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上7天班后的两天假期就这么结束了,小康妹儿很怀念它。
有人和小康妹儿一样,不过他怀念的,可能是和三五朋友喝酒到天明,醉生梦死无拘无束的感觉。
殊不知, 他怀念的酒精和微醺,正是对人体危害很大的“身体刺客”。
研究证实:喝酒致癌,还早衰!
最安全的饮酒量永远是0
近期在《柳叶刀》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 在全球致癌风险因素中,排名前二的分别是吸烟和饮酒,而恰巧这两者在很多场合,又是同时出现。双管齐下的作用之下,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双倍的。
(文章首页截图)
据研究显示, 全球近445万的癌症患者,其死亡原因可归结于吸烟、饮酒,这个数据占据了全球癌症死亡总人数的44.4%,近一半的比例。另有报道称,2020年 全球有178万人死于饮酒,而饮酒是 15–49岁男性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
无独有偶,近期由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A.Topiwala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结果表明, 饮酒可能会缩短端粒长度,而端粒与人体衰老和多种年龄性相关疾病关系密切。
(文章首页截图)
所以从现在起, “饮酒伤身”又多了一层关联——“早衰”!
科普
何为端粒?端粒长度被认为是衰老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细胞端粒会发生磨损,极短的端粒会引发细胞死亡或复制性衰老。
以上两项研究结果都表明,喝酒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且不可逆的。同时,并不是说,我们平时少喝酒,就能够把危害降到最低。
即使喝很少的酒,依然会对我们身体造成损害,而最安全也最健康的饮酒量是0,换句话说, 滴酒不沾才是真正对身体好。
从量变到质变
喝酒会致癌,全赖乙醛这个坏东西
根据 四川省肿瘤医院医务部部长/胸部肿瘤内科病区主任 周进医生介绍,酒精喝进人体后,会被身体的解毒中心——肝脏转化为乙醛。
而乙醛是明确的致癌物,首先乙醛能直接结合 DNA,导致 DNA 突变,甚至导致染色体变异;其次乙醛可以导致体内细胞死亡,诱发慢性炎症和细胞复制,增加癌变概率。
更令人震惊的是, 乙醛对DNA的破坏,是可以累积的,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饮酒的频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DNA的损害会逐渐累积。
甭管咋喝,
只要含酒精,都有可能致癌
可能有小机灵鬼会问,那我不纯喝酒,我把酒和饮料兑在一起喝,又或者喝酒精含量很低的含酒精饮料,是不是危害就没有那么大了?
据周进医生说,世界卫生组织把乙醛列为一级致癌物的。所以, 只要你喝下肚的饮料里含有酒精,哪怕很少,也是有导致癌症的风险。
至于把酒和饮料混着喝,也是有风险的!周进医生介绍,一些酒吧通常将洋酒和气泡饮料兑在一起。洋酒度数较高,兑饮料后并不会降低酒精含量,反而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更多酒精。
从理论上讲,含气泡的饮料会让糖分增加,刺激胃和肠的蠕动,加速人体血液循环和吸收,从而导致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加快,酒精进入神经系统就更快,也更易醉酒。
所以, 不建议喝酒,更不建议把各类酒和饮料混着喝。
酒又不好喝,为啥那么多人喝?
“一醉解千愁”很危险!
看着喝酒的危害,小康妹儿不仅发出灵魂拷问:又是致癌,又是容易“早衰”,喝酒的坏处那么多,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还是爱喝酒?
小康妹儿此前曾听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 于跃医生说过,很多人觉得喝酒能“消愁”,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虽然喝了酒之后,人就会变得没有那么紧张也没那么焦虑了,甚至会变得很大胆, 但这其实是酒精在操控着你的大脑,让你觉得好喝、想喝,同时再也想不起别的事情,一心只想着酒。
不妨回想下你第一次喝酒,是不是觉得辣喉咙、难以下咽,还会出现头晕目眩、心跳加速等症状? 其实这都是酒精在发出的“信号”,让你不喝,但很多人却视而不见,长久以往,在不知不觉中,喝酒的频率更高,喝酒的量也越来越大,最终可能会酿成酒精成瘾的风险。
一旦喝酒成瘾,不喝酒就会出现戒断反应,后面还会出现一些幻觉、妄想,性格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比如变得孤僻,感受不到快乐,离开了酒精就好像不能活着一样,丧失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所以,“一醉解千愁”这种说法不但不科学,而且是非常危险的, 靠饮酒去抗焦虑是万万不可取的。
实在推脱不掉,
几个技巧帮你降低饮酒的危害
1
喝酒前先吃点菜垫肚子
喝酒之前先吃点菜,食物和酒精混合,可以淡化进入胃中的酒精,减少酒精的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纤维可延缓酒精吸收,还可补充体内因为酒精代谢而消耗的能量,降低醉酒的感觉。
最佳的垫胃食物是水分高的水果和蔬菜,不仅可以补充体内因为酒精代谢而消耗的水分和能量,还可以促进酒精代谢。
但需注意的是,不能用甜食来垫胃,因为甜食中的糖可被迅速吸收,因此对减缓酒精吸收起不到任何作用。
2
小口慢喝,从数量和次数上降低酒精的摄入
醉酒与否取决于人在一定时间内摄入体内的酒精总量,小口慢饮可以减少摄入的酒精总量。
饮酒后5分钟乙醇就可以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的乙醇浓度可达顶峰。所以饮酒快则血中的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
若小口慢饮,机体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容易喝醉。
3
牛奶蜂蜜水不解酒,但确实能让你好受些
这些饮品不解酒,但是确实能够缓解饮酒后的不适症状。喝牛奶可以形成成黏膜保护屏障,阻止酒精对胃黏膜的继续刺激损伤,达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也可以多喝点温水或蜂蜜水,可加速酒精的分解,起到解酒的效果。
4
没有解酒药,不要随便轻易尝试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
所谓的解酒药之所以会让醉酒者觉得清醒、不难受,看似能把人体内的酒精消解掉,是因为其中含有利尿、止痛和兴奋的成分,能缓解头痛恶心的症状。
实际上这些成分没有办法真正帮助酒精分解,反而让肝脏在代谢酒精的同时,还要另外分散精力来应付这些外来药物。
所以解酒药不但不能护肝,反而可能会伤肝。
5
想要少喝酒,不妨试试下面的招数
主动出击,先声夺人。在上饭桌前就说自己开了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想必也没人敢劝你喝酒。如果还有人劝你喝酒,建议和他绝交。
高超演技,瞒天过海。喝酒以后不要立即咽下,可以假装拿湿纸巾擦脸,吐在湿纸巾上包起来丢掉,也可以假装喝醉了,跑去厕所催吐。这时候就是考验你们演技的时候了~
文/编辑:醒醒
部分内容部分内容综合奇点网,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往期稿件《男子为躲酒局把核酸结果P成阳性被拘!医生:喝酒百害无一利!》《去年有74万人因此患癌!居然还有人用它养生,胡扯!》
监制:清清
审核:黄利琴、蓝岚
图:千图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