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們都知道,在寶寶小時候,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著好奇,常常喜歡用嘴去感知世界,最令人擔心的一點,就是寶寶拿到任何東西,第一時間往嘴裡塞。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寶寶在看不見的時候,吞了什麼東西,會造成什麼程度的悲劇!
前段時間,成都一位1歲小孩在玩耍時誤將電池吞下,經醫院檢查,電池卡在食管入口下方,孩子的食道已經被電池泄露的液體腐蝕污染,出現糜爛和水腫,還面臨著金屬中毒的危險。而後經過近4個小時緊張施救,電池被取出,孩子轉入重症監護病房觀察治療。
這一則新聞看得令朴貨君揪心不已,心疼新聞中小孩的同時,也對身邊的小朋友們產生了深深的擔心。不久前,西安市兒童醫院呼吸科公布了近三年多取出的部分異物,相信每一個寶爸寶媽看到這些,都會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紐扣電池、棗核、玩具配件、釘子、塑料棒、縫衣針、玻璃彈珠、硬幣……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見,最容易忽略的東西。可以說是,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寶寶「吃」不了。
生活中的小東西多不勝數,有的寶爸寶媽可能會覺得寶寶吞了些無關緊要的東西,過一兩天就會隨著新陳代謝排泄而出,但是以下這些東西,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嚴肅對待,並及時處理,因為對寶寶而言,可能是對生命健康的一次威脅!
1.魚刺、釘子等尖銳物品
每當有人被魚刺卡住了,周圍總會有人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法:吞饅頭、喝醋等,但這類方法卻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當寶寶被魚刺卡喉,一定要停止進食,保持安靜,儘可能減少吞咽次數,以防將魚刺推進深處,加重損傷。如果能自行用鑷子取出最好,但如果不能,一定要去醫院!其他尖銳物品,如果不幸被寶寶誤食,也要儘快就醫。
2.有毒物品
如藥物、樟腦球、洗潔精、樟腦球、藥、肥皂、酒精等。
誤服藥品、毒物、清潔用品等是最常見的意外之一,因為一些寶寶會誤將藥片、樟腦球等當糖果,將液體等當飲料。這些東西對於他們而言,都是含有一定毒性的,如不幸誤食,應儘快送醫急救,不要盲目進行催吐。因為對於一些帶有腐蝕性的東西,催吐有可能造成窒息和對食道二次損傷。
當然,如果知道寶寶吞了那種毒物,可在救護車趕到前,也可先做一些應急處理:
若是一些藥性較弱的藥品(如少量維生素類),可以給孩子喝一些牛奶,減低胃裡的藥性;
若是一些強鹼物,可讓孩子服食一些弱酸性飲品,比如食醋、檸檬汁、橘子汁等;
若是強酸物,可讓孩子服弱鹼性飲品,如肥皂水,或生蛋清保護胃黏膜。
無論做了什麼應急處理,一定要及時就醫,最好帶上誤食的東西的包裝盒說明書。如果寶寶期間有嘔吐物品,也要裝袋,一併帶上,以便醫生做針對性的診斷和治療。
3.電池
電池是一個風險極高的物品,一旦被寶寶吞下,後果不堪設想:具有咀嚼能力的寶寶,在誤食過程中若啃咬電池,可能直接導致在口中爆炸;即便電池被吞下,也可能卡進喉嚨,造成呼吸阻礙,嚴重引起窒息;若電池被吞入胃部或食道,會產生化學液體,造成腐蝕;就算最後送醫電池被取出,也可能面臨一些後遺症。
4.氣管異物
在寶寶誤食異物的諸多危險中,最緊急的是氣管異物,造成呼吸道堵塞,僅四五分鐘,就可能窒息身亡。所以,對於寶寶吞食異物,阻塞氣管這件事,家長一定要及時,以最快的速度採取急救措施。把握住「黃金五分鐘」,進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異物卡喉時,操作方法是:
1.快速判斷:如果寶寶還能咳嗽,儘量咳出來。若開始憋氣、有窒息情況,則立即進行海姆立克急救法。請他人同時撥打120電話。
2. 拍背拍出來:將寶寶的臉向下用手支撐住,身體放置在胳膊或者腿上,扣掌並用較大力氣拍打寶寶背部中間,即肩胛骨之間的位置。五次之後,檢查寶寶口腔。若沒有成功則進行下一步。
3. 壓胸腔擠出來:將寶寶面朝上仰臥,用手托住頭,另一隻手用兩根指頭擠壓胸腔劍骨位置,向頭的方向使勁擠壓五次。同時注意觀察,若發現寶寶停止呼吸、喪失意識,則要立即放棄取異物急救,轉而及時進行CPR心臟復甦救助。
遇到危險時急救,不如事先防範於未然,在生活中讓寶寶遠離容易被誤食的小東西,是寶爸寶媽們可以為寶寶做到的第一層保護。所以,朴貨君這裡有幾點小建議,寶爸寶媽們可以照著做哦:
一、物品存放要講究
1.盛放堅果、豆類的容器蓋子要旋緊到寶寶不能自己打開的程度。父母也不要給不適合孩子吃的食物,如小果凍、花生、瓜子、湯圓或荔枝等,一定要喂食,請先處理過以使寶寶好吞咽。
2.照顧小寶寶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教育大一點的寶寶,不要隨意塞東西給小寶寶吃。
3.易引起寶寶誤食的物品要存放位置高,寶寶夠不著的地方,或者乾脆鎖上。絕不將過小的物品提供給寶寶玩,如1元以下的硬幣、各式鈕扣等等,只要直徑未超過3.17公分〈約喉嚨的寬度〉、長度小於5.17公分的小物品,就不該讓寶寶任意取得。
4.確保軟體搖鈴、擠捏玩具、出牙玩具即使是在最壓縮的狀態也不能完全塞入寶寶的口中。
二、良好的進食習慣
1.寶寶進食時,不要邊說話、嬉笑邊吞咽,讓食道與氣管動作不一致,使得食物誤闖入氣管。
2.不要讓寶寶在進食過程中吵鬧、跑、跳。
3.監督寶寶進食,阻止寶寶將不能吃的物品放入口中,應及時發現和給予糾正並教育寶寶。
4.不要當著寶寶的面服用藥物,因為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要告訴寶寶藥不能隨便吃。
5.將堅硬的食物加工成較小顆粒或烹飪軟爛糊狀後再給寶寶食用。
三、寶爸寶媽還要定期檢查
1.無論寶寶年齡多大,如果他們仍有啃咬物體的習慣,都要確保玩具或玩具部件尺寸足夠大,不至於被吞下、塞住嘴或喉嚨。經常查看寶寶衣服、被褥及生活用品、家具上的小物件是否有松落現象。
2.檢查填充動物玩具和布娃娃的縫合處牢固結實,確信眼睛、鼻子、紐扣、帶子或其他裝飾品固定良好,不能被拉下或咬下。
3.檢查寶寶的玩具是否有零件鬆動,避免給寶寶有可拆卸成小塊零件的玩具。
4.檢查家中是否有遺落的硬幣、鈕扣等小件物體,防止寶寶揀起放入口中。
朴貨君說:
生命之前無小事,寶爸寶媽們千萬要注意!一旦發現寶寶的異常,就要採取急救方法,嚴重則立即送醫,萬不可耽誤。當然朴貨君更希望這些方法,寶爸寶媽們永遠都不需要實施,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健康康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