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物,你选对了吗?

2019-07-29   涵宝妈咪

今天来谈谈强化物。

为什么要使用强化物?其实很多家长对强化物很反感,认为那是训练小猫小狗的道具,怎么可以把孩子当成宠物一样训练?

其实一开始我对强化物内心也是抗拒的。逐渐使用和了解之后,我发现强化物就是一种方式,它是让孩子喜欢跟家长配合,最终达到家长目的的一种方式。

举个例子,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讲过,涵宝一开始不愿意听我讲绘本。我把一片薯片掰成三片,才让他读完一本《我爸爸》。

几个月过去,现在涵宝每天都能跟我读完40分钟绘本。而且在睡觉之前,他喜欢性地找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大大的小小的》《香喷喷的早餐我要吃》《阿立会穿裤子了》等等,逐一阅读,不读完不睡觉。


不需要我再使用强化物了。

确切地说,不需要再使用食物作为强化物了。

因为什么呢?一开始我用食物作为强化物,是想辅助他配合我读绘本,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他,配合妈妈,会有大大的好事,天大的好事。

在适应读绘本的这个工作之后,我觉得是他自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读绘本的乐趣。我记得绘本大师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谈到过:

人类的天性就是享趣。孩子能从绘本中感受到乐趣,这就是读绘本最好的内驱力。

也就是说,涵宝现在自己主动读绘本,他的强化物就是乐在其中。


所以我给强化物分了四个阶段:

初级、进阶、高阶

初级:大多数以食物作为强化物,帮孩子建立好习惯,服从父母指令;这是是用强化物的初级阶段,

进阶:逐渐摆脱食物作为强化物,使用社会化强化鼓励、看动画片、孩子最喜欢的玩具作为强化物;

高阶:逐渐激发出孩子的内驱力,即完成这件事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强化。

使用强化物的发展过程:以食物作为强化物、以社会化鼓励代替食物、最后以孩子的内驱力和自豪感作为终极强化物。

不过,强化物怎么选,怎么用,这里面的讲究可就多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第一,强化物怎么选?

初级强化物一般都是食物。我家涵宝是个小吃货,所以我在选强化物这方面没费吹灰之力。零食、水果、甜点、坚果,都是他的最爱。

不过既然是吃的,也要注重孩子的健康。所以我尽量选择水果、坚果、酸奶作为强化物。

我在机构里看见很多老师喜欢用彩虹糖、膨化食品;另外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买棒棒糖、巧克力作为强化物。

其实我不太建议使用糖果。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说过,糖果里面含有游离糖,它会影响孩子注意力和智商。

另外,危害孩子智力的三大杀手:反式脂肪酸、塑化剂、人工色素。含有这三种元素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市售烘焙食品、面包、蛋糕、甜点、汽水、饼干、水果条、肉干、冰激凌、腌制小菜等等。


涵宝对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来者不拒。但是有一段时间,大概就是在我开始干预一个月后,他开始出现各种逆反情绪,不愿意配合我。

给他最喜欢吃的东西,也丝毫不在乎,拒绝接受。

后来我想了一个其他的办法:涵宝特别喜欢酸奶。以前几乎每天必喝。他对其他零食可有可无,但是酸奶可以说是他唯一的心头好。

我把每天提供的酸奶给他停掉。然后每天带他做完当天的项目,奖励他一枚我在淘宝上买的代币。


告诉他:集齐5枚代币,到周六的时候可以换一杯酸奶喝。

一开始他自然不明白,我耐心解释一遍,然后忽视掉他的哭闹。每天给他一枚代币,当然如果表现不好,我还会扣掉一枚。

整个流程跑过2次,涵宝彻底明白了:

用代币可以换酸奶喝每天必须认认真真配合妈妈才能获得代币

周六奖励他酸奶的时候,我会让他把集齐的五枚代币放到我手心,让他用代币跟我交换酸奶。

明白过来之后,涵宝急了,每天格外紧张代币。有天晚上我特别累,忘记奖励他。他特别着急,嘴里结结巴巴表达不清楚,含含混混地说,“钱……钱……”

唠叨半天我都没明白。后来他快急哭了,自己搬过来椅子,爬上去,指着书架上的代币盒子,“妈……拿……”

我这才明白过来,赶紧给小主放手里。他马上破涕为笑,看上去很欣慰

除了食物强化物,还有些玩具、孩子爱看的动画片、一些社会化鼓励,也可以作为强化物。

比如涵宝爸爸习惯在每天结束训练、睡觉之前,给涵宝看10分钟动画片。内容他自己选,一般是汪汪队、小猪佩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再比如,涵宝除了食物,还喜欢彩泥、水彩颜料。他表现好的时候,我会给他拿一盒彩泥,让他先自己玩几分钟作为奖励;然后我会跟着他一起玩,我俩一起做造型,练习他的精细动作和抓握;既是强化也是干预,两全其美。

我在每节干预内容之间,会让他休息10-15分钟,会让他选择他喜欢的歌曲,让他跟着唱唱跳跳。

我在机构里发现,老师喜欢用关灯、撕流程卡片、让孩子充当小班长作为强化手段,效果也非常好。


第二,强化物怎么用?

这一条主要谈谈社会化赞扬作为强化手段。

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之后,我们马上及时强化,鼓励和赞美孩子。

社会化赞扬作为一种强化手段,也分为初阶和进阶。

“你真棒!”“太好了!”“你真聪明!”这些属于初级阶段。

当孩子理解这些语言,并且不再满足于“你真棒”之后,强化手段要升级。

而进阶的社会化赞扬,在于强调孩子的努力、策略,或者行动。

比如“你很认真去做”“你这次正确率比之前高多了”“你表达非常到位”;

孩子在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强化要及时跟得上。并且逐渐丰富和多样性。

我觉得社会化赞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被家长认可的成就感和快乐、有自己动手动脑完成任务的自豪感。能达到这一点,强化物使用可以说非常成功了。


第三,如何即使撤出(食物)强化物?

总是有些家长觉得用食物是训练小猫小狗的方式。我想说:你们真的想多了……

不过既然有人问了,我还是要讲讲。

如何撤出食物强化物?其实不用着急,它应该是随着你的干预路线循序渐进的。

一开始食物强化可能很密集,然后逐渐减少,用其他形式的强化物取代。

举个例子,刚开始带涵宝看书,我喜欢用薯片、水果、面包作为强化物。现在完全脱离食物强化,他也可以配合得很好。


就连他最发怵的数学项目,目前也不用食物作为强化物了。都是用玩玩积木、看动画片来取代。

首先,再好吃的东西,再难得到的食物,孩子总会有吃腻的时候,别着急;

其次呢,随着干预的深入,当你逐渐把干预变成跟他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生活必须品的时候,孩子已经习惯接受你的训练,因此时间长,食物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说白了,孩子一开始是不得不跟你配合,但是后来,当他发现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有乐趣,很快乐,这才是最好的强化物啊!

最后,完成整个项目,孩子的自豪感、成就感,这是强化物的最高级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