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社保,朋友还让我买商业医疗险,是不是在坑我?

2019-04-28     保保驾到

医疗险是必须要买的险种,但是不少朋友来咨询时都说被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医疗险绕晕,不知道该怎么选。所以今天叔写了份科普文,手把手带大家挑医疗险。

话不多说,来看文章要点:

1. 医疗险保什么?怎么报?

2. 小额、住院、百万医疗……哪种医疗险你要先买?

医疗险保什么? 怎么报?

医疗险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实报实销”,你去医院,看病治疗花了多少钱,即按约定的条件和报销比例给你报销。

它保的是你治病医疗的花费,报的方式就是你花多少保多少,这跟重疾险不同。

重疾险:赔付合同约定保额,一次性给付,不会限制用途,用处是弥补患病后的收入损失。

举个例子:

小明买了一份50万保额的守卫者2号重疾险和一份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险。不幸小明得了肺癌,花了50万治疗,社保已报销30万。首先,小明的这份守卫者2号重疾险能够一次拿回50万赔偿。其次,这份百万医疗险,扣除社保报销30万及去除1万免赔额后,还能报销19万。综合下,治病小明只需要掏1万元。还有了50万重疾险赔偿,可以用于后续的疗养,也不用担心重病后无法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

“花多少保多少”也意味着:

医疗险的报销额度最多不会超过100%花费,买10份也不会多报销钱,不要多买,同类型的1份就够。

除此以外,医疗险还有几个特点:

  • 它是短期险,交1年保1年。如果身体不够健康,下一年投保(商业)医疗险会很困难。
  • 一般不会针对特定病种(防癌医疗险除外),不管是什么病,只要保障期内生病就医,符合条件就能报销。
  • 保费随着年龄上涨。年龄越大,患病出险的可能性越高,保险公司自然会提高保费,50岁以上的人群投百万医疗基本在1000元以上。

你需要先买哪种医疗险?

最基本的保障永远要先满足,先保基本盘,然后是尽量转移大病风险,因为一旦遭遇,我们很难承受。

在做好基本盘保障和大风险转移之后,我们再考虑日常小风险和追求服务体验。

需求1.保基本盘:基础医疗费用报销——办好社会医疗保险

阿保叔做了一张图社保医疗、商业医疗和企业补充医疗的对比图,总结了3者的优缺点。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福利,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包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它有几个大优点:

  • 便宜,国家财政补贴了大部分。
  • 门槛低,带病也能投保,无健告,有病史也照样能投保。
  • 保证续保,不管你健康与否,年龄多大,肯定都能继续投保
  • 缴费到一定年限,长期有效,退休即可享受医保报销福利。

可以看出,社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广,性价比高,所以阿保叔一向建议,买商业保险之前,先把社保办好。

但社会医疗保险也有几个明显的缺点:

(1)保额下有底上有顶

医保报销一般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而且有一个年度累计报销额度,比如北京就是30万,也就是“下有底上有顶”。医疗费用不在这个范围内,得自己承担。

(2)用药限制

现在我们国家国产药品有24万多种,进口药品约2万,而纳入了社保用药的药品数量,只有2千多个,占比非常小。

遇到常见的疾病,社保用药目录够用。一些重大疾病,比如癌症,救命的进口药,自费药,就无法报销,只能自己咬牙承担。

来源:pex

(3)就医场所与地域限制

社会医疗保险一般需在公立医院就医,昂贵的私立医院以及特需医院、国际部,不能报。

此外还有异地报销的问题。阿保叔前两天还看到个新闻,一些到大城市给孩子带娃的老年人,生病了,为了享受到医保报销,只能坐几个小时的火车回医保所在地就医。

这些缺点决定了医保能报的范围有限,作用也有限。相比之下,商业医疗险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弥补了医保的不足。

(1)大病高保额

现在的商业医疗险,保额可以达到100万,300万,甚至上千万。

(2)用药突破社保限制

不限社保内用药,是现在很多商业医疗险的亮点。

(3)更好的就医体验

保费更高的中高端医疗,就医的医院有更多选择,私立医院,特需医院,国际部,甚至是国外就医,都可以保障,可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与服务。

综合来看,商业医疗:

