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峰时代到黄蓉时代的一百多年,丐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9-10-22     风舞鹰翎

如果为金庸武侠小说中所有的帮派排个名次的话,丐帮应为第一。无论是从影响力来说,还是从帮中的豪杰数量来讲,亦或是从几位著名帮主,如萧峰、洪七公、黄蓉等人的知名程度和江湖地位而言,丐帮都当之无愧。

江湖从来不寂寞。作为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有着自己辉煌的“帮史”。丐帮中人,侠义为先,我们很难想象一群衣衫褴褛的叫花子,不管是在萧峰的那个时代,还是洪七公、黄蓉的时代,永远都是不知疲惫的奔走于江湖之中,行侠仗义乃至为国为民,上演着可歌可泣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催泪片段。虽为小说杜撰,我们也不得不对这群铁骨铮铮的丐帮好汉子喝一声彩,也同样有理由相信,丐帮如同郭靖一样,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群像图。那么,从萧峰到黄蓉,丐帮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番,权作笑谈。

《天龙八部》成书时间比《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晚,但是它的历史背景却比射雕早了一百年,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仅以书中的历史背景为顺序来讲述丐帮由萧峰时代到黄蓉时代的转变。

萧峰时代的丐帮类似“股权松散”的企业

萧峰是金庸小说中大侠的典范。他一生坚毅豪迈,神功盖世,江湖中人公认他为当世第一高手。这不仅是对他武功的认可,也是对其人品性情的由衷赞叹。

在萧峰的带领下,丐帮迎来了高光时刻。此时丐帮中人才辈出,马大元、白世镜、吴长风等人皆为江湖上少有的高手。他们在萧峰的领导下北抗大辽,行侠中原,在江湖上风头一时无两,甚至和武林泰斗少林寺平起平坐,端的是一片辉煌景象。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丐帮发生内讧。马大元之妻康敏对萧峰因爱生恨,誓要萧峰自中原武林无法立足。她运用一切卑劣的手段来揭开萧峰身世之谜,逼迫萧峰离开丐帮亡命江湖,丐帮也就此沦落,全冠清那样的小人竟也得志,不仅把持帮务,甚至还可以扶持为爱痴傻的庄聚贤作为傀儡帮主,把个好端端的丐帮搞得乌烟瘴气,江湖地位一落千丈。

我们在感慨丐帮盛衰的同时,也不禁会发出疑问:为何萧峰那样的英雄人物,统领丐帮多年,却能在一夕之间迅速下台,帮中高层人物无人出面阻拦,且大多有痛打落水狗之嫌?

原因在于,萧峰时代的丐帮,就像一个股权制度松散的企业。萧峰只是一个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当他的身世可能会影响丐帮在江湖中的声誉时,大中小各类股东出奇的达成了一致把萧峰“撤职”。唯一和企业不一样的是,企业在乎的利润,而丐帮在意的是“名声”。

我们读《天龙八部》时发现,丐帮和萧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适时丐帮已有数百年的基业,早已不再是新兴企业,难免有尾大不掉的难题。好在当时的乞丐人数众多,有人不断的加入丐帮,也算是给丐帮带来新鲜的血液,让它不至于那般的暮气沉沉。

萧峰加入丐帮完全是前任帮主汪剑通一手操办,泰山大会上钦定接班人,让初出茅庐的萧峰一夜成名。出于对宋辽两国的敌对关系考虑,汪剑通也埋下伏笔:如果萧峰日后叛宋归辽,丐帮中人当全力予以击杀。这不仅为萧峰后来的悲剧留下隐患,也显示出丐帮的“股份制”特色,帮主可以一言决断继承人,但是权力并不集中。

好在汪剑通没有看走眼,萧峰生生的凭借着一己之力,再次把丐帮整治的井井有序。如果说江湖中人在萧峰之前对丐帮的敬畏是出于对百年老企业余威仍在的惧怕,那么对萧峰时代的丐帮,就是发自真心的敬佩了。

如同企业在意利润一般,江湖中人更在乎的是个“名声”,有了硬气的名声,在行走江湖时只需报出名号,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萧峰如此豪杰,在还是“汉人”时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一旦变成“辽人”,便触动了丐帮所有人的利益根本,瞬间成为众矢之的。有些良心的,在萧峰遇难时闭口不言,剩下的就是“众口铄金”般的团结一致,不把萧峰逼下台誓不甘休。偌大个丐帮,面对昔日对他们有恩有情的帮主,关键时刻竟然无一人力挺萧峰,宁愿选择相信“辽人”必坏的弱智谣言。也许,丐帮众人还有着别样的小心思,想要在萧峰走后控制这个庞大的“企业”。只是,豪杰如萧峰尚且如此这般,剩下的人物更无可能统一股东投票,成为萧峰那样有号召力的帮主,毕竟,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萧峰是个少有的英雄,颇有才干,正是因为他的能干,给丐帮带来了这样那样的利益,帮众们享受到了利益的好处,就会生出保守的想法,不愿意失去眼前的一切。至于萧峰的辛苦付出,也就自然而然的被选择性遗忘,终成遗憾。

看似懒散的洪七公实则是管理高手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告别了萧峰的北宋,来到了南宋时代。这时候的丐帮,又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洪七公。

