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單 | 今天你教孩子「好好生活」了嗎?8部人生治癒紀錄片找答案

2020-08-02     布穀學習

原標題:片單 | 今天你教孩子「好好生活」了嗎?8部人生治癒紀錄片找答案

布穀老師:

快速和焦慮是這個時代的特點。

忙忙碌碌,起早貪黑,很多人甚至忘記了生活本來的樣子,更忘記教會孩子「怎樣好好生活」。

你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有人說錢多就是快樂,生活品質提高,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有人說田園生活更美妙,親近大自然,與世無爭,毫無煩惱……

有人嚮往都市,有人嚮往田園。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說著簡單,做著難。

最近看了幾部關於「人生」的電影,太治癒了!在豆瓣區翻了翻評論,發現同樣「被治癒」的人,還有很多,迫不及待地分享給你們!

今天推薦給大家幾部關於人生的紀錄片,也帶孩子感受一下生活的多種形態。

教會孩子好好生活,是人生的最重要的一課。

告訴孩子,其實生活,就藏在瑣碎的日常里,藏在衣食住行里,藏在吃穿用度里。

這些紀錄片還關乎愛情親情、理想、責任;關於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展示了平淡卻蘊含生命力量的生活。

希望你的孩子也能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1. 《臉龐,村莊》

透過村莊,探索放大後臉龐背後的故事。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9.2

影片簡介

法國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與街頭藝術家JR導演,紀錄片伴隨兩人駕駛著JR的小貨車穿越法國的村莊。

一路上他們拍攝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後在房子和工廠的牆上塗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畫。

關 鍵 詞 :藝術 文藝 溫情

推薦理由:

影片隨意得好似個人日記,但在瓦爾達和JR不動聲色的溫柔里,呈現的每一張臉龐背後都有一段故事。當一張張毫無特點的臉龐被放大,張貼在村落一隅,人就不再是淹沒在群體中的微小分子,而變成了一個個具有藝術性的獨立個體。

該片所探討的主題,看似散亂而游移,但最終都歸於對普通人個體精神價值和點滴情感的閃耀式展現,這樣的立意讓它充滿了動情而偉大的力量。

影片它用現實中人們的行為、語言和情感創造出了屬於瓦爾達頭腦中另一個平世界的童真、奇幻和感傷,讓人心生無限嚮往。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問問孩子,怎麼看待這影片中的「普通人」?

2. 讓孩子講一講自己的觀影感受。

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

  1. 《拾穗者》

拾荒者的故事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9

影片簡介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過七旬的阿涅斯·瓦爾達帶著數碼攝像機在法國的城市和鄉村「閒逛」的過程中,拍攝了一些關於當今時代法國拾荒者們的影像:

流浪漢和生活貧困的人為維持生計揀拾各種生活必需品;

藝術家們從廢銅爛鐵堆里尋找創造藝術作品的原料;

喜歡拾荒的人的動機是出於反對浪費的品德。

除了拾荒,影片還有一條游離於主線之外的副線,表現了一些表面看來與拾荒毫不相干、其實關係密切的人和事,比如採訪一位兼做心理醫生的葡萄園主,與發明電影的先驅者之一馬萊的後代談論電影問題……

關 鍵 詞 :生存 悲憫

推薦理由:

影片受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的名畫《拾穗者》啟發而拍攝的紀錄片,描繪了法國當今時代的拾荒者形象。

在瓦爾達看來,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為三類:

有些人拾荒是因為他們被生活所迫;

有些人拾荒是因為他們是藝術家;

有些人拾荒是因為他們喜歡拾荒。

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爾達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揀拾被人遺忘的記憶。

本片的藝術成就不僅表現在瓦爾達創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稱敘事的實驗性數碼紀錄片,而且表現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與「主觀」以及電影作者的「自我」與被拍攝的社會現實中的「別人」之間的細微界限。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可以問一問孩子,對影片中哪個場景感觸最大,為什麼?

2. 問一問孩子,如何看待拾荒者。

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

  1. 《人生果實》

退休老人的平淡田園生活。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9.5

影片簡介

日本90歲的建築設計師津端修一和他87歲的妻子津端英子,退休後在他們40年前親手修建的房屋中居住,過著回歸田園的生活。

一年四季景致萬千,庭園栽植的上百種蔬果,經由其妻英子的巧手都成了道道佳肴。他們的家居處處充滿體貼與用心,印證建築大師科比意的名言:

房子該是生活的藏寶盒。

在歷經半世紀的時光後,兩夫婦的勤奮與優雅,果然為這片凈土栽下了無數珍寶……

關 鍵 詞 :溫情 生活

推薦理由:

影片從老人的獨特視角告訴我們,繁華褪去後的平淡,才是人們應該直面的生活。會讓你看的哭哭笑笑,不再怕變老,不再畏懼死亡。

影片展示了平淡卻蘊含生命力量的生活,是最值得稱讚的。

還記得修一爺爺說:

只要還活著,就想盡力做到最好。

對啊,我們只要努力地生活,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生死對我們來說也只是生活中的不值一提的過程罷了。

懷著熱愛優雅地生活、老去都是美好生命的一部分。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讓孩子說說自己對於平淡的理解。

