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曲目,會讓你一哼就悶酒,未語淚流?
無數次,在凌晨,把一首《K歌之王》的伴唱開到最大聲。
從暗戀對象的偏執莽撞,到《十年》之後揮手再見。
恍然發覺,我們的單曲循環,總有一首屬於陳奕迅。
1974年,陳奕迅在香港出生。
最初,他以為所謂穩妥的一生,是像父親一樣當體面的公務員。
後來,陳奕迅考入金斯頓大學,在英國留學,讀建築專業。
一眼望得到頭的人生,被父母規劃得明明白白。
但是,陳奕迅自己呢?
他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建築行業,反而對輔修的音樂十分感興趣。
可能真的是天賦所在:
陳奕迅僅僅是利用業餘時間學聲樂,就順利地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拿到了最高級別的聲樂證書。
21歲那年,那個曾與父親打賭,三年一定在音樂界混出成績的男孩,果然說到做到。
在TVB舉辦的第14屆新秀歌唱大賽中得了冠軍,正式出道。
1996年,陳奕迅便推出了首張同名專輯《陳奕迅》。
了解時代漩渦的明白人,都感慨陳奕迅的幸運。
因為此時的香港娛樂行業,正在走下坡路。
僅時隔一年,同樣的獎項冠軍,幾年才有機會出單人唱片。
在香港唱演時代由盛轉衰的時代,傻小子陳奕迅搭上了末班車。
都說,陳奕迅運氣好,老天爺都賞飯他吃。
實際上,被傳「好運」的陳奕迅,也曾有低潮。
陳奕迅的外在形象並算不上好。
若以貌取才,陳奕迅鐵定不在前列。
那時,陳奕迅簽約公司的高管,一度將他派遣到台灣,做國語唱片。
陳奕迅,不僅面對著人生地不熟,從小有名氣到無人問津的慘狀。
更為尷尬的是,可陳奕迅根本不會說普通話和台語。
只會說簡單的「你好」、「謝謝」,連日常的溝通水平達不到。
可能是因為熱愛音樂,也可能是源於想要從事這一行業的信仰。
陳奕迅挺過來了。
2003年,陳奕迅成為第二個拿到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的香港歌手。
他用豁達的態度證明:再苦再甜,再難再辛酸,都會過去。
如果有人問:怎麼說「我愛你」?
陳奕迅的歌或許能夠給你答案。
或是深情款款:
「愛情不停站,想開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
或是卑微難耐:
「原諒我不再送花,傷口應要結巴,花瓣鋪滿心裡墳場才害怕。」
或是一針見血: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或是撕裂心扉: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陳奕迅的歌里,藏著每個人的青春。
年少不懂陳奕迅,回首已是曲中人。
那些混著歌的情緒,被在KTV嗨的我們一口苦酒悶下。
怪不得有人會說:一生,一定要聽一次陳奕迅的演唱會。
對於歌迷來說,陳奕迅早已經不是偶像,更像是記憶的開關,一開便泄不住洪。
林夕給予陳奕迅的評價很高:
「如今的香港樂壇有巨星的話,那個人只會是陳奕迅。」
陳奕迅本人不太喜歡被眾人冠名「情歌之王」的稱號。
他很謙遜地看待「封神」的字眼。
在陳奕迅看來,張國榮等人才是時代的大家。
他也曾笑談:「我最近想到,大家可以叫我吹歌之神,或者善變之王。因為人不能活在同一個狀態里,不然很快就進棺材了。」
有段時間,陳奕迅因情歌全國巡演,有過消極期。
