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木堡之变到清准战争,卫拉特蒙古为何能一直称霸西域?

2023-12-19     古今记实1

原标题:从土木堡之变到清准战争,卫拉特蒙古为何能一直称霸西域?

导读:其实从北元去国号分裂为鞑靼和瓦剌开始,瓦剌就分布在西域地区。前文咱们介绍过由于明朝初期的明仁宗、明宣宗时期的国防政策的收缩,蒙古瓦剌部获得了宝贵的十多年的发展的机会。结果瓦剌部获得了空前的强大,在土木堡之变中消灭大明20万精锐并俘虏了明英宗。虽然由于后来瓦剌的在草原的统治崩溃,但是残余势力退守的还是西北地区。直到卫拉特蒙古之一的准噶尔部再一次强盛起来。

明朝中后期瓦剌(清朝称卫拉特)势力范围的演变

如果说也先时期的瓦剌部是瓦剌最辉煌的时期,控制了从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的整个蒙古大草原。经过土木堡之变逼得大明王朝不得不采取守势,瓦剌部别说称霸西域了简直是称霸大草原。瓦剌汗国也成为自北元去国号后再一次统一草原的政权。但是虽然瓦剌强盛,但是由于首领信誓旦旦的要当皇帝(注意不是称可汗)还企图让大明予以承认。这个对于大明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口拒绝并停止贸易。依靠草原贫瘠的产出无法维持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所以瓦剌汗国迅速崩溃。

其实说瓦剌汗国崩溃无力控制草原被迫回到祖地,所谓称霸西域有些夸张了。如上图所示:瓦剌控制在北疆及以北地区;真正的传统的西域地区由原来蒙古东察合台汗国演变过来的叶尔羌控制(主要在南疆地区)。在蒙古草原中东部俺答汗统治末期的公元1580年左右,漠北蒙古喀尔喀部首领称汗不在听从俺答汗的命令。草原上的蒙古势力按照范围大致有了漠南蒙古(俺答汗)、漠北蒙古(喀尔喀部)、和漠西蒙古(瓦剌,清朝称卫拉特)三部的雏形。

在这个时候,瓦剌在北疆及以北地区游牧,势力远说不上咄咄逼人。在等待着下一位部族英雄出现,带领瓦剌部(卫拉特部)再次崛起于蒙古草原。直到清朝初年,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的再次兴起。

清朝初年卫拉特准噶尔部的兴起

清朝在崛起的过程中,控制蒙古科尔沁部消灭林丹汗把漠南蒙古纳入统治范围。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蒙古也名义上对新生的清朝称臣纳贡。由于清朝目标是中原的大明王朝,所以对漠北、漠西地区鞭长莫及。其实漠北蒙古的喀尔喀部和漠西蒙古的卫拉特部的依然是自己发展自己的。在这个过程中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跃跃欲试,逐渐要走上历史舞台,展现属于自己辉煌时刻。

准噶尔部从巴图尔珲台吉开始对其他同宗同源的卫拉特其他几部进行侵扰和压榨。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惹不起准噶尔部被迫西迁(后来18世纪,渥巴锡率领部众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祖国说的就是西迁的这个土尔扈特部)。这样准噶尔部从巴图尔珲台吉、僧格再到噶尔丹,住噶尔部逐步完成从部族向汗国完成转化,准噶尔汗国最终成型。噶尔丹趁着大清王朝平定三藩叛乱无暇理会的时候,趁机远交近攻吞并蒙古诸部;消灭叶尔羌;消灭和硕特汗国建立了横亘刑部的庞大汗国,再次称霸西部。

等到大清王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乃至平定了东北和沙俄的领土争端签订《尼布楚条约》后,准噶尔汗国已经完成对漠北蒙古喀尔喀部的占领兵锋直指大清王朝的心脏。由此来开了清朝和准噶尔部长达七十年的战争序幕。在此过程当中,说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称霸西域是没有问题的。

小结:

综上所述,从瓦剌帝国时期到准噶尔在清朝时期的再次崛起,卫拉特一直控制着西域。不过在明朝后期那一段说瓦剌称霸西域有些勉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1445fb0c891300a592933421b727c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