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江河湖泊眾多,從東部平原丘陵到西部高原分為三個階梯狀,多樣性的地理結構產生了很多魚種,這些魚分布在各個水系流域中。如長江、黃河、珠江、遼河等。從南到北由熱帶到高寒呈現豐富的多樣性。有的魚類可以作為原生觀賞魚飼養,有的是當地重要的經濟食用魚種。有的生活在江河溪流,有的生活在地下河溶洞等等不一而足。中國的土著原生魚按目、科、亞科、屬四級劃分,總共分為鱘形目、鯡形目、鮭形目、胡瓜魚目、鰻鱺目、鯉形目、鯰形目、頜針目、鱂形目、刺魚目、合鰓目、鰈形目、鯔形目、鱸形目、鮋形目、魨形目共16目。如我們熟悉的泥鰍它的四級劃分為:鯉形目-鯉亞目-鰍科-花鰍亞科-泥鰍屬。
我國原生土著魚類有東方薄鰍、黃線薄鰍、尖頭高原鰍、多鱗白甲魚、鯿魚、華鰁、黑鰭鰁、潘氏鰍鮀、赤眼鱒、瓦氏雅羅魚、馬口魚、寬鰭鱲、中華細鯽、細鱗鮭、鱖魚、赤眼鱒、銀魚、大鰭鱊、點紋銀鮈、棒花鮈、北鰍等有幾百種。很多魚種是特定水系中才能生存,南北方魚類差別比較大,我國原生觀賞魚多產於南方,如唐魚、雷龍魚、鰟鮍、馬口鱲等。
不同水系有不同的特色魚種,如黃河的黃河鯉魚、川陝哲羅鮭等。長江上游也有珍稀特有魚類,如雲南光唇魚、四川白甲魚、近紅鮊、墨頭魚、滇池銀白魚、金線魚、雲南盤鮈、西昌白魚、岩原鯉、圓口銅魚、長鰭吻鮈、異鰾鰍鮀、長薄鰍、四川華吸鰍、宜賓鯝、壯體鮡、中華倒刺䰾、昆明裂腹魚以及大鯢。
西南的河流原生魚最有特色,如南盤江、紅水河、瀾滄江,這些河流的魚類很多釣魚的人都不熟悉。如瓣結魚、桂華鯪、卷口魚、光唇魚。西南地區䰾一類的魚最多,如四方䰾、金線䰾、方口䰾、二須䰾、中國結魚等。
主要江河都有標誌性魚種,如長江的江豚,黃河的蘭州鯰,珠江的鯪魚,黑龍江的達氏鰉,淮河的三角帆蚌,遼河的松江鱸,雅魯藏布江的異齒裂腹魚,瀾滄江的絲尾鱯,怒江的貢山裂腹魚,額爾齊斯河的哲羅鮭等等不一而足。
由於篇幅的原因,先來介紹下部分土著原生魚。接下來還會有中國野生魚介紹之二。
1、白甲魚
俗稱白甲、圓頭魚、多鱗魚。為鯉形目,鯉科,鯉亞科,白甲魚屬魚類,主要分布於長江水系的幹流及支流,具有半洄遊的習性,屬於江河流域中生活的底棲性魚,生活在急流、底多礫石的江段,刮食藻類,以硅藻、綠藻為主,為產區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
白甲魚
2、斑鱧
鱸形目,攀鱸亞目,鱧科,鱧屬。俗稱柴魚、財魚、文魚、生魚等。與烏鱧、月鱧、南鱧同屬不同種,形態、習性均極相似。背鰭起點均在腹鰭基上方,尾鰭有2到3條弧形橫斑。
斑鱧
3、棒花魚
別名爬虎魚、沙錘、花里棒子。體粗壯,鼻孔前方下陷,唇厚,上唇的褶皺不顯著;下唇側葉光滑。側線鱗35至39片。生殖時期雄魚胸鰭及頭部均有珠星,各鰭延長。
棒花魚
4、大鱗副泥鰍
鯉形目,鰍科,副泥鰍屬。分布於四川、浙江、台灣、遼寧、黑龍江等地。體近圓筒形,頭較短。口下位,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無刺。鰓孔小。頭部無鱗,體鱗較泥鰍為大。側線完全。須5對。
大鱗副泥鰍
5、異鱲
鯉科異鱲屬的一種魚類。別稱棱鱲、斑尾赤梢魚。分布於元江水系、珠江水系的東江和北江下游、海南島等,主要生活于山溪小支流。
異鱲
6、長鰭鱲
條紋的是長鰭鱲,胸鰭長度可超過腹鰭;斑塊的平頜鱲,胸鰭不超過腹鰭。寬鰭鰭是以前的叫法,現分為條紋種和斑塊種。現在稱前者為長鰭馬口鱲,後者為平頜鱲。
長鰭鱲
7、鰟鮍
鯉科鰟鮍屬的一種魚類。體扁薄,呈卵圓形。口角無須。下咽齒l行,齒面平滑。側線不完全,僅在前面4到6片鱗上具有側線孔。是中國原生觀賞魚之一。
鰟鮍
8、光唇魚
鯉形目,鯉科,䰾亞科,光唇魚屬。俗稱溪石斑魚,羅絲魚。體細長,側扁,頭後背部稍隆起,腹部圓而呈淺弧形。頭中等大,側扁,前端略尖。
