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孩被車碾壓:保證孩子安全離不開這兩點教育,你還不教嗎?

2019-09-27     朴貨研究所Robin

國慶小長假就要來了,很多爸媽都會帶著孩子出遊或者走親訪友,這個時期正是兒童走失或者受傷的高發時期,不少小朋友「跑單」消失在父母的視線里:

7月22日,蘇州一個5歲小女孩拖著紙箱子,在家門口的巷子裡玩耍。大概是為了「躲貓貓」,在玩兒的時候,她把紙箱子放倒,自己鑽了進去。而汽車司機並沒有看到小女孩,只看到紙箱子就迎面駛來,莫不是有人發現拍打車窗,小女孩早已離開了我們。

8月2日,湖北十堰一名8歲的小男孩和媽媽及友人一起到四川海螺溝景區遊玩,在遊玩過程中與媽媽失聯,至今下落不明。其中,新聞里我們可以注意到景區里明明拉了兩條警戒線,並設有「禁止穿越警戒線」的警示牌,孩子卻直接無視,越過警戒線去撿石頭!而孩子媽媽見警戒線處無人看管,也沒有及時阻止孩子,直接導致這場悲劇的發生!

顯然,以上兩則新聞都是由於小朋友漠視規則以及家長看護不利造成的!羅曼·羅蘭曾說:「世界因有規則而美麗」,殊不知規則是防止事故發生和危險降臨的有效手段,是家長給孩子武裝上的保護色。如果你不守規則,就是拿孩子的命開玩笑!在這裡,朴貨君獻上一份安全錦囊,教授大家這常見的3種危險意外!雖然安全教育方面的科普,朴貨君之前已經寫過好多篇,可是仍有很多家長在漠視規則,愛他,就請遵守社會人的責任,扛起為人父母的責任!

過馬路

馬路上的意外說來就來,它會無情地吞噬孩子的生命。



橫衝直撞


追逐打鬧



過馬路不仔細觀察

還有很多視頻,甚至每天都在上演這一出出悲劇!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報告指出,道路交通死亡人數繼續攀升,每年死亡 135 萬人。報告中強調,道路交通傷害如今成為全球5至14 歲兒童「第一大殺手」。在我國,交通事故傷害同樣是1-14歲未成年人傷亡的重要死因之一。


在當前複雜的道路交通環境下,孩子們須懂得步行出行的交通規則和要求刻不容緩!

過馬路不要分心,提醒你身邊正在看手機的家長和朋友,隨時留意周邊車輛。

十字路口即便有警察叔叔也須提高警惕,過馬路要自覺遵守信號燈指示。

經過沒有人行橫道或無信號燈的路口時,記住一個準則:先左看、再又看,左邊車停後,再留意後方轉彎的車輛,確認沒車後,再過街。

在馬路上行走,請靠近路邊,儘量逆著車流走,以便看到迎來車輛,也有助於司機注意到你。

道路不是遊樂場,過馬路時請勿嬉戲、追逐打鬧

在黑暗或弱光環境下行走,儘量穿亮色衣服或反光背心,讓司機能第一時間留意到你。

溺水



溺水是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內後,引起人體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據國家衛計委和公安部的統計,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0到14歲的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兒童就多達2萬名。

2017年6月,芬蘭一名5歲的男孩在泳池溺水,雖然周圍有多人在場,但一直到他浮在水面失去意識,也沒有人察覺有異樣。幸好有一名經過的游泳者發現問題,才緊急救助挽回男孩生命。



對很多人而言,防止兒童溺水的直接辦法就是遠離江河湖泊,因為這些區域水況不明、管理困難,並不具備穩定的游泳條件。

河湖自然危險,但想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

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合曆年統計資料指出的溺水高危場所可以看到,1歲至4歲兒童主要為臉盆、浴盆/浴缸和室內水缸,5歲至9歲兒童則為水渠、池塘和水庫,10歲以上兒童的溺水高危地點為池塘、江河和湖泊。

因此學會自救,遠離危險區勢在必得!

首先保持冷靜,堅信水的浮力不會讓自己下沉;

然後頭往後仰,讓嘴鼻露出水面,呈現仰泳姿態;

最後深吸氣,淺吐氣,保持浮力後呼救。

親近動物



相信很多家長都喜歡帶寶寶去動物園,園子裡面各式各樣的動物不僅讓寶寶歡喜不已,還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同時還能培養寶寶同情心,一舉三得,但是動物園安全隱患多!

就在前幾年,加拿大曾發生過一起海獅襲擊事件。有個小女孩去海洋館玩,背對著坐在碼頭,有一隻海獅突然游過來並一口咬住小女孩的屁股,並迅速把她拽進了水中。這個過程非常的快,小女孩都還來不及尖叫就被拖入到水中,所幸,後面有一個好心人救助,小女孩只是受了一些皮外傷。



與動物們親密接觸,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注意這些哦!

要與動物保持距離,即使看起來很溫順的動物也不要讓孩子觸摸,更不能讓孩子攀爬或跨越柵欄。

孩子挑逗動物可能是出於對動物的喜愛,但動物可不同於人類,它們非但不能感受到這份喜愛之情,還可能因此作出一些讓人措手不及的舉動,因此不要隨意讓孩子打逗、追趕動物,即使是觀賞玻璃窗內的動物,也不要拍打玻璃,驚擾動物。

不能投喂食物給動物,一來孩子無法把握喂食量,容易傷了動物的腸胃,二來喂食動物時,孩子的手接觸的剛好是動物的嘴巴,一不小心就會被咬傷。

給動物拍照請關掉閃光燈,閃光燈不僅會傷害動物的眼睛,還可能引起動物們受驚暴躁,誤以為對自己的安全構成威脅,隨時會對寶寶帶來危險。

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生活中的規則無處不在,如何培養寶寶的規則意識呢?

1.不同年齡段的規則應不同

孩子逐漸長大,規則的更新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比如如何讓寶寶適合幼兒園生活,和寶寶一起做一張日程表,起床、早飯、玩遊戲、午睡、學習……並由寶寶來負責監督執行。到了小學,而是應該把安全教育提上日程,告訴寶寶什麼能做什麼是危險的。



2.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榜樣

很多父母都會一邊走一邊打電話發簡訊,寶寶的鏡子就是父母,也會有樣學樣的學來,從而漠視規則,犯下大錯。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寶寶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朴貨君說:

既然選擇成為一名父親/母親,就要為孩子的長遠做打算,從小培養安全意識,不要讓孩子的燦爛青春草草結束在這些事故中。他們本該實現夢想,而不是被這些本可避免的事故奪去生命!這一次即使能僥倖過關,但是誰能保證一直都是幸運的呢?別僥倖,永遠保持警醒的狀態,這才無愧於生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CSGj20BMH2_cNUg0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