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養生的關鍵:請注意時間

2020-01-02     漾太極

學太極,上漾太極!點擊右上角處「關注」,關注我們!

太極拳是以太極陰陽為理論依據,以中醫經絡,骨骼學說為生理依據,能通經絡,旺氣血。是世界上唯一能將氣功、武術、體操、哲學、藝術、文化、技擊、健身等融為一體的智慧運動,其養生功效最完美、最顯著。

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心、意、氣、形、神的鍛鍊,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是全球習練人數超過4.5億的有氧健康運動,被美國《時代周刊》比喻為世界上最完美運動。

每天練拳一個小時是底限

自主神經(又稱植物神經、自律神經、內臟神經)系統是整個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支配那些在功能上不受意志控制的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神經。

自主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部分。交感神經可以動員機體許多器官的潛在功能以適應環境的急變,副交感神經的活動主要在於保護機體、修整恢復和積蓄能量。

大部分器官的神經支配都是由交感、副交感神經這對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相互作用所維持和調節的,任何一方面的太過或不足均可引起機體的功能失調。

只要達到保護機體、修整恢復和積蓄能量,就能讓身體健康。現代人的思維活動激烈,交感神經興奮太過,需要副交感神經增加工作量。

為什麼說時間是關鍵?

支配內臟器官的植物神經傳導速度較慢,並且經過的突觸聯繫多,這些均構成了內臟器官自身的生理惰性。

內臟和所有腺體的工作又都是依靠微循環的工作,例如腎臟的工作單位是腎小球,腎小球就是由無數動、靜脈毛細血管網組成的微循環系統,由於這些毛細血管直徑只有頭髮的20分之一,極細,血流速度極慢,只有 0.4毫米/秒。

所以說,沒有一定的時間,各種內分泌系統和其它免疫系統就無法達到工作狀態。即時間短了,人體內臟器官不可能得到保護和修復。

太極拳練功的具體的時間應該是多少?

目前沒有發現副交感神經系統從抑制狀態轉換到興奮狀態所需要時間的實驗數據,只能靠經驗數據推斷出這個時間。參考我國歷史悠久的養生實踐及中醫理論,附之國外的養生方法,完全可以推斷出可以信賴的數據。

佛家打坐每天半小時,有功夫者以2~4小時為度;中醫針灸留針時間在30分鐘左右,一般為20~30分;各種氣功站樁30分鐘~3小時;瑜伽蓮花座時間5小時。

太極拳傳統內家拳練功對初學者要求是最短的時間為半小時,有功力者是2~9小時之間,綜上各類練功時間的數據,可以看出真正讓副交感神經系統工作並獲益的時間應該是半小時以上,並且時間長收益多。

氣功前輩經常講:「20分鐘入藥」,也就是說低於20分鐘的入靜時間,副交感神經系統以及相應的臟器、腺體、內分泌、免疫系統等的微循環系統都還沒有開始工作。假如某人的始動調節時間是20分鐘,他太極拳的練功時間是半小時,他的身體臟器只得到了10分鐘的保護和修復。

當然隨著長期的訓練,始動調節時間會逐漸縮短。

小編覺得,太極拳練功時間(必須連續不間斷,太極拳習慣稱之為「不斷氣」)最短半小時,1小時左右為宜。


文章整理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僅供豐富拳友太極知識,參考學習之用,若是拳友已有明師指導或者自有練習體系,不必依文全改,擇其優點參考學習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F4ld28BMH2_cNUgsn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