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韓劇,人生不就是一邊喪一邊燃嗎?

2019-08-27     有部電影凌辰

最近,一部新出的冷門韓劇吸引了我的注意。


這部劇,名字很有迷惑性,不知道的還以為又是個瑪麗蘇愛情故事。

但點開看上幾分鐘,就會發現它的視角和風格都很獨特——《愛情適合我的體質》。




它還有個名字叫《浪漫的體質》,看海報配色,確實是非常浪漫。

而且本劇開場第一個鏡頭,也是一股典型的韓式言情風味——

一對青年男女走在林蔭小道上,含情脈脈地互訴衷腸。




不過,看到這先別急著走,因為劇情很快就發生了反轉——

隨著鏡頭漸漸拉遠,我們才發現,原來這齣言情劇是「戲中戲」,漫步的情侶也只是電視里的角色。




而真正的主角,則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這群人:




其中,三名女主都是三十來歲的單身狗,住在同一屋檐下。

在第一集中,導演就通過插敘的方式,給我們呈現了她們各自的一段不幸經歷。




女主真珠,是個文字工作者,剛剛跨過三十歲。

在這個說小不小的年齡,她不僅事業沒混出什麼名堂,還發現自己交往了7年的男票劈腿。

一怒之下,她提出分手,回歸了單身。




沒想到,這個決定讓她時來運轉。

情場失意的下一秒,她就被一個知名作家看中,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編劇助理職位。




但更沒想到的是,這個作家性格乖張,非常難以伺候。

本以為能出人頭地的真珠,不但沒能走上花路,還走上了日日被壓榨的土路,依舊在職場的底層摸爬滾打。




而第二名女主,是真珠的閨蜜韓珠。

韓珠在大學時代曾是「校園女神」,身邊從不缺乏追求者。




但她性格高冷,很少為誰動心。

直到有一天,一個男生忽然跑來詢問她的擇偶標準。




韓珠不明就裡,在追問之下告訴對方,自己喜歡幽默的男人。




得到回覆後,這個男生沒說什麼就轉頭就走掉了。

韓珠也沒再將他放在心上。

但沒想到,他暗自報名了喜劇表演班,勵志讓自己朝著韓珠喜歡的方向發展。




就這樣,他通過一言不發的努力,最終捕獲了韓珠的芳心。

在兩人第一次約會的晚上,他就使出渾身解數,讓韓珠笑了一整晚;

但在交往的第二年,他們因為一時疏忽,毫無計劃地生下了孩子。




同一年裡,他們閃婚,然後又迅速地離婚。

如今,男人成了著名的喜劇演員,韓珠則獨自一人帶著孩子。




劇中的第三名女主,是夢想成為紀錄片導演的恩靜。

她曾經在劇組裡任職,有過一段悲慘的職場經歷,每天忍受著超額的工作量和前輩們的頤指氣使。




她原本相信忍一時風平浪靜,總有一天自己會出人頭地。

但沒想到,出頭的機會還沒等到,先遭遇了上司的性騷擾。




心灰意冷的恩靜離開了劇組,開始創業。

卻也因禍得福,在拍攝作品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完美男票。




兩人琴瑟相和,拍出的作品大獲成功,賺了一筆。

但就在一切眼看著越變越好的時候,男票卻忽然因病去世了。




恩靜無法承受這個打擊,選擇了自殺。

好在弟弟及時發現,才將她救了回來。




此後,真珠和韓珠便借著照顧恩靜的名義,共同住進了她的公寓。

再加上韓珠的兒子和恩靜的弟弟,五個人算是正式開啟了同居生活。




從這樣的劇情設定和前兩集呈現的風格來看,《愛情適合我的體質》雖說是部韓劇,但卻非常帶有日劇的風範。

一方面,劇集極其注重捕捉和描繪那些生活化的細節,並且以女主真珠為主視角,通過大量的獨白和內心思緒,將三個普普通通的三十歲女人帶到我們面前。




這個年齡的女性,與校園裡的青春期少女不同,與初出茅廬的職場小白也不同。

正如劇中的三名女主,由於各自都背負了一段心酸往事,她們對愛情早已失去了粉紅色的幻想,對於自己的工作與事業,也有著更為現實的理解和打算。




所以在劇集開頭,女主在發現男票劈腿後,會幹脆利落地選擇分手。

隨後,她先是買買買,通過消費宣洩了自己的消極情緒;緊接著就將精力投入事業,換了個一直想做的職業,試圖到工作中去尋找自己的價值。




這一連串操作不僅毫不狗血,甚至還可以說有點勵志。

又比如韓珠,在意外生下兒子之後,她慘遭拋棄。

在談判桌上,對方大言不慚卻又足夠坦白地告訴她,之所以提出離婚,是因為這樣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要去「追求幸福」。