光唇魚
9、鱊
鯉科鱊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長江、瀾滄江水系。體側扁,輪廓呈長卵形。口亞下位,呈馬蹄形。口角具須1對。側線完全。
鱊
10、後背鱸鯉
瀾滄江和怒江部分江段及其支流特有魚類,地方名叫花魚。主要形態特徵是背鰭後位, 吻部及口裂較寬, 觸鬚發達, 體色和斑紋較淡且散亂不成行。食性為肉食。因其體色金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屬於產地的經濟魚類之一,深受當地群眾的青睞。
後背鱸鯉
11、厚唇原吸鰍(瑤山鰍)
為平鰭鰍科原吸鰍屬的一種魚類。於1980年在廣西大瑤山發現,當時分類在原吸鰍屬下。該鰍屬為平鰭鰍科瑤山鰍屬的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體長,圓筒形,尾柄稍側扁。頭較低,吻部圓鈍,邊緣較薄,吻長大於眼後頭長。口下位,弧形,較寬,略小於頭寬的1/3。唇肉質,較肥厚,上唇無明顯乳突,下唇側後肥大,突出。
瑤山鰍
12、華鰁
鯉形目,鯉科,鰁屬。分布極廣,除西北高原的部分地區外,幾乎遍布中國各主要水系,在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均有分布。為江河、湖泊中常見魚類,一般生活在水流緩慢的中下層水體,用下頜刮食附著在礫石上的底棲無脊椎動物、著生藻類及植物碎屑。最大個體能長至20厘米。
華鰁
13、黃黝魚
黃黝魚為塘鱧科魚類。俗名黃肚魚、黃麻嫩。主要生活於江河、湖泊、塘以及庫等緩流多水草處,是草缸中的懸浮高手。
黃黝魚
14、巨魾
又稱老鷹坦克、坦克鴨嘴、老鷹鴨嘴、木瓜魚,為鯰形目,鮡科,魾屬一種熱帶淡水魚類。巨魾分布於中國的瀾滄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恆河等流域,體型巨大,外貌奇特,原產地為著名的游釣魚類及食用魚,同時可作為觀賞魚。
巨魾
15、卷口魚
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卷口魚屬。俗稱嘉魚、老鼠魚、鼠頭魚。英文名:Ratmouth barbel 。屬於定居性魚類,生活於河床寬闊、流速大、江中多深潭、水質清澈的石底深水河段以及通泉水的石洞中。最大個體2斤以上,肉味鮮美。
卷口魚
16、寮國紋胸
分布於雲南瀾滄江等流域,體黑色,體側中央具一條淡黃色縱紋,體長可達10cm,棲息在水流快速的溪流、瀑布區,以水生昆蟲為食。
紋胸
17、小鰾鮈
鯉科,小鰾鮈屬的一種小型魚類。體圓筒形,尾部側扁。口角須1對。臀鰭無硬刺,分枝鰭條6根。背鰭無硬刺,起點距吻端較其基底後端距尾鰭基為近,體長可達6.2厘米。
小鰾鮈
18、麥穗魚
鯉亞目,鯉科,鮈亞科,麥穗魚屬的一種魚類。亞洲的原住民,但因引入歐洲而成為了當地的入侵物種。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
麥穗魚
19、湄公雙孔魚
俗名青苔鼠,著名的草缸工具魚。為食藻鰍科。湄公雙孔魚體延長,側扁,背緣及腹緣平直。頭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側位,眼前線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馬蹄形。須5對。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側線不明顯,體側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數列明顯的縱走黑色斑塊,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基部上方具有一明顯黑點。
