿子?!
只见女儿说到:
“你以后,奶奶说错了”
“你嘴上别说(反驳)了”
“你心里头知道就行了!”
估摸着这是不是奶奶通过孙女来认错了?给孙女的父亲一个台阶下?
如果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那估摸着儿子就是父亲上辈子的情敌了。
通常父亲对儿子总是比较严苛,不苟言笑,对女儿则是百般包容,例如下面这位...
儿子犯错,父亲动手教训了他,这下把儿子身后的“母老虎”给惹了。
只见姐姐带着弟弟来到爸爸面前,手舞足蹈地怒斥到:
“你看这小孩能打吗?”
“你给我打一个试试!”
“打了就哭,打了就哭”
“人家难受,人家发烧了”
“不知道吗!”
原来姐弟情深,是以“牺牲”爸爸为代价的...
有人说,这几个女儿都太早熟了,太彪悍了,但个人认为这并非坏事。
她们虽然行为上有些成人化,但是思想并没有走偏,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是十分罕见的。
另一个方面,则证明了孩子在家庭里是受到尊重的,他有自己的、和父母平等的家庭地位,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勇气对父亲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