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3日
第【496】篇原創
人叫人百聲不應,貨叫人不請自來
--張大寬
好不好賣,得看貨好不好
長假已經第三天了,確實挺快的。今天也是「餐飲基礎篇」五篇文章的第二篇。
今天,也只聊一個問題,那就是「產品」。
產品不行,競爭力就不行,競爭力不行,賺錢能力自然就很差。
咱們從企業能量模型來說。
先上圖
做產品,就像把產品這塊石頭往山上推。
石頭越重,推得越高,就能滾的越遠。
換句話來說,你創造的價值越大,產品做的越好,越有機會被更多的顧客選擇。這就是賣貨最基礎的道理。
咱之前總說,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王婆的瓜賣得好,必須的前提是瓜又大又甜,如果都是生瓜蛋子,吆喝的再好有啥用嘞?
再比如常說的,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的前提是酒香,滿足了這個前提的時候,巷子深一點也問題不大。
好不好賣,核心要點是貨好不好。
這是最最基礎的常識,可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問題。
賣貨的太不容易了
我有個朋友,是做銷售的。
這哥們,從開始一個小小的銷售員,做到現在的大區經理。能力確實很強。
有一次我們吃飯,聊起來這兩年生意不好做。結果這哥們也倒了不少苦水。
說以前市場好的時候,他們的銷售覺得還算輕鬆,超額完成集團的任務,也不難。
後來,競爭越來越厲害,再加上政策的一些變化,現在想完成任務,真的脫層皮才行。
三十好幾的人,上次體檢都有脂肪肝、三高的趨勢了。
他說,現在最怕的就是喝酒,尤其是去北方,那邊人又能喝,自己這酒量都算很不錯了,可每次到那邊都犯怵。
不喝,可能就拿不到單子,喝,這可是拼了自己的老命啊,真的很難啊。
現在請你琢磨一下,這個難,最根本的問題在哪裡?如何能讓他不難?
你先想,我再講個示例。
街邊有一家糕點店,每次路過,都能看到有人排隊,排隊的,有年輕人,也有老人。
最開始的時候,我一度懷疑,這傢伙是不是請人排隊,這也太誇張了。
每次經過,我都會多看一眼,發現排隊的人還真沒有重複的。後來有一天路過,我就把車停到旁邊,坐車裡觀察了半個小時,發現來的這都是真實顧客啊,不是僱人排隊。
去窗口看了眼,賣的東西就一種,無水蛋糕,原材料就擺在店裡,麵粉雞蛋外加一些芝麻。再就是幾個大烤箱。
蛋糕12元1斤,買一斤送半斤。一爐拷出來兩盤,大概夠5份,也就是七斤多。
算了一下,大概就是5分鐘一波人。
我問買到蛋糕的大姨,這蛋糕好吃不,大姨說好吃,價格還不貴,經常來買,說罷還給了我一個,讓我嘗嘗。
咬了一口,甜而不膩,外酥里嫩,別說,還真對得起這個價格。
這個排隊之謎,也算是解開了。
說到這,不知道你想沒想到,我那個做銷售的朋友,為啥那麼難,有啥辦法解決的?
其實最本質的,不就是產品嘛。
我當時就說,你們之所以難,還是因為你們的產品不夠強,品質和同行相當,但價格又沒有太大的優勢,對於顧客來說,買誰家的都沒多大區別。
貨不夠好,就得用「喝酒」這種額外的競爭方式來爭取訂單。如果你們的東西真的很好,那就變成了這些顧客追著你來要貨,讓你給走個後門早點送貨了。那時候,就算你不喝酒,也不耽誤賣貨,不是嗎?
顧客說我家菜不錯
「顧客說我家菜不錯,也都挺認可的,可就是生意不好,到底是為什麼呢?」
不知道天下有多少這樣的老闆存在,我覺得,三家裡能有一家吧。
為啥菜不錯,還是沒人來呢?有考慮過背後的原因嗎?
我提幾種猜想
也許顧客說的意思是「你家菜味道不錯,但相比於我常去的那家,還差一點」,只是後半句沒說罷了。
也可能是「你家的菜確實不錯,比我常去的那家好一些,但相比於要走這麼遠,用這麼多時間,綜合算下來,還真不如在我樓下吃一口」
有可能是「也就那個樣子,但新開店,又是活動占了便宜,再說不好就不合適了,還是給個好評吧」。
不少老闆在這一關就「飄了」,聽顧客說幾句不錯,就把菜品扔到一邊,找別的問題去了。
可忽略了,得到的這些不錯的反饋,到底是準確的嗎?
如果他們說不錯,但以後不來了,那他說的是真的嗎?
若能冷靜下來想想這些問題,好像都是不確定,不知道。只是當時一激動,就信了。
其實,貨好不好,看顧客掏不掏錢就清楚了。不掏錢,再說好沒用呀。
用嘴投票和用錢投票,完全是兩回事,請你一定記住這句話。
產品怎麼做
所以我覺得,無論i現在的生意是好是差,只要你還想繼續干,那就必須繼續完善你的產品。
餐飲這個行業,外界變化再大,再搞什麼花里胡哨的東西,本質總是離不開賣飯。
如果哪天飯店不買飯了,人們也不吃飯了,也許才是這個行業壽終就寢之日。
至少以我目前的觀察,可能近一二十年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所以,只有在做好產品的基礎上,再去「增光添彩」,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那麼,產品怎麼做呢?
這個話題很大,那我就只提一個標準,只要照著這個標準做,差不到哪去。
這個標準就是「比附近的同行好一點」。
是的,就這麼簡單,比同行好一點就行了,如果有條件,那就多好一點。
產品裡面涵蓋了菜品、服務、環境這三大塊。只要你能做到你給顧客提供的,比周邊三五公里,甚至就你這條街上,和你體量相當的同行好那麼一點,就成了。
但這裡需要你注意的是,好的這個標準,你是否能夠公正的對待。畢竟人是感情動物,很容易會出現,「自己的娃最好」的情況,進而做出有偏差的判斷。
孫子兵法里講,「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在己,而可勝在敵」。尤其是現在的市場上,更是如此,只要你做得好,顧客自然來,對手自然就敗了,沒什麼好稀奇的。這同樣也是非常簡單的常識呀。
可我猜,肯定有人會不屑,覺得這都是爛大街的常事,憑這就能賺錢了?
是的,就憑這就能賺錢了。不信,你試試,做的比對手好一點,看看結果如何?
反正,對你也沒什麼損失,不是嗎?
好貨,從來不愁賣
西貝賈國龍給下面人說過一句話「用心把產品做好,錢不夠找顧客要」。
你看,雖然那麼多人說西貝沒有性價比,一碗莜麵就賣好幾十塊等等。可這依舊不影響人家生意好呀。
還有那個X茶,為啥人那麼多?初期的僱人排隊是創造了一陣繁榮。可持續的繁榮,靠的可不是僱人排隊,還是得回到產品啊,據說他家一杯二十多的飲料,成本都超過十塊錢了,這是傳統奶茶店壓根不敢想的事情呀。
所以說,你把產品做好了,買單的人自然就來了。
反觀那些不敢漲價,在水深火熱中的店,大多是產品不夠好,才如此難受的。
貨好,從來就不愁賣,冷靜下來,看看你的貨夠不夠好。
我是大寬,每天一篇原創文章,解決一個餐飲問題。
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與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張大寬 微 信 個人 ID:BG9FBG,頭條號:張大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