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兒童因一根棉簽進了急診!娃身上的這個部位,爹媽別瞎碰

2019-06-18     朴貨研究所Robin

剛出生的寶寶,有很多地方是不能隨意碰的,比如耳朵。很多爸爸媽媽都很喜歡掏耳朵,隨之把這個習慣傳染給下一代,但是!寶寶可經受不起這個待遇,如果手法簡單粗暴,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更何況,不能過於清潔耳朵尤其是耳屎,不是爸媽想掏就能掏的。

曾經因為掏耳屎還發生過意外事件!


美國《兒科期刊》(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曾發表過一項研究:


每年,美國醫院急診室會接待12500個受傷患兒,導致他們受傷的「兇手」都一樣——一根小棉簽!

而且,研究人員收集數據發現,自1990~2010年間,美國共發生了26.3萬例因棉簽導致小兒受傷的事件。其中,40%的受傷兒童還不到3歲。


這些受傷的兒童中有痊癒的,也有鼓膜損傷、聽力永久性喪失的嚴重後果。

NCH兒科耳鼻喉的Kris Jatana博士說:「耳道通常是自我清潔的。使用棉簽清潔耳道不僅會使耳垢更靠近耳鼓,而且還有可能對耳朵造成輕微或嚴重的傷害。

鄭州有一位媽媽看到女兒耳朵里有耳屎,怕影響聽力,就用掏耳勺掏掏,誰知道孩子突然動了一下,挖耳勺就戳進了孩子的耳朵里。孩子被送到醫院就診時左耳已鼓膜穿孔,已經合併感染,由於鼓膜無法自愈,等到孩子長大以後還要再做個手術,至於孩子的聽力會比正常人差一點。



除了小朋友以外,大人也不可以經常掏耳朵。王小姐是一名愛乾淨的姑娘,尤其是對自己的耳部。可是最近她卻覺得有點不對勁,耳朵悶悶的聽不太清楚,而且還有些癢。剛開始王小姐並不在意,可是過了兩天越來越癢,好多次睡夢中耳朵被她抓出了血,還流出了黃色的液體。經醫生檢查,王小姐被診斷為黴菌性外耳道炎,也叫外耳道真菌病。


耳屎的作用


關於在掏耳朵上,很多人存在著不少誤區,認為這是髒東西,應該多清理一下,其實對於耳朵來說,耳屎其實是耳朵的保護傘,一直在默默無聞地保護著耳朵,只是你看不到而已~耳屎有其三大作用!

1. 抵抗細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賦予外耳道抵抗細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2. 阻擋異物入侵耳內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潤外耳道皮膚上的細毛,這些茸茸的細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擋由外界吹進來的塵埃顆粒,擋住昆蟲進入外耳道。另外,耳朵不小心進水時,耳屎還可以阻擋髒水的侵入,並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3.保護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能起到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

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聹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保證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致變干,從而使鼓膜處於最佳運動狀態。


掏耳朵的危害


既然耳屎有那麼多好處,但是有時候感覺耳朵癢可以掏耳朵嗎?大概多久掏一次耳朵不會傷害?

首先,耳道有自動清潔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能夠自行排出。比如在我們說話、吃飯、打呵欠時,耳屎會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悄悄地從耳道里溜出來。因此除非感到不適需去醫院,否則不要輕易掏耳朵。

其次,頻繁掏耳朵有以下極大壞處:

1.易導致鼓膜穿孔

如果你在給寶寶掏耳朵的時候,孩子突然動一下、自己的手抖一下,或被其他外力碰到,都有可能造成寶寶鼓膜穿孔或破裂,嚴重時還會導致孩子永久性失聰呢!


2.易引發感染

寶寶的外耳道大多呈扁平縫隙狀,這就給家長造成了極大的難度,因為耳朵窄不容易操作。

而且,寶寶耳朵內的皮膚非常的脆弱,同時皮膚免疫力也比成人弱。所以,家長如果用堅硬的掏耳工具給寶寶清理耳屎,非常容易弄傷寶寶的耳內皮膚。可以用棉球或者專業的掏耳工具,記住,使用之前需要規範的消毒,否則易引發外耳道炎。


3.影響聽力

用棉簽給寶寶掏耳朵,可能會把耳屎推進耳朵深處,反而不利於耳屎自主的排出來,時間久了可能會形成耵聹栓塞,影響寶寶的聽力。


掏耳朵注意事項

那麼,有些家長就有疑惑了,因為有時候寶寶確實感覺耳朵癢不舒服,這時候該怎麼辦?朴貨君建議濕毛巾法,如果寶寶耳朵里的耳屎不是很深,也不硬,家長可以濕潤毛巾的一個小角,慢慢地旋轉進入,然後再旋轉著把耳屎轉出來。

除此以外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周最多掏一次。


2.如果耳屎又大又硬,影響聽力,千萬不要強行取出。醫院有軟化耳屎用的滴耳劑,耳屎浸泡鬆軟後,可以由耳科醫生清理掉。


3.已有外耳道炎症者,或取出困難者,最好到醫院請醫生幫忙解決問題,以免造成耳道損傷。



總之,寶媽們只要記住一點:耳朵不要隨便掏,需要的時候,讓醫生來幫你!


朴貨君說:


寶寶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時刻牽動著父母的心。很多爸媽看到寶寶的耳朵里比較髒想要清潔的心情朴貨君能理解,但是有時候過於乾淨也不是一件好事。不要讓文中的事故再次出演,希望每個寶寶都能茁壯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98hAGwBmyVoG_1Zt_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