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息肉,一般指人體上長出來的多餘的肉,鼻子、喉嚨、腸道等部位都可能長出息肉。其中,有些息肉不會對人體產生太多影響,但有些息肉如果放任不管,就有癌變的風險,尤其是結腸息肉。那麼,結腸息肉發生到底是怎麼回事?
結腸息肉發生有什麼症狀?
結腸息肉是人體最為常見的息肉,比如,痔瘡就是由結腸息肉發展來的。結腸息肉發生通常有以下表現:
腹痛
部分患者出現結腸道息肉時,腹部會產生悶脹不適的情況,還可能感到隱隱作痛。
便秘
多數便秘是由於腸道疾病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結腸息肉所致。因此,如果自身有便秘現象,就要多注意身體狀況。
便血
結腸息肉如果發生,還可能表現出便血的症狀,這是因為結腸息肉會對結腸組織造成刺激,進而引起炎症發生,導致便血。
結腸息肉有一定的癌變幾率。雖然一般而言,不是所有的結腸息肉都會癌變,但如果結腸息肉長時間都得不到治療和改善,就容易轉化成癌症。特別是腺瘤性的息肉,癌變可能性較高。此外,息肉癌變也與人的年齡和息肉大小、數量相關。如果腸息肉數量不斷增加,就要警惕是否發生癌變。
什麼原因會誘髮結腸息肉?
1、病毒感染
相關臨床資料顯示,有八成左右的結腸息肉患者是因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所以,病毒感染是誘髮結腸息肉的重要原因。
2、飲食不當
日常生活中如果飲食不健康,比如,經常食用腌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就容易形成腺瘤性息肉。因此,平時需注意合理飲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粗糧等。
3、排便不及時
排便不及時也容易導致結腸息肉發生。比如,自身如果存在憋大便或便秘的情況,就可能使糞便不斷堆積在腸道內,進而刺激腸道粘膜上皮,促使腸道粘膜受損,引髮結腸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