洪七公的套路和萧峰类似,除了没有尴尬的身世之外,他也是在青年时期便执掌丐帮,通过自己的才能,让丐帮在江湖中重振雄风,依然保持天下第一大帮的名头。并且,洪七公在华山论剑后获得五绝中“北丐”的称号,更是让丐帮如虎添翼,声名日盛。

我们读《射雕英雄传》时有这样一种感觉,洪七公更像一个世外高人,游走江湖之间。没事尝尝美食,教个徒弟,顺带着行侠仗义一把,端得是一派悠闲景象。好似丐帮于洪七公而言更像是一个累赘,阻碍了他“玩江湖”的步伐,他本人也在对丐帮诸多事宜中,表现的极不耐烦,甚至要把帮主之位交给黄蓉才喜笑颜开。

幽默懒散的洪七公是许多人心中江湖大侠最好的状态,有武功、有地位、爱生活,有仙气接地气,活生生一个江湖逍遥客。可我们细品时会发现,如此“不着调”的洪七公,在丐帮中神龙见首不见尾,丐帮却没有发生类似“逼退萧峰”的局面。

其实,洪七公笑嘻嘻的外表下掩藏的是其出类拔萃的管理手腕。

洪七公管理下的丐帮,最大的特色就是内部分为“净衣”和“污衣”两派。两派吵的不可开交,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可丝毫没有动摇洪七公在帮中的地位。由此推断,这样的局面肯能不是洪七公造成的,但一定是他刻意维持的。我们对照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明珠和索额图的党争,会发现这两位位极人臣的朝廷重臣斗来斗去,都没能逃过康熙的五指山。在帝王心术中,维持朝廷中各方面的利益平衡,让他们形成内斗,反而更有利于封建集权统治。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制也在清朝时达到顶峰。

如此看来,洪七公管理丐帮,不仅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的松散,还有着封建帝王的权谋和手腕。丐帮那样的大帮派,不可能没有各种利益的纠缠。丐帮中净污两派的争斗,反而人为的把各种利益统一在两个派系之中,于洪七公来讲,这不是增加了烦恼,而是减少了管理成本,能更直接把丐帮紧紧握在手中。随意尽管洪七公在江湖上优哉游哉,丐帮始终没有爆发驱逐帮主的内乱。

洪七公时代的丐帮,是丐帮变化中最重要的一环,丐帮松散的权利渐渐的向帮主集中。当然,凡事有好有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丐帮中除了洪七公之外,再也找不到一个哪怕是像白世镜那样的人物,一旦洪七公有失,丐帮必是灭顶之灾。

黄蓉时期的丐帮终于完成了私有化进程

黄蓉起先是不情愿当丐帮帮主的,说实话,一个出身高贵爱干净的小女子,也确实不符合丐帮江湖大老粗的形象。无奈,洪七公感到自己年老体衰,也深知丐帮不能没有强势帮主的领导,他在权衡之下,选择了黄蓉。

其实,当时的黄蓉并没有刻意震朔江湖的武功,也没有什么江湖声望,可她为什么能够在丐帮中迅速立足,地位日益巩固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黄蓉自身的能力。黄蓉的聪明机灵自不必多说,大家心中有数。她从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小小年纪便洞悉人心,手段果辣,巾帼不让须眉;二是黄蓉有着江湖上无可比拟的势力。她的老爹是东邪黄药师,那时一个爱女成魔的角色,人人闻之皆会退让三分。师父洪七公是为北丐,丐帮的前任帮主,对丐帮影响力从未断绝。再加上她的老公郭靖同学,隐隐之中已经成长为“大侠”,背后更是有着全真教、南帝、北丐、东邪等江湖顶尖势力的支持,还代表着以柯镇恶为首的市井江湖的中下阶层利益,在江湖上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样的身世背景,足以让黄蓉在丐帮帮主的位置上无需忧愁。

黄蓉管理丐帮,一改洪七公分门分派的方式,就是简单直接的任人唯亲。鲁有脚是她坚定的支持者,那么好,我就培养鲁有脚,权力下放至鲁有脚身上,自己落得清闲还在丐帮中说话有力,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盘。直至女婿耶律齐继承丐帮帮主之位,丐帮已经完全的被黄蓉私有化了,成为了她和郭靖驻守襄阳期间可以依赖的嫡系力量,在襄阳保卫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丐帮的辉煌也到此结束,襄阳之战后,郭靖黄蓉夫妇和帮中精英为国捐躯,丐帮从此再无崛起。到了《倚天屠龙记》时代,丐帮只能仗着人多势众跟在别的门派后面打打秋风,没有了当年称霸武林的景象。几百年的老帮派,终于走到了尽头,只留下苟延残喘的遗憾,让我们唏嘘感慨。

从萧峰到洪七公再到黄蓉,丐帮的发展和变化就是一部江湖史书,它让武侠江湖变的生动,变得精彩。也许,丐帮的兴衰正是江湖引人入胜的地方,热血和遗憾,都是一种令人难忘的美。


作品均为原创。

请关注风舞鹰翎,欢迎批评指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OjB_G0BMH2_cNUgvB8j.html





大侠萧峰和酒

2020-03-20
















早点摊的江湖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