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孩子吃饭是个体力活儿
你有过给孩子喂饭的经历吗?在厨房忙活一个多小时,总算做出了一份精美的营养餐,连自己都有点不相信:啊,我的厨艺怎么这么好!
可是呢,正当你端到孩子面前,充满期待地等着他大吃一口,结果,他瞟了一眼,就跑开了。
不甘心地端起碗,追过去,总算喂了一勺到孩子的嘴里,问他:好不好吃?
孩子似是而非地“嗯”了一声,你的脸上乐开了花。正想接着喂,孩子说:“我不吃了我不吃了!”
只好拿出ipad让孩子边看动画边吃,可是饭菜显然没有动画片吸引人。一集都看完了,碗里的饭还没吃到一半。这都已经凉透了,唉,只好重新加热,然后又是新一轮博弈……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好好吃饭?
孩子生长发育快,饭都不好好吃,这怎么行啊?为了孩子吃饭的事情,一家人都心力交瘁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这样?别人家的孩子能好好吃饭吗?
那么今天就来分享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故事,这个孩子叫小希,她两岁多开始就能自己吃饭了,从来不用大人操心。
每次亲戚朋友聚会,只要有小希在,她都会成为所有孩子里面的焦点。为啥呢?
因为小希太会吃饭了,别看她刚刚3岁,对各种餐具却都能运用自如,用筷子夹豆子也不在话下,一夹一个准。小希的妈妈完全不需要像别的家长那样追着喂。
每当这种场合,总有人向小希妈妈取经:这么会吃饭的小希,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啊?
小希妈妈说,其实只要做好了以下4个方面,孩子好好吃饭基本没问题。
好好把握孩子对食物的敏感期
在小希七八个月刚开始吃辅食的时候,小希妈妈就会把各种能拿在手里吃的东西,放在她的餐盘里,让她自己抓着吃,而不是直接喂到她的嘴巴里。
吃米糊的时候,用手抓显然是不行的,小希妈妈就准备了两个勺子,一个让小希自己练手,一个大人拿着喂,这样当然是吃得少、掉得多。
不过辅食本来就是作为过渡的,这阶段,呵护好孩子对食物的敏感和热情,更为重要。
所以,小希妈妈既不担心孩子吃不饱,也不会觉得浪费而去“帮忙”。
尊重孩子,饱了没饱,让孩子自己决定。
小希刚开始自己独立吃饭的时候,奶奶总是怕她吃不饱,怕她吃得慢饭菜都凉了会闹肚子,忍不住就想接过勺子来喂,好在都被小希妈妈及时叫停了。
因为孩子只要会说话了,就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完全不用担心他饿着。
在小希想学大人拿筷子的时候,爷爷一开始总不厌其烦地教她、纠正她,小希差点就放弃了。
小希妈妈赶紧出手,鼓励小希“只要能夹菜,同时不妨碍别人,也保证安全,怎样都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
所以,小希练习了两周多,居然就可以熟练地使用筷子了,这让她更加自信了。
良好的就餐习惯培和愉悦的就餐氛围
很多家长之所以为了孩子吃饭这件事折腾得够呛,其实很多时候是自找的。
孩子没吃饱,随时都可以有零食加餐,孩子不想好好坐着吃,就默许他边玩边吃……这样下来,孩子当然不需要好好吃饭啦。
事实上,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养成好习惯。
当他能坐稳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坐在餐椅上,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给他喂食。
等孩子能与大人同步进餐的时候,尽量大家一起围坐在餐桌边,大人做出认真吃饭的榜样就好了,千万不要吃个饭还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
“不吃青菜长不高的哦”、“不能只吃自己喜欢的菜,不然营养不良,会生病”,这些话是不是特别耳熟?道理都没错,可是孩子就不爱听。
因为这些话传递出来都是不怎样就会怎样的不好结果,孩子就算迫于家长的权威勉为其难地照做,也不会持续做到。
小希妈妈说,在他们家,吃饭的时候,是一家人最放松的时候,她从来不强迫小希要多吃什么、少吃什么,大家都用行动做出“什么都爱吃、不挑食”的示范就好了。
同时,饭桌上只聊轻松的话题,也允许孩子插嘴,这样小希会感到吃饭是一件既平常又温馨的事情,而不是只会被家里所有大人围攻说教那样无聊、无趣。
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让食物品类更丰富,品相更好看。
孩子做事情最容易兴趣导向,如果能把食物做得美味又诱人,也是吸引孩子爱上吃饭的一种方法。不过这方面量力而行就好了,不可能人人都做到美食博主那样的水平,毕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小希妈妈都用了哪些方法吧。
在7-9个月的食物敏感期,呵护好孩子对食物的热情。
尊重孩子,饱了没饱,让孩子自己决定。
良好的就餐习惯和愉悦的就餐氛围很重要。
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美味又好看的食物。
让孩子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呢?欢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