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镇,折永立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父亲去世后,为了让母亲从悲伤中走出来,他为母亲找了老伴。母亲去世后,他又为继父找了老伴。现在,他对待继父就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有事随叫随到,逢年过节还要在一起吃团圆饭。
折永立工作照
1985年,折永立28岁。这一年,折永立的父亲外出做生意,由淋巴发炎恶化到溃烂、流血,连饭都无法下咽,最终发展到癌症晚期。折永立尽心尽力照顾父亲。然而,父亲最终还是走了。
折永立发现,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而且经常生病,整个人都变得很脆弱。看着母亲这个样子,折永立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让母亲从悲痛中走出来,折永立想着给母亲找个老伴,可以陪她说说话、聊聊天,他不想母亲因思虑过多而郁郁寡欢。他托熟人四处打听,终于在陕西省神木县瞅准了“合适人”,也就是他后来的继父赵羊换。
最初说这门“亲事”的时候,母亲说什么都不同意,折永立说:“父亲走时叮嘱我,让我照顾好您和弟弟妹妹,我一定要担起父亲的嘱托,让您过上幸福的日子。这个人勤恳实在,你们在一起能互相有个照应, 我们也好放心。”经过折永立和弟妹们的反复劝说,母亲终于打开了心结,接受了儿女们的孝心。赵羊换来到折家,两个人的“父子缘”由此开始。
折永立和母亲、继父在一起
赵羊换来到折家后,没有因为一个“继”字而减少对一家人的情分。他对折永立的母亲很关心,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折永立虽然与母亲分开过,但有事总要找继父商量,让他帮着拿主意。几年相处下来,父子俩的感情越来越深。
本以为日子可以就这样安然地过下去,哪曾想母亲却患上了脑血栓。在折永立母亲患病的日子里,继父不分昼夜地陪伴在母亲身边,喂饭喂水、擦身洗衣。每天都扶着老伴到院里走走转转,晒太阳,继父对老伴的感情不输结发夫妻。而且他不仅要照顾老伴,还要弄田地,其中的辛劳不言而喻,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母亲走后,在常人看来,继父的身份或许会变得很尴尬,但折永立早已将继父视作亲生父亲。母亲去世两年后,折永立又在琢磨给继父找个老伴。事情传开后,议论和嘲讽接踵而来。折永立却不理睬。几经打听,折永立在巴彦淖尔市给继父相了个老伴。现在,继父和老伴每日按时饮食、锻炼身体,生活过得充实有味。逢年过节,折永立一家就会赶到继父家吃团圆饭。这两年继父身体不怎么好,但只要一接到继父电话, 折永立就立即赶过去,给继父拔火罐,陪着上医院。“他就是我的父亲! ”折永立说。
折永立给继父捶背
这些年,折永立说得最多的句话就是: “百善孝为先。 ”继父逢人提起折永立,总会骄傲地说:“我的这个儿子, 30多年都没顶撞过我,只要我有急事,他不管多忙都会回来帮我解决。”继母则感动地说:“我来这个家已经4年了, 这4年里我很幸福,老伴对我好,儿女们对我也很好。我身体不太好,只要有点不舒服,永立就开车送我去医院,我很满足了。”
“继父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与父亲没一点差别,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我会继续孝顺两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我的孩子什么是百善孝为先。”折永立成家至今,和妻子相依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他们几乎没有吵过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两人总能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折永立的儿女们从小都善良懂事,在工作岗位都有突出表现。
文/改编自《好人365故事》 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 编 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