韓珠一臉無措,追問道「那我的幸福呢?」

但對方沒有回答她,只是反問了一句「你的幸福,為什麼要問我啊?」




正是這句話,讓韓珠明白了過去的美好時光已經無法追回,每個人最終都只能依靠自己。

於是,她走上了單身母親的職場奮鬥之路。

一邊承受著獨自育兒的辛苦,一邊體會著花樣百出的職場歧視:




劇中對於三十歲女性的職場和情感生活困境的表現,就是這樣細節描繪的寫實風格。

但與此同時,三人雖說備受挫折,也認清了現實,卻並沒有因此就對眼前的生活喪失熱情。




她們仍然選擇在工作中倍加努力,夢想著有一天能做出成績、出人頭地。

比如一直心懷文學夢的女主,就在下班後堅持不懈地「搞副業」,以自己的切身體驗為靈感,完成了一個名叫《到了三十就會好起來》的劇本。




雖然受到作家上司的打壓,但時間長了,她的才華和努力漸漸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

她的劇本也因為被送去參賽,而意外獲得了一名新秀導演的賞識,有意拍成電視劇。

或許這回,女主夢想中的「花路」,是真的離她不遠了。




而除了職場線之外,劇中當然也不會缺少感情線。

正如片名「愛情適合我的體質」所暗示的那樣,女主們雖然都有不幸的情感經歷,但這並不妨礙她們期待遇到下一份愛情。




只不過,和我們印象中的許多韓劇不同,本劇沒有走撩撥少女心的夢幻風,而是選擇了非常生活化的處理方式——

節奏推進得不緊不慢,也沒有什麼灑狗血的瑪麗蘇情節,而是將女主們與他人偶遇、相熟、情感升溫的過程,糅合到她們對生活和愛情的理解中,通過娓娓道來的方式向觀眾講述。




因此,可以想像這部劇的台詞也是一大亮點。

特別是女主的獨白部分,堪稱金句頻出。




很多網友看完後都表示,這些細膩至極的感悟和喪中帶暖的風格,以往我們經常會在日劇中見到,但現在,沒想到韓劇竟然也能玩轉了。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本片的導演和編劇李炳憲。

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還不熟悉,但實力卻不容小覷。

比如今年韓國的現象級電影《極限職業》,就是出自他之手。這部影片上映不到兩個月,就一路狂破記錄,成為韓國影史票房第一,之前咱們在微信里也專門聊過。




還比如著名的《陽光姐妹淘》,是他和導演姜炯哲聯合編劇的作品。

這部電影在豆瓣上近40萬人評分8.8,是很多人心中當之無愧的韓影經典。




不過,李炳憲導演一直活躍在電影領域,在此之前的電視劇作品,比較知名的只有一部迷你網劇《積極的體質》。




儘管涉獵的題材和類型不一而足,但可以看得出來,他非常擅長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從那些看似瑣碎平凡的小事裡,抽離出意味深長的感悟。

同時,再利用小打小鬧的幽默橋段,沖淡作品中的無奈和喪氣,從而達到一種喪中帶暖的治癒效果。




就像本劇中,三名女主雖然張口閉口「生無可戀」、「再也不相信愛情了」;但實際上,她們卻都在用行動努力向前走,不論工作還是愛情,一步步越過挫折,發現新的希望。

正如真珠所寫的那個劇本一樣——到了三十就會好起來,其實並不是生活自己會好起來,而是因為始終沒有放棄,所以即便跌跌撞撞,你也在不斷向想要的幸福靠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OGX1WwBJleJMoPMU5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