报销社保不能报销的部分。提供社保不能提供的就医体验。

Ps:企业补充医疗

在社会医疗保险和个人购买的商业医疗保险之间,有的企业福利好,会给职工办理企业补充医疗。

一般的企业补充医疗,可报销额度万元以下的多,高的也就2、3万,平时小病小门诊能保,遇到大病作用还是有限。

有企业补充医疗的朋友,小额的医疗险基本上是不需要的,但是大病医疗险仍然需要配置。

需求2.保大病:转移巨额医疗费用风险——高保额的百万医疗险是主力

社保医疗能保障基础医疗费用,但是大病手术治疗费用缺口大,还是会带来经济负担。

转移大病风险也是刚需,这就需要配置的险种是高保额的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的第一个特点,是保额高,杠杠高。用几百块钱,能买到超百万保额。一旦发生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治疗费用可以得到报销。

百万医疗的第二个特点,是免赔额高。现在很多都是1万,这意味着它的作用限于保大病。

第三个特点,是健告严。作为商业医疗险,不像社保医疗那样,非健康体也能承保。现在身体有些小毛病,或者有病史,可能会被拒保或除外责任。

第四个特点,是有年龄限制。百万医疗险的投保年龄,一般到60岁,少数能到65岁。所以老年人买商业医疗险不容易,往往只能买百万医疗险的缩水版——防癌医疗险,

防癌医疗险,就是只保障癌症的百万医疗险,因为只针对癌症这个疾病种类,所以健告和年龄限制更宽松,有三高或者心脏疾病的老人,也能够投保。

但是阿保叔还是建议,如果能买到百万医疗险,就买百万医疗,买不到再考虑防癌医疗险。

需求3.保日常小风险——小额医疗险、门诊报销金等

在社保医疗报销与百万医疗险之间,还有一个费用缺口:百万医疗动辄1万的免赔额,让它在没有患上大病的时候根本用不上。

但大病发生概率小,我们去医院,更多的是看门诊、做个小手术,花费从几十到2、3万,而这个社保又只能报一部分。

这部分是常发需求,不过费用本身不高,一般的家庭承担下来没有压力。所以按优先级来说,是要稍稍靠后的。

(1)门诊报销金

门诊费用低,频率高。保险公司要控制自身的赔付风险,把门诊报销金的杠杠拉得很低。身体比较健康,1年就去一两次门诊的话,很大可能交的保费会比赔付的钱还多。

它一般是附着医疗险主险的后面,选择的话会增加一定保费。

那么门诊报销金到底需不需要买

阿宝叔认为,健康的青壮年,可以不用买。门诊报销金杠杆低,而且门诊有医保报销,剩下不能报的费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可以轻松负担,风险很小,买了属于白花钱,

老人与小孩则有门诊险的需求

小孩子免疫系统还没有成熟,感冒发烧是常事,去门诊的次数多,需要备着一个门诊保险。

老年人年纪大了,免疫力下降,身体更脆弱,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比起青壮年都更高发。如果能买到门诊医疗险,当然也很用得上。

(2)小额医疗险

也被称为普通医疗险,它的特点是保额低,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免赔额也低,有的0免赔,有的就100元。

之所以需要小额医疗险,在于社保与大额医疗险(百万医疗以上)之间还存在空间:百万医疗多有1万免赔额,社保报了之后,还有1万是不能报的。

有了低免赔甚至0免赔的小额医疗险,基本不用自己掏钱。但是小额医疗险也有自己的缺点。

以“平安1+1(2018)”为例

  • 保额1万
  • 有社保,30天-6岁保费650元
  • 7岁-25岁,保费300元

还是有点小贵,有的小额医疗险还限制社保用药,这样算下来,能起的作用就又低了些。

需求4.追求就医体验——中高端医疗险

我们在就医时感受最深的无外乎两个:一治疗费用贵,二医院病人多。前者关乎费用,后者关乎体验。

在买保险的时候,一般家庭或者个人,先考虑费用上的补偿需求,再追求就医体验。

各种医疗险中,除了中高端医疗险,其他都是针对医疗费用出发的。所以自然,中高端医疗险在需求层次上处于最高级的位置,最后考虑

中端医疗险,在高保额之外,还能报销特需医院、国际部,医疗资源更优越。

高端医疗险更被形容是为了“享受医疗”,它的特点是不限定医疗服务,不限定医院,高端人群可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立、私人或外资医院,当然也包括国内各大医院的国际部或特需医院,也允许选择国外医疗机构就诊,还可担保或支付医疗费。突破就医、不限社保范围这个是最基本的。

当然它们费用也高,一个高端医疗险一年几万起,对一般家庭来说那是奢侈品。

总结一波:

  • 先办好社会医疗保险,用它报销基础医疗费用。
  • 再买好百万医疗险,转移大病风险。
  • 三酌情考虑是否办理门诊报销金与小额的普通医疗险。
  • 收入高、预算高的人群,办中高端医疗险,享受优秀的就医体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HKB2wBmyVoG_1Zr6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