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打架中度過」:中國鬥魚,是觀賞魚中的「平頭哥」

2020-02-15   圖釣客

在非洲草原上,有種小動物,一副小身板,頭上戴著一頂「小白帽」,它的座右銘是「一言不合就開打」,連草原雄獅都不怕。人們叫它「平頭哥」,說它的一生不是在打架中就是在打架路上度過的。在中國原生觀賞魚中,也有號稱魚類中的「平頭哥」-它就是中國鬥魚。

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能主動攻擊和撕咬同一魚缸中的任何一種魚,而且同類之間也相互搏鬥。從小水溝一路斗到稻田、池塘、江河,一生就在打鬥中度過。

中國鬥魚作為中國本地原生魚,在觀賞魚界非常火熱受追捧,在國外更是大名鼎鼎,被稱為「中國天堂魚」,外國魚友為什麼喜歡中國鬥魚呢?應該和鬥魚愛斗的天性分不開,外國人想不到這種小魚竟然這樣有個性,他們還注意到中國鬥魚的繁殖方式也非常有趣,竟然是泡巢繁殖的,因為一般的觀賞魚是卵生和卵胎生比較常見,但中國鬥魚的繁殖方式比較有趣。到了繁殖發情期,雄性鬥魚會先用小半天時間製造泡巢,也就是吐出一大堆不破裂的泡泡。將雌性的卵匯聚其中,這是很多小型觀賞魚所沒有的繁殖方法,也是鬥魚愛好者的樂趣之一。在繁殖過程中,公魚會環繞著母魚轉,親密無間。


中國鬥魚


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叉尾鬥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在國外魚友的眼中,中國鬥魚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被稱為天堂魚。


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中國鬥魚。


一、認識中國鬥魚

中國鬥魚簡稱「國斗」,學名叫蓋斑鬥魚,一般指叉尾鬥魚,但不止這一種,外國人稱呼為天堂魚,俗稱土金魚、彭皮婆、兔子魚等。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如龍岩地區叫「呯朋」、「三斑」。陽江地區叫「頻頻屁」,潮汕地區叫「沙蠻」,廣西地區叫「菩薩魚」,廣東叫「龐皮婆」、「彭皮剎」,浙南地區叫「中斑魚」。還有的地方叫「塘頻」、「火燒鰟鮍」。

中國鬥魚是鱸形目,攀鱸亞目,絲足鱸科,鬥魚亞科,鬥魚屬的一種小型中國原生魚。分布於中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淡水流域,色彩艷麗。北方黃河流域、東北地區也有鬥魚分布,叫圓尾鬥魚,顏色不如南方的叉尾鬥魚漂亮。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觀賞魚大多顏色鮮艷。

中國鬥魚體呈長方形,側扁。口裂小有點向上傾斜。背鰭和臀鰭較長,位置上下對稱。腹鰭外側第一鰭條延長成絲狀,這點和所有絲足鱸科魚類一樣。鰭蓋後緣有藍斑。魚體赤褐色。體側有10餘條藍黑色橫紋,橫紋之間略紅。鰓蓋後緣有一綠色圓斑,其周圍鑲有黃邊,眼眶的虹膜呈紅色,四周有金黃色鑲邊。惹人喜愛,也是滅蚊能手,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蟲。中國鬥魚和食蚊魚都是吃蚊蟲幼體的小型魚,但中國鬥魚是原生魚類,食蚊魚是入侵魚類。

中國鬥魚有褶鰓,不怕水體缺氧,是耐低氧的魚類,必要時它可以把小腦袋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同時,中國鬥魚是少有的耐低溫的觀賞魚。水溫只要超過5攝氏度就可以存活,非常適合南北方魚友飼養,且非常皮實,尤其是非常適合養魚新手。


叉尾鬥魚


二、中國鬥魚的種類

「中國鬥魚」中國及東南亞已知的四種屬鬥魚的統稱。中國鬥魚有很多個品種,包括很多培育的新品種,從尾型分辨可分為叉尾和圓尾兩種。一般國外人說到中國鬥魚特指叉尾鬥魚,圓尾鬥魚產於中國北方,叉尾鬥魚產於南方。南方的叉尾鬥魚又分為三種,即紅藍叉尾鬥魚,也就是俗稱的「普叉」;越南黑色叉尾鬥魚,簡稱「越黑」;香港黑色叉尾鬥魚,簡稱「港黑」。


1、叉尾鬥魚

紅藍叉尾鬥魚(普叉)

普叉別名花手巾,彭皮婆,塘金披,三斑,沙蟒,菩薩魚等。分布非常廣泛。


普叉


越南黑叉尾鬥魚(越黑)

又名藍珍珠天堂鳥,分布於越南和廣西與越南邊境,體色主要分紅型和藍型兩種,現在野生的越黑非常稀少,水族市場上絕大部分是人工繁殖的品種。色彩、拉絲和尾展非常漂亮。


越黑


香港黑叉尾鬥魚(港黑)

主要分布於珠江三角洲地區,東到福建西部,北到江西南部,西到廣西南部一帶都有分布。香港黑叉尾鬥魚有15條黑色橫帶,有些是斷續性分布,胸鰭末端第一軟鰭條呈現白色,頭部有斑點,前背部有2到5條狹窄的馬鞍形斑條,主鰓蓋骨上的斑點為藏藍色。


