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首诗贺知章《题袁氏别业》,一颗闲适心,随处皆可乐

2019-08-21   聆思赘言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唐代: 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少年不识愁滋味,惟以快乐为轴心。人幼小时本也不知,世间有愁苦二字,最爱的事就是一个字——“玩”。渐渐长大,则无端生出了许多责任来,于是愁苦纷出,并伴人终身,直到死后才能解脱。

也不知是谁规定了,人生一定要那样而活,然而无形中,却存在有那样不可违逆的准则。人人得以耳提面命,自己也时时自我激励。不敢松懈,不敢言弃。那本是违背人本性的东西,常常与自己的心意相抵触。但是毅然要去克服,要战胜自己。冲破阻碍,逆流而上。一路辛苦经营,只为着一个结果。成功而喜悦,失败则痛苦。



人活在世上,欢乐时常少,痛苦时常多,大概就是只注重结果,而往往忽略了路边风景的原因。不断给自己制定计划,树立使命,追逐成功。然而成功能有几多?又怎么能定义成功呢?成功也就是一瞬间的感觉,过后又要回到追逐的路上。这样的人生,真的太累了。

然而在许多人的意识里,人生本该就那样。一旦偏离,世间所有的消极、恶劣词汇就纷至沓来,懒惰、懈怠、拖延、堕落、庸碌、没用、不上进、没志气、自暴自弃、让人失望、令人伤心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为他人所不齿,自己也甚觉无颜。好像不配为人,这种行为不是正常人应该做的。



生物学家,发现了物种进化,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时代发展,人类社会也不断进化。人普遍认同的行为,正是符合进化的结果。正是那些行为,能获得更多,带来更多好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整个群体。虽说完全是出于功利化考虑,但是谁又敢非议呢?

每个人都认为付出得越多,得到的也越多,这是有很多身边的实例能证明的,也因之坚信不疑。虽然也有一些例外存在,但不足以动摇他们根深蒂固的信念。至于那样活着,会非常辛苦,没有多少闲适、快乐的时候,也会认为人生本就如此。


庄子《至乐》篇云:“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 ,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 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之苦也!”

人人都欲获得自己想要的,远离自己所不想要的,为了那些目标,辛劳一生。没得到时,拼命攫取,得到后,还想着获得更多。患得患失,忧虑一生。只有死后才能摆脱那种命运。这样的看来,人生真的好可悲!虽然如此,人活着时,又不能自知,不知反思,不能醒悟。最大的阻碍则是心怀有巨大的恐惧,怕停下来,就会失去一切,变得一无所有,被世界遗弃。正是这深深的恐惧,辛苦一生,忧惧一生,甘心承受,不敢特立独行。



常言说:“知足常乐。”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也极少能有快乐。但是快乐真的很难得吗?当然不是。快乐不是矿藏,不需要探索、挖掘。人要快乐,随时随处都可以得到。只要放下烦恼,保持一颗闲适的心,也不管事业未就,也不管欲望是否满足,无论哪里,放眼望去,都能使人愉悦。



读贺知章的《题袁氏别业》诗,人人都以为潇洒闲适,逸兴俱飞。偶然进入一片园林,欣然于其间的美景,那种悠然闲逸,着实令人羡慕。善者善矣,然没有尽。兴致浓时,想要饮酒。囊中有钱,自然不愁买不到。然而愁字已出,可知如果囊中恰好无钱时,则会于此时生出愁来。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意味。只可称得上是小幸运,小欢喜。然而与一生忧惧的众生相比,贺知章自称为“四明狂客”的名号,也非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