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两国正式实现联合,也就成了现在的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和中国保持着全方位密切关系,双方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在经济、军事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坦赞铁路就由中方援建。
1965年,双方签署友好合作条约
上世纪60-70年代坦方大批军官被派往中国接受培训学习,在中方的帮助下建立起一支极富中国特色的国防军。包括战略战术和各种条例、条令深受中方影响,以至于被称之为解放军嫡传弟子而成为非洲最善战的一支部队。
留学中国的坦方士兵
这支极富中国特色的国防军除了肤色是黑色外,其余一切都向解放军看齐,因此就有了“东非解放军”的称号。
坦桑尼亚士兵和中国专家合影
当然除了基本训练之外,在正规化、现代化方面中方给予了更专业的培训,大量坦方军官士兵留学中国得到全面的培训。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下面这样的照片,除了肤色黑之外完全就是解放军造型。
坦方士兵
在中国训练的坦桑尼亚官兵,看起来是不是特熟悉。
坦桑尼亚官兵
还有这军体拳打的是不是有模有样。
坦桑尼亚官兵
绑个沙袋出场踢正步,感觉这才是纯正的中式教学。
坦桑尼亚官兵
坦桑尼亚阅兵中的海军方阵,除了黑叔叔的肤色外真的就是妥妥的解放军。
海军方阵
造型上来了还得看看装备怎么样,早年装备歼-6、59式坦克等,现在坦桑尼亚三军同样装备着大量中国武器不过先进了不少。比如五对轮的顶级魔改59式主战坦克、63A水陆两栖坦克、07P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FB-6A机动式近程防空系统和A100型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等。
歼-6战斗机
59式魔改
63A水陆两栖坦克
正是在中方手把手的教育下,坦桑尼亚军队成为东非少有能组织实施步坦协同和空地协同作战的部队,而且步兵分队还掌握了解放军特有的穿插战术,跟学了九阳神功一样这水平在非洲绝对是了不起的存在。
双方联合训练
训练中
基础打的牢遇事不慌张,1978年10月乌干达对坦桑尼亚宣战,战争初期没反应过来的坦桑尼亚被占领了大片国土。随着军事总动员举着小红旗、扛着56半、开着59式的黑叔叔,和歼-6、歼-7联合出击将乌干达军队打的落花流水战线推进到乌方领土,已经完全挡不住的乌干达请来了北非卡大佐的援军。
乌干达M4“谢尔曼”坦克
左为坦桑尼亚59式坦克,右为乌干达M4型坦克,两者对决坦方胜。
卡大佐送来了2500人的队伍,装备T-55/62坦克、BMP-1步兵战车、BM-21火箭炮等,不过领会了穿插合围战术的坦桑尼亚军队来了个大合围,卡大佐部队被迫举白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