2. 和孩子討論一下,生活中真正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

  1. 《阿涅斯論瓦爾達》

阿涅斯·瓦爾達的靈感和創作過程分享。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9.3

影片簡介

阿涅斯·瓦爾達從巴黎、 洛杉磯到北京,馬不停蹄開班分享她的電影創作理念。

這位電影界祖師奶奶不言倦,反正花樣年華已被喚作「法國新浪潮祖母」,索性成為影壇萬年青。

阿涅斯·瓦爾達既回顧了她有名的作品,如《五至七時的克萊奧》《幸福》、《天涯淪落女》等,也講述了不太為觀眾悉的作品如《牆的呢喃》《紀錄說謊家》《達格雷街風情》等,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回憶與暢談,瓦爾達無私地與觀眾分享了自己的靈感來源和藝術創作過程。

關 鍵 詞 :自傳 藝術

推薦理由:

影片片是瓦爾達一次對自我的回望,也更像是一次精心設計的道別。

影片將所有的字幕,包括工作人員、親朋好友的名字,以及所有引用的資料出處都悉數放在了片頭,一屏又一屏的文字不緊不慢地出現、消失,仿佛擔心觀眾在結尾時匆忙離場,而不能洞悉她的每一個小心思 。

它就像是瓦爾達的人生海灘,該片成為廣大觀眾致敬和懷念她的最好的方式。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問一問孩子,對於影片中那個片段印象最深。

2. 讓孩子談談自己對阿涅斯·瓦爾達的創作思路的看法和收穫。

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

  1. 《天梯:蔡國強的藝術》

世界最重要藝術家之一蔡國強勵志故事。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7

影片簡介

一座500米高的金色焰火梯子嘶吼著拔地而起,與無垠宇宙對話。

這是蔡國強少年時代仰望天空、摸雲摘星的夢想,二十多年來在世界不同地方屢試屢敗,卻從未放棄。

2015年6月黎明,泉州小漁村惠嶼島海邊,在國內技術專家和當地數百村民的幫助和見證下,他再次一搏,把《天梯》作為獻給百歲奶奶和家鄉的禮物……

關 鍵 詞 : 藝術 傳記

推薦理由:

影片是當今世界最重要藝術家之一蔡國強的首部電影紀錄片。既是一個從中國出發、成為具國際影響力藝術家的勵志故事,也體現著新時代中國人的追求和精神。

本片從紐約、布宜諾斯艾利斯、上海、北京、瀏陽到家鄉泉州,遍訪藝術家的工作現場及其親友、工作夥伴和專家,無限度深入蔡國強的工作和生活,並從數千小時的珍貴歷史影像素材擷取精華,講述蔡國強 80 年代從泉州出發,30 年來在五大洲不同文化間成長,並走向國際舞台成為享譽全球的爆破藝術家。

紀錄片中也揭露他壯觀藝術背後的另一個真實—內心的脆弱、掙扎、妥協,和對家人、故鄉、祖國土地深厚內斂的家國情懷。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讓孩子說一下自己的觀影感受。

2. 讓孩子說說影片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什麼,為什麼?

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

  1. 《四個春天》

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9

影片簡介

15歲離家,在異鄉漂泊多年的導演以自己南方小城裡的父母為主角,在四年光陰里,以一己之力記錄了他們的美麗日常。

在如詩的樂活慢生活圖景中,影像緩緩雕刻出一個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溫柔變遷,以及他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對流轉的時間、人生的得失起落。

關 鍵 詞 :親情 溫情

推薦理由:

影片關乎的是導演的個體經驗和記憶,以他的視角,看待整個家庭二十來年的變遷,尤其是影片中所拍攝的四個春天。

在這當中,發生了極多的變故,但是導演並沒有過分著墨。相比這些家庭情節劇式的故事性部分,該片更核心的內容是老兩口的日常生活。

影片用最為淳樸的鄉土親情誘人共鳴,也在直面生離死別的同時,用父母的樂觀豁達,治癒人心。而一個中國傳統家庭的溫情與悲痛,儼然成為了了電影最為真實動人的力量……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可以讓孩子講一講,自己對生活的理解。

2. 和孩子分享一下,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

  1. 《浮生一日》

同一天之中世界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8

影片簡介

影片由來自190個國家和地區的總計近4500小時的視頻剪輯而成,展現了在同一天之中世界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

片中每個人拍攝的內容迥異,除了將鏡頭對準自己之外,也有些人紀錄下他人的有趣生活;既有完整的小事件,亦有無頭無尾的片段;有些人的生活平淡無奇,而有些人卻又剛好趕上了熱鬧非凡的大型活動……

關 鍵 詞 :平常生活 地球村

推薦理由:

影片講述原汁原味的生活瑣事,看起來是個體的、簡單的,但實際上卻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比如片中有一幕,一個年輕的美國男孩打電話告訴祖母,自己愛上了一個男人,希望得到祖母的祝福,畫面相當簡單,鏡頭一動不動地對著這位半躺在沙發上的男孩,卻讓人感受到其中的力量與愛。

生活中許多事情都很難去解釋,但該片卻讓人很容易弄懂這一切,片中各個視頻看似無序,卻無一不包含了生活中的各種情緒,傳達各種生活命題的意義,紀錄就是這麼簡單,感動也不是太難。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讓孩子講一講,看完影片後自己度平凡日子的理解。

2. 跟孩子一起探討,影片中他最想深入了解的地區和事件。

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

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生活的美,從來不是只能在驚天動地的大事情里才能找到,而是在瑣碎日常里依舊可以發現小確幸。

人生短短几十年,最重要的不是討好他人,而是取悅自己,這才是人生最好的生活態度。

教孩子「好好生活」,是人生第一課。

願孩子從此好好生活,足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7ANtXMBURTf-Dn5Yq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