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冥鱼梵远,日正辱楼空;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徐福东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是秦朝时期著名的方士,相传还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
因为他本人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地理,所以深受秦始皇的重用。
在公元前219年,他还受命前往东瀛,为秦皇寻找可以长生不老的宝药。
徐福东渡虽然本意是为了秦皇的利益,但却间接地开启了中日文化交流,他算是历史上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人。
如今我们看到的日本文化,有大部分都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譬如茶道,生鱼片,甚至是日文。
除了学习了我们的文化,日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我们的附属国,不过对于自己国家是古时中国的附属小国这件事,日本人一直都是比较排斥的。
或许是因为国家教育故意忽略了这段历史,课本上并没有相关记载,所以如今的日本人并不认可附属国的过往。
直到在日本本土挖出了一块金印,金印上刻着的五个汉字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但尽管如此,受强烈的自尊心影响,大部分的日本人也不愿意接受这段真实存在的历史,甚至还有人觉得这块金印是仿造品。
那么金印上刻着的五个汉字究竟是什么?这块金印又是否是仿造品?
这枚金印,是江户农业时期的一个农户发现,在1784年的某一天,他与往日一样下地耕作,地还没刨几下,就翻出来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金色“砖头”。
农户没文化,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但能分辨出材质是金子,心里清楚应该值不少钱,于是便带回家了。
按理说捡到这样一个东西,就应该上交给国家,尤其是这枚金印上还刻有文字,说不定就是日本某个时期留下来的文物。
不过农户没有这个意识,加上家里条件一般,便动了私心,毕竟这是一块分量不低的金子,等日后遇到困难了,可以买了救救急。
农户起初只是将金印带回了家私藏了起来,等过了一段时间后,需要用钱了便将其卖掉了。
买家在买了这块金印后又加价卖给了其他人,就这样一来二去的,经过不少人的手。
最终有个买家看出来金印的来历应该不简单,于是便将其上交给了国家博物馆。
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枚金印的底部刻有的文字是汉字,即“汉倭奴金印”。
通过这枚金印可以证明,日本以前是中国的附属国,而这枚金印正是汉朝时期,皇帝赐给日本前来出使得使臣的。
金印的消息一经公布,日本人炸了锅,他们不承认自己的国家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更不愿接受“汉倭奴”这几个字。
对于日本人来说,倭是矮小的意思,奴是奴隶的意思,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汉朝矮小的奴隶的意思。
在日本人看来,这枚金印是种侮辱,所以他们并不愿意承认这段历史,直言金印是仿造品。
但实际上,倭这个字在汉朝时期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代表着美好,这枚金印也象征着汉王朝和日本友好相处的关系。
在《汉后书》中曾有记载,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时,倭奴国又派遣使者来汉朝庆贺,这个倭奴国就是日本。
使者来汉后,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特意赏赐了金印,之后,使臣便带着金印回了日本。
也许是因为时代的变迁,最终这枚金印流落到民间,还被埋在了地下,直到1784年才被发现。
但以为有了中国的史料记载,日本人总算能够承认这段历史了,可没想到他们却说中国的史书没有说服力,很有可能是故意编造的。
总而言之,他们拒绝承认这段自以为“屈辱”的历史,直到后续在中国的土地上又相继发现了几枚相似的金印,这才狠狠的打了日本人的脸。
1956年,考古队在中国发现了“滇王印”,这枚金印和在日本发现的那枚,大小材质基本上都一样。
经考古,确认这枚金印是汉武帝赏赐给滇王的,说明了当时汉武帝不仅仅只给了日本金印,还给了其他附属国亦或是异地的藩王。
一枚金印造假,那第二枚还能是造假吗?更何况这种有年头的文物都是可以经过专家与专业仪器检验的,究竟是否是那个朝代遗留下来的,一测便知。
除此外,在1981年,中国又挖掘出了一枚金印,即“广陵玉玺”,这枚金印和滇王印以及汉倭奴印,都是同一种材质。
且看切割形状与构造,能推断出十有八九出自于同一人之手。
有了这两枚金印做证据,日本人即便不想承认也不行,无论他们如何嘴硬,也改变不了日本曾经是中国附属国的事实。
作为汉王朝的附属国也并非是丢脸的事,只不过日本人的自尊心太强,不愿意承认自己低人一等。
但实际上古时中日两国之间的这种关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中日最早的文化交流就是在秦朝,即前文所说的“徐福东渡”,如今徐福在日本的雕像还依然存在。
因着徐福东渡,日本才见识到了秦王朝的繁华,至此两国之间交往密切。
到了唐朝时期,我们对于日本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甚至开始效仿唐朝的各种制度与习俗。
譬如当时他们效仿了唐朝的“租庸调”与“府兵制”,即农民只需向天皇缴纳租赁田地的费用,以及兵农合一。
而在饮食方面,他们在朝中的宴席都开始选用中国料理,包括制作一些精致的点心都是从唐朝学过去的。
可以说,如今的日本文化有不少都能看到中国的影子,没有唐朝的影响,日本文化也不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不过,虽然自尊心不允许他们接受日本曾是中国附属国的过往,但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承认日本文化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的。
这一点远强于只会“偷窃”他国文化,还贼喊捉贼的诬陷中国的韩国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邻近的国家多多少都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包括韩国。
但如今的韩国却反咬我们一口,不仅偷窃我们的文化,还诬陷我们才是“小偷”。
中医他们改为韩医,汉服硬说是韩服,甚至还想将孔子以及丝绸之路据为己有。
但实际上他们却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这些文化是自己的证据,全靠一张嘴去编造不存在历史,简直是笑话。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全力去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也要保护国家的文化财产不被偷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