港黑


港黑腮蓋的藏青色斑點


2、圓尾鬥魚

圓尾中國鬥魚,華北淡水原生魚里最美麗的一種。(北方魚長得都太低調)剛安新家,發色還不好,也是今天剛剛開始展尾,稍微露出華麗的造型。性格好鬥,據說放一面鏡子他就會激起鬥志,和鏡子裡的自己打架累死。據說繁殖期會把亂跑的小魚吸進嘴裡,再吐到安全的地方。 ​


圓尾鬥魚


發色後的圓尾鬥魚


三、和中國鬥魚外形接近的魚類

中國鬥魚作為中國原生魚類,雖遠隔萬里,卻能在非洲找到外形非常接近的魚類,個人認為最為接近的是非洲三湖慈鯛,還有東南亞的曼龍魚也比較接近。


羅非魚

羅非魚原產非洲,屬熱帶性魚類,俗稱非洲鯽魚,在外觀上和中國鬥魚的花紋有點接近。


羅非魚


三湖慈鯛

鱸形目,慈鯛科,鯛屬,國內稱為麗魚科。在世界魚類進化史上慈鯛科魚類是進化最為成功的魚種之一,全球都有分布,非洲的三湖慈鯛最為有名。是觀賞魚市場的熱門魚類。


三湖慈鯛


曼龍魚

是絲足鱸科中的小型熱帶觀賞魚。和中國鬥魚一樣能浮出水面換氣,食性雜,性情兇猛,可以和其他性情溫和、體型相仿的熱帶魚混養。分布於馬來半島、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地區。


曼龍魚


泰國鬥魚

中文學名為五彩搏魚,俗稱泰國鬥魚、彩雀魚、暹羅鬥魚、鬥魚、搏魚。主要產自東南亞的泰國,雄魚非常好鬥。屬於鱸形目,攀鱸亞目,鬥魚科,搏魚屬。而中國鬥魚屬於鬥魚屬 。


泰國鬥魚


四、中國鬥魚為什麼好鬥

地球上的物種很多雄性都愛打架,這是因為爭奪領地、食物、配偶等習性決定的,但中國鬥魚卻不一樣,連雌性鬥魚都愛打架。中國鬥魚真的可以稱為「小身板卻蘊藏著大能量」。中國鬥魚領地意識強,所以特別愛打架,2條雄性鬥魚放一起就斗個不停,不死不休。雄性鬥魚有時也會攻擊雌性鬥魚,在繁殖發情期雄性鬥魚因為繁殖的需要會追逐雌鬥魚,這時不會攻擊母魚,但這時的雌性可能會攻擊雄性鬥魚,因為處在發情期的雌性鬥魚領地意識特彆強。還有就是中國鬥魚雌性之間也會打架,只不過不如雄性打的那麼凶。


五、中國鬥魚怎麼養

中國鬥魚單養還是混養的問題

鬥魚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喜歡生活在26℃的水溫,中性的水質,飼養中國鬥魚可以採取單養和混養兩種形式,新手建議單養,單養要用一面玻璃鏡子照著讓它練習和自己斗,便於出狀態。

如果想要挑戰高難度,可以嘗試混養,但混養打架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選擇將2條雄魚放在一個缸里,中間用隔板隔開,那樣它們不但傷害不了對方,還會因為憤怒把魚鰭展開,讓魚友看到鬥魚最美麗的姿態。魚缸選擇最少40公分長的,隔板用買亞克力的,貼上東西不透明的材料。選好過濾器,一邊一個。買黑陶瓷粒做底沙。弄幾個小的杜鵑根做沉木,弄些蜈蚣草、鐵皇冠等水草,如果是冬天就加個加熱棒。最後要在魚缸上加一個網狀蓋子,因為中國鬥魚愛跳缸。


中國鬥魚喂養的問題

當中國鬥魚剛入缸時,先不喂食,讓鬥魚適應一下環境,等待一兩天後再喂食。鬥魚是雜食性魚類,主要以人工飼料和植物性餌料為主,不定時喂一些活性食物,如孑孓、豐年蝦幼蟲、蚯蚓、紅蟲等,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到河裡弄些水蚤做食物。注意下投食頻率,一次不要喂多了,省的魚缸爆藻,加清潔工具魚又會受到鬥魚攻擊。


中國鬥魚繁殖的問題

中國鬥魚體質強健,能耐3℃低溫,冬天不加溫也可以,容易飼養。繁殖也比較容易。繁殖時水溫為28℃,弱酸性清潔軟水,必須有漂浮性水草,最好是用老水養,綠水也成,水色淡茶色的水最好。繁殖時將雌雄魚各一條放入缸中交配,雌魚產卵後要將其撈出,雄魚會守護泡巢中的魚卵直到孵出。孵化魚卵時要特別注意保證水質與水溫。小魚可以平游後投喂豐年蝦,及時將剩餘飼料清除。長至2厘米左右後可以投喂切碎的紅蟲 。


泡巢


幼魚


中國鬥魚發色的問題

中國鬥魚在繁殖期會顯示漂亮的婚姻色,在魚缸中養國斗要出狀態法色好,注意在魚缸三面貼深色背景紙黑色最好,減少光照,多放點水草,這樣發色更好。飼養普叉用黃色的河沙做底,有利色普叉發黃色、藍色的自然體色;養黑叉則用黑色或者深褐色的粗沙和小石利於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