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太極,上漾太極!點擊右上角處「關注」,關注我們!
太極拳的中定功夫全在於腰胯,能松腰落胯,則能氣沉入地,兩足有力,下盤穩固,上輕下重,穩重如山。太極拳的虛實轉換全在於腰胯,旋腰轉胯,松腰落胯,即可調節虛實,化發自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太極拳懂勁的功夫也就是腰胯的功夫。故拳經云:「有不得機不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因為胯為大腿的根部,人的上體重量全部落在胯上,人要站立行走,負重等,因此胯關節特彆強大結實。要把胯鬆開,確實不易。有很多人練拳幾十年,胯還是沒有鬆開。
有人以為壓腿、劈叉就能把胯鬆開,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松胯是一項難度很大的系統工程,非功久不能。平日行拳走架,推手,站樁,要注意松沉,意念多灌注於胯的放鬆,久而久之,胯關節自會鬆開。一旦胯鬆開了,內氣即可從兩條腿到達湧泉穴,即可松沉入地,落地生根。
腰胯問題是練習太極拳的重點,也是太極拳的難點。希望有志於練習太極功夫者能多在腰胯上下功夫。練拳時,松腰落胯,圓襠扣膝,旋腰轉胯,帶動四肢。以意領氣,以氣運身,以內帶外,周身一家。
胯氣圈之氣上行至腰,帶脈鼓脹,胸腹摺疊,形成「腰氣圈」。腰氣圈之氣沿脊柱上行至兩肩,形成「肩氣圈」。「肩氣圈」之氣再繼續運行,至兩臂及雙手,達於指尖。這樣,「三盤氣圈」都形成後,就可以逐步打通大小周天,就可做到「氣遍身軀不稍滯」了。
文章整理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僅供豐富拳友太極知識,參考學習之用,若是拳友已有明師指導或者自有練習體系,不必依文全改,擇其優點參考學習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xdStG4BMH2_cNUgod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