他頹,稱:累覺不愛。
卻也能很快原地復活,說自己還有熱情。
他自嘲自己的情緒太善變。
我們更情願說,那是治癒。
音樂治癒了他,他的歌治癒了曾經的我們。
有人說,陳奕迅有點怪。
還有人說,陳奕迅太耿直。
這,都是真的。
不再年輕的陳奕迅,一直保持真性情,高興就大笑到咧牙,悲傷就流淚到滿面。
此前陳奕迅,參加綜藝《中國新歌聲》,擔任點評導師。
被邀請了好幾期,都因為排期沒有去。
那年正好趕上沒有巡迴演唱會的空檔,他就去見識一下「導師的滋味」。
他笑稱:順便看看是不是和網絡上說的,有很多黑幕。
後來,在一檔對話節目,他真的直接說起節目為了營造戲劇性的「黑幕橋段」。
導演為了讓挑選學員更有戲劇性,在學員已經被劉歡選了的情況下,希望陳奕迅和那英也拍鍵。
「導師搶學員」會更有看頭,但陳奕迅覺得這個學員還不算特別達到自己的要求,便一臉糾結,最終也沒有下手。
搞怪的陳奕迅,分明是有綜藝感的。
但在刻意的「戲劇」音樂點評綜藝中,陳奕迅明顯不是為了衝突違背想法這一掛的人。
因為,他有著自己對音樂的堅持。
知世故而不世故,這就是陳奕迅。
陳奕迅,沒有偶像包袱。
發微博視頻,他不走尋常路,模仿鴨子走路。
與其說他是香港歌神,不如說他似一個耍寶的「老頑童」。
雖然,他耍寶,他搞笑,但他對音樂的態度虔誠且凝重。
只要一拿起麥克風,就會立刻進入「忘我」沉浸式的狀態。
有次,他在演唱《愛情轉移》時,因為太激動,忘詞了。
他雙膝跪地和歌迷道歉:「對不起大家」。
後來他回應說:「面對這麼多支持自己的歌迷,還有為自己創作歌詞的林夕,我只想表示自己誠摯的歉意。」
他會淚流滿面,旁若無人地沉浸在音樂里;
他曾經為了調整歌詞里一兩個字的發音,而苦苦研究。
於陳奕迅而言,音樂與生命無異。
還有次,陳奕迅在演唱會上唱《人來人往》,眼泛淚花。
到最後,他激動得雙手握拳,大喊:我終於沒有唱錯歌詞了。
至情至性,怪不得有人說:「歌神有很多,陳奕迅只有一個。」
陳奕迅有很多傳唱率很高的代表作:
《十年》《K歌之王》《富士山下》《人來人往》《我的快樂時代》《明年今日》……
少有人斟酌的是:這些歌的詞都出自林夕之手。
曾經有人問林夕,為什麼喜歡給陳奕迅寫詞?
「因為陳奕迅唱歌用的不是技巧,而是感情。」
陳式情歌,最為戳心。
聽他唱《十年》,我們柔腸百結;
聽他唱《K歌之王》,我們悵然若失;
聽他唱《富士山下》,我們感慨萬千;
聽他唱《人來人往》,我們淚流滿面。
說不清是林夕的詞成就了陳奕迅,還是陳奕迅的唱功成就了林夕的遣詞造句。
莫不過是,兩個追求極致的人,恰恰相遇。
最終讓陳奕迅用他那帶有些沙啞的聲調,悶聲的嘶吼,唱著獨屬於我們的歌。
很多不追星的人,心中都有個男神叫:陳奕迅。
陳奕迅身上有很多稱號:Eason、陳醫生、陳奕迅陳所長……
令人啼笑皆非地還有個名字:「熱情粉絲陳先生」。
說起名稱的來源,也是分外搞笑。
陳奕迅很愛去聽演唱會。之前,他去麥當娜演唱會,被當作「熱情歌迷」請上了台。
網友笑噴:「熱情粉絲陳先生中獎上台」。
比起現在,粉絲稱偶像:「歐巴」、「我愛豆」。
陳奕迅的粉絲,可不慣著他,都叫他 「胖陳」。
現在流量歌手太多,「真歌手」太少。
如果有新生代粉絲團,若質疑「胖陳」作為歌手的數據不夠好看。
可想而知,又將有多少「夕陽紅粉絲團」即將出征打榜。
熱氣騰騰的「胖陳」的歌,也曾構建了我們的青春,不接受質疑。
出道24年,從不以帥取勝的陳奕迅;
那個髮際線很高,有點小肚腩的陳胖子。
45歲,生日快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