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服務能力
2019年,香港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而新加坡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是全球綜合實力最強的國際航運中心。兩地均設有全球主要的銀行機構分支,提供專業銀行服務並提供包括粵語、普通話、英語在內的交流服務。
評價:兩地的金融服務實力相當。
2
地理位置和區位情況
香港:規劃於我國粵港澳大灣區,距離廣州深圳一小時內交通距離。作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為全世界境外人民幣提供結算服務。同時深圳和廣州鄰近香港,為香港提供金融後援服務,香港很多銀行可以在深圳和廣州結算。香港還是發展金融科技的理想之地,去年對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資超過5億美元, 並已發出第一批虛擬銀行的牌照,助力香港普惠金融。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距離大陸幾個小時飛機時長,位於」一帶一路」沿線,電商、港口、建築、海洋石油、航運業擁有巨大項目機會。
評價:地理位置上香港更接近中國大陸,兩地側重發展領域有差異。
3
開戶地區政策協議
香港:已與內地簽署了稅務稽查協議(CRS協議)。
新加坡:與內地雖然簽署了稅務稽查協議但還未實際落地,信息暫時不會交換回大陸。
評價:這一點是CRS政策上的區別。
4
開戶形勢
香港:基於國際反洗錢政策的深化以及銀行內「殭屍戶」大量增多所帶來的管理成本浪費和金融風險,香港銀行目前有帳戶收緊的趨勢,對新帳戶和現有帳戶有嚴格的風險控制。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目前仍然採取相對寬鬆的政策,同時新加坡銀行受金融管理局嚴格監管,對於風險管控把控嚴格。
評價:目前新加坡開戶形勢較為明朗。
5
開戶資料要求
新加坡:提供真實、有效、充分的證件和業務合同即可。
香港:現在很多香港銀行除了上述資料,還要求提供業務關聯的中國大陸公司證照、銀行流水、法人個人銀行流水、社保清單等等。
評價:對於開戶資料,香港銀行和新加坡銀行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唯一區別就是在某些細節要求上新加坡可能會更寬鬆,但是對董事的背景資料會更願意深入了解。
6
開戶時間
香港:一般情況下,在遞交申請後,大約15-30個工作日香港銀行會以郵件或信函方式通知申請人,告知香港銀行帳戶是否開立成功。但由於現實香港銀行開戶審核較為嚴格,並且對戰爭及制裁國家較為敏感。為了防範虛假開戶資料的問題,銀行會不斷加強對客戶的審查力度。從去年8月份開始新開帳戶審查時間延長到3-4個月。
新加坡:由於新加坡是政治中立,與香港的銀行對比,在新加坡銀行審查範疇中,屬於高風險和脆弱國家的數量較少,新加坡金融機構的服務更開放、更具兼容性。一般來說從客戶遞交開戶資料給銀行經理預審、預約面簽時間到成功開通銀行帳戶大概需要2周左右。
總結:新加坡銀行對於客戶的敏感資料的審查範圍會比香港銀行少,開戶的時間相對較短,流程亦相對簡單。
7
帳戶資金要求
新加坡:不同銀行要求不同,以新加坡三大本地銀行為例,對於帳戶的最低存款要求為新幣帳戶1000新幣,美金帳戶3000美金。
香港:通常帳戶最低存款要求為5萬港幣以上。有些銀行要求更加高額,達到50萬到100萬港幣。
評價:香港帳戶資金要求較高。
8
開戶便利程度
新加坡:公司董事必須親自前往新加坡,但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大華銀行以及馬來西亞興業銀行目前支持在國內見證開戶。
香港:大部分銀行僅支持本地開戶,滙豐銀行目前在北京、上海可見證開戶,花旗銀行也支持在國內見證開戶。
評價:新加坡可選擇國內開戶銀行較多,但珠三角地區香港開戶更便利。
9
帳戶後續維護
香港:
香港銀行一般會要求帳戶最低存款為5萬港幣,某些銀行甚至要求更高,達到50萬-100萬港幣。
開戶成功後,建議在60天內存錢到帳戶上激活帳戶。保持每個月登陸網銀,列印月結單,以保持帳戶活躍度,避免帳戶因長期不使用而導致銀行要求重新存錢激活帳戶或銷戶。
有業務發生、名下有銀行帳戶在正常使用而且已經到帳期的香港公司必須安排專業的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在銀行要求查閱相關報告時儘快提供。如果企業有正常經營但是沒有進行審計年審,銀行會懷疑公司進行不法運營,隨時有可能把帳號關停。
新加坡:
開戶成功後銀行會發送相關郵件到開戶時預留的郵箱中,將郵件回執及時郵寄給銀行就能正式激活帳戶。
日常需要保留好銀行月結單及水單、公司各項開支票據,以備銀行對大額流水查驗。
公司如果有更改股東、更改公司名稱、增加註冊資本的行為,必須將會議記錄及會計師簽署的文件一併提交銀行(如果在銀行有留簽字印的,更改公司名稱後簽字印也一併提交銀行)。
註冊超過一年的公司,必須提交年報、會議記錄及會計師簽署的文件給銀行。
不同的銀行對於銀行帳戶首筆存款的要求不一樣。
評論:新加坡銀行對帳戶門檻的存款較為多樣化,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開戶銀行。
其實,香港銀行開戶與新加坡銀行開戶各有優缺點,企業可以綜合各方面的考慮,選擇合適的銀行開戶,為企業開展國際業務提供便利化!
註:本平台摘錄或轉載於第三方的信息(包括文章、圖片等)會標明作品來源和作者,無法查明作者的,將標明獲取途徑,如權利人認為內容侵犯其著作權,請書面告知,本平台將及時審查並刪除被侵權的內容。其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需轉載本平台內容,請註明信息來源。免責聲明:政策隨時變化,注意文章時效性,本文刊載所有內容僅供提供信息交流和業務探討而非提供法律建議目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監管機構的立場和觀點。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真實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