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懂车帝发布的2023年冬季测试结果在汽车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家车企对评测结果表示不满,质疑其测试标准不够规范和科学严谨。据悉,这次的冬测是针对-20℃以下极寒天气的满载续航测试。懂车帝对此回应称,他们的测试是公开透明的,不存在区别对待。
众所周知,懂车帝在汽车行业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冬测成绩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部分测试结果发布后,引起了多家车企的关注和质疑。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对《2023懂车帝冬测》的结果表示强烈不满,并公开发声:“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他指出,懂车帝的测试方法在严寒极限及空调持续制热条件下,多次长时间开车窗、车门,严重背离了用户真实使用场景。
此外,AITO汽车公众号也发文回应了这次冬测结果。他们确认,在正式测试前,车辆进行了共计71分钟的空调制热,在车内温度达到24摄氏度后,又持续制热4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有十余次开关车门、车窗的操作,其中最长时间超过3分钟,这大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导致电量快速下降。
华为和AITO汽车的这番言论引起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一方面,他们的质疑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汽车测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另一方面,这也引发了对于汽车测试标准和流程改革的讨论。
长城汽车官方微博表示,懂车帝从不同视角和场景应用进行测评,有助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健康、繁荣发展。然而,在长城汽车调取了参测车型后台数据进行确认后,发现部分结果异常。
这意味着,长城汽车认为懂车帝的测评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长城汽车产品的认知。长城汽车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会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同时,长城汽车也表示,他们会继续关注懂车帝的测评,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对自家产品的评价,从而不断优化和提升产品质量。
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 称董车帝这次的操作挺有趣的作为欧美市场评选出来的全球2022年度和20023年度车型,我们起亚EV6电动超跑报名参加此次懂车帝冬测,结果被懂车帝拒绝了。
杨学良称:关于懂车帝发布的《2023懂车帝冬测》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这项测评结果,我也是不认同的。我同样认为测评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伤害了懂车帝自身的公信力。
懂车帝在其发布的《2023懂车帝冬测》中,对19款混合动力车型进行了严寒环境下的纯电续航达成率测试。这项测评结果引起了吉利汽车杨学良的质疑,他认为测评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并表示这误导了消费者,还伤害了懂车帝自身的公信力。
在这次测试中,比亚迪仰望以85.08%的续航达成率排名第一,而问界M7增程版则以31.6%的续航达成率排名倒数第一。此外,懂车帝还在夜间逆光ACC测试中,对包括仰望U8、腾势N7、理想L7等15款车型进行了安全性能测试。
特斯拉官方微博称:我们的全球工程团队每年都会进行大量极其严苛的极寒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正如协会所说媒体脱离行业标准开展测试,会对公众产生误导消耗公共资源。不论您是否考虑购买特斯拉,我们都真诚邀请您到店里来试驾一下,您的真实体验最重要。
特斯拉官方微博针对懂车帝发布的《2023懂车帝冬测》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的测评结果进行了回应。
他们表示,特斯拉的全球工程团队每年都会进行大量极其严苛的极寒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同时,他们也对懂车帝的测试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可能对公众产生误导并消耗公共资源。最后,特斯拉邀请所有消费者,无论是否考虑购买他们的产品,都来店里试驾一下,因为真实体验最为重要。
在这次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特斯拉,还有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如问界、小鹏、理想和比亚迪等也参与了懂车帝的冬测。这意味着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车辆可能会有不同的测试结果,因此在比较和选择时应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据《汽车纵横》杂志社报道,中汽协会技术部部长王耀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主要争议点在于测试的科学性、专业性、严谨性和公正性,以及对消费者可能造成的误导和媒体本身的公信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与行业企业以及专业检测机构合作,共同制定新能源汽车评测标准,并计划以协会团体标准形式发布。
小蒜苗长发微博:懂车帝这个冬测价格确实让人惊讶。只有自主品牌有“冬测驾趣版”款可选,价格为合作方案中最贵一档,1600万/席,包括预热期、引爆期、延续期、收官期四个时间阶段。
且前三个阶段均有5-8分钟的正片视频,以及60秒的切片小视频,最后收官期则还包含公关PR稿件等。
至于“冬测蓄能版”和“冬测基础班,价格分别为1000万和600万元每席,自主品牌和豪华、合资品牌的权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