青苔鼠
20、擬腹吸鰍
腹吸鰍科擬腹吸鰍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閩江和甌江水系山溪激流多礫砂石的溪流、江河中。
擬腹吸鰍
21、泉水魚
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泉水魚屬的一種魚類。俗稱泉水魚、油魚。泉水魚是中國特有的物種。體較長,前部圓,後部稍側扁,腹前部較平,頭的背部成弧形。
泉水魚
22、似鮈
鯉科,似鮈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長江、珠江、閩江、錢塘江、靈江、黃河、淮河等水系。棲息在江河底部,在泥沙中尋找食物。
似鮈
23、四川華吸鰍
為平鰭鰍科,華吸鰍屬的魚類。在中國,分布於長江上游各支流等,主要棲息于山溪激流環境。
四川華吸鰍
24、四川裂腹魚
鯉科魚類。體長,稍側扁。頭錐形。分布下長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礱江水系。屬於淡水魚。喜在流水湍急的峽谷江段生活。主食水生昆蟲幼蟲等。最大個體近50厘米。
四川裂腹魚
25、條紋小䰾
鯉科,小䰾屬的一種魚類。別名條紋二須䰾、黃金條、五線小䰾、半間鯽 、班星魚、南瓜子、紅眼圈。香港叫五線無須䰾。分布在中國大陸及台灣西部各平原間的水溝或小溪,是香港地區常見的原生淡水魚之一。
條紋小䰾
26、土鲶魚
即本地鲶魚,俗稱塘角魚。體長,後部側扁。頭平扁。口大,口裂未端止於眼前緣的下方。下頜突出,上下頜具細齒。成魚須2對,1須達到胸鰭未端。胸鰭刺前緣鋸齒明顯。臀鰭基部甚長,鰭條數目多。尾鰭小,微內凹,上下葉等長。兩腮長有長須。肉食性,多為野生。
塘角魚
27、蝦虎魚
為蝦虎魚科各蝦虎魚種類的統稱,分布非常廣泛。身材短小,僅有幾厘米長,已知的種類達到2100多種。是我國原生觀賞魚中的一個大類,中國是淡水蝦虎魚品種最多的國家。
蝦虎魚
28、岩原鯉
鯉科原鯉屬魚類,俗名水子、黑鯉魚、岩鯉、墨鯉,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在長江上游漁業中,經濟價值較高。產量不高,但它具有體腔小,肉原質嫩,味鮮美等優點,為人們所喜愛的上等經濟魚類。
岩原鯉
29、隱鰭鲶
鯰形目鲶科的一屬魚類。有以下種類:阿富汗隱鰭鲶、貝氏隱鰭鲶、越南隱鰭鲶、弗氏隱鰭鲶、恆河隱鰭鲶、吉氏隱鰭鲶、托倫隱鰭鲶、印度隱鰭鲶。
隱鰭鲶
30、長薄鰍
鯉形目鰍科薄鰍屬的魚類,俗名薄花鰍、紅沙鰍鑽等,是中國的特有物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上游干支流及其附屬水域,一般棲息於江河底層。
長薄鰍
31、長絲黑鮡
體長形,側扁,背側窄而頭軀腹面寬平。頭側扁,骨嵴蒙薄皮。吻鈍,較眼徑長。眼大。鼻孔間有短須;上頜須達胸鰭基且內緣具皮膜。唇後有橫列4根下頦須。體暗黃灰色,尾鰭淡折其他鰭末端黑。
長絲黑鮡
32、浙江原纓口鰍
平鰭鰍科。頭部平扁,尾部稍側扁,尾柄長與尾柄高相等。吻很長,吻褶分成3葉。具須3對。下唇具有小乳突,中部邊緣僅有4個分葉小乳突。鰓裂下端延伸到頭部腹面。胸鰭、腹鰭平展。尾鰭近截形。體被蟲蝕形的斑紋。
原纓口鰍
33、中國少鱗鱖
鮨科少鱗鱖屬的一個物種。體側扁背緣呈弧形,腹部略平緩。上下頜略相等或下頜稍突出。兩領、犁廿和齶骨為絨狀牙帶,無大型錐狀牙。為中國特有物種。
少鱗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