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统领北魏四十年却攻不下蜀汉,为何司马昭就能轻易灭蜀?

2020-09-25     沐一场月光雨

原标题:曹家统领北魏四十年却攻不下蜀汉,为何司马昭就能轻易灭蜀?

三国年代不论是英雄豪杰的战斗还是深谋远虑的计策都让人记忆犹新拍手叫好,但是让我最喜欢的还是各势力斗争的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势力间的冲突极具紧张刺激,不仅能体现出国力实力,也更能凸显君王的大智慧。

赤壁之战后,随着其他诸侯的覆灭,东汉末年也从群雄割据变成了三国鼎立,蜀汉、北魏和东吴彼此间的较量最为经常,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东吴孙权似乎就很明白这个道理,先后和刘备曹丕结盟,最后又回归孙刘联军,因此三国的大战大部分都在蜀魏两国展开。

三国鼎立

说来也奇怪,根据历史记载,北魏不论是地势还是军力都远强于蜀国,然而曹操却在中后期与刘备的交锋中屡吃败战,而司马昭却能轻易灭蜀,是因为曹操的军事实力不如司马昭吗?还是司马昭的运气吗?

接下来就由谷城浅说历史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让曹家屡次伐蜀都失利,而司马昭却能轻松灭蜀。

曹操

曹魏伐蜀

首先先从曹操说起,曹操之所以被后人称赞用兵如神乱世枭雄主要是因为他在平定北方的成就,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起兵作乱的诸侯基本都在北方,而曹操也在北方,所以曹操的一生的精力基本都在如何平定北方身上。等到率兵南征时曹操的年事已高,而刘备也才刚刚攻打下巴蜀益州而已,连蜀汉都没有建立。

曹操

曹操自然也明白刘备的潜在威胁,在得知刘备攻下益州后立马出兵汉中,张鲁闻之曹操前来也只能投降,从地图上可以得知汉中是蜀汉进出的唯一大门,曹操拿下汉中意味着刘备被关在了益州,曹操本来是有机会一举击败刘备,然而蜀地地势险峻,曹操的军队都是北方人优势就在骑兵,蜀地天险地势骑兵难以前行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刘备实在太弱了,曹操没看在眼里,想着拿下汉中把刘备关在益州就行。

于是曹操就从汉中调兵继续南征,只是没想到刘备借机反扑夺回了汉中,利用汉中的地势战胜了曹魏,曹操再想反攻之时蜀国已经发展成熟加上易守难攻就以失败告终了,而曹操也因此过世。

刘备

曹魏第二代皇帝曹丕则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没有贸然进攻蜀汉,利用地盘大资源多的优势发展内政和经济打持久战想和蜀汉拉开资源差距耗死蜀汉,又因为孙权的出尔反尔所以曹丕在位时的战略部署都是攻打东吴,因此蜀汉帝国才能在曹魏的威胁下谋发展。

曹丕

司马昭伐蜀

诸葛亮也深知蜀汉和曹魏的差距,不能久拖,于是急于北伐,因为司马懿的龟缩防守导致蜀汉的资源消耗殆尽,诸葛亮也最终病逝五丈原。随着蜀汉老将的离世,蜀国开始人才凋零,再加上诸葛亮和姜维持续的北伐资源消耗严重,宦官黄皓霍乱朝政蜀国的国力也已经大不如前了。

诸葛亮

所以司马昭此时借机伐蜀才能轻而易举的胜战连连最终灭蜀,从兵力上来说,曹操汉中之战时因为军队都调离南下,所以镇守汉中的兵力微乎其微,而司马昭伐蜀时率领将近20时万的大军出击,而蜀国的兵力个郡县关卡只有万人左右,兵力悬殊过大。

资源方面来说,魏国因为曹丕和曹睿两代君王的发展国力不断大增,曹睿年代也是曹魏帝国最鼎盛的时期,而相比蜀汉资源连连被消耗基本没有一战之力,所以从结果来看才会有司马昭轻而易举破蜀的成就,其实都是曹家三代人的功劳。

司马昭

小结

综上所述,蜀国的灭亡其实是历史的必然,诸葛亮的北伐失利也注定了蜀国永远无法匡扶汉室,被关在益州之地的蜀汉拖得越久实力只会越弱,而因为曹家三代人的发展曹魏的实力利益增长,苦心经营的成就才有司马昭轻易破蜀的功绩,所以总体来说破蜀的功劳不在司马昭而是曹家三代人的功劳。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三国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FRw3QBURTf-Dn5gl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