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大智慧:展示政治胸懷的標準姿勢——點到為止釋怨術

2019-10-14     權謀網

【出處】《資治通鑑》第64卷 漢紀56

【原文】郭嘉說操多辟青、冀、幽、併名士以為掾屬,使人心歸附,操從之。官渡之戰,袁紹使陳琳為檄書,數操罪惡,連及家世,極其醜詆。及袁氏敗,琳歸操,操曰:「卿昔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謝罪,操釋之,使與陳留阮瑀俱管記室。

【譯文】郭嘉勸說曹操多延聘青、冀、幽、並四州的名士作為屬官,使人心歸附,曹操採納了他的意見。官渡之戰前,袁紹命令陳琳撰寫討伐曹操的檄文,曆數曹操的罪惡,並攻擊曹家的祖先,極盡醜化詆毀之能事。等到袁紹失敗後,陳琳投降曹操,曹操對他說:「你從前為袁結寫檄文,只該攻擊我本人,為什麼要向上攻擊到我的父親、祖父?」陳琳謝罪,曹操便赦免他,派他與陳留人阮瑀一同擔任主管撰寫奏章的記室。

【解析】一個人逐步走向高位,權力變大,在這個過程中,誰沒個仇人呢,但是如果自己把曾經得罪你的人都打擊一遍,這樣人人自危,不但顯示心胸狹窄,而且還失去更多人才的支持,畢竟很多時候之所以有仇恨,不是因為情感而是因為利益不同,一個人沒有威脅之後,還是可以放他們一馬的。曹操就是這樣一個善於釋怨的權謀高手:

1、對象必須完全喪失對抗能力

儘管郭嘉說要延聘四州的名士,但是卻沒有說包括有仇之人,但是這裡面最棘手的就是這類人,不過曹操很聰明,對於那些頑固不化,死不悔改或是有鬥爭能力、鬥爭實力的全部剿滅,而對於那些願意歸順的,喪失爪牙,沒能力再反抗的,這種對象,是可以冰釋前嫌的。

但是很多人盲目的展示仁義胸懷,不懂得篩選出正確的對象而釋怨,從而導致這些人再次翻盤,最終被反噬,所以這樣的人有一兩個做做樣子就好了,其餘的該殺就殺了。

2、必須對曾經的不滿全部說出

曹操對陳琳說的這一通話,會不會讓大家覺得曹操很小氣呢,其實不是,如果曹操不說,直接任命了陳琳,陳琳內心恰恰是惶恐不安的,因為這說明,曹操內心的怨氣還壓著呢,說不定啥時候就會爆發,這樣會讓陳琳天天提心弔膽,但是如果說出來,也就挑明了。

曹操對這件事情的處理非常的藝術,那就是點到為止,沒有揪著不放,也沒有擴大化,而是就之前的事實不帶感情的做了簡單的敘述,這樣輕描淡寫,讓陳琳沒有壓力。

3、點到為止之後安排高大虛職

最後我們看下曹操的對於陳琳的人事安排,其中的很有政治韻味,讓他與陳留人阮瑀一同擔任主管撰寫奏章的記室。陳留是曹操起兵的地方,所以作為陳留人阮瑀(是竹林七賢阮籍的爹)可以說是曹操的最早期的革命班底,有他來和陳琳合作也是監督制衡。安排只是文書工作,沒實際權力。

對於那些握手言歡的人,大家儘管表面上和解了,但是內心的不信任其實是無法改變的,通過安排虛職和用自己的鐵桿班底制衡下,才能夠放手,不然可能會失控。

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對於釋怨術其實就是找不關鍵的有名氣的人做做樣子,這樣的人就是用來表明自己的胸懷的政治花瓶。而且也不是完全放手使用,也是安排制衡和虛職。所以,做領導千萬不要迷惑於那些表面的政治胸懷,弄得自己放過對手,給了仇家死灰復燃的機會。本文源自「權謀智慧」微 信 公 眾 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5dA0m0BMH2_cNUgXi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