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關於賺錢的言論特別的多,什麼人賺錢難,錢賺錢容易,所有暴利的秘密都寫在刑法里等等,尤其是《資本論》出版,更加讓很多人明確了資本才是一切。其實社會發展到現在,資本決定一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前幾年和君資本的王明夫看到了資本時代的過去,寫了一本小冊子《企業家雇用資本》認為企業家的作用超過了資本,他僅僅也是有這種模糊的意識,不過沒有摸到規律的邊。
其實我們深度讀歷史,就會明白,中國古代小農經濟下,很長時間都是把貴金屬白銀或是黃金當成一般等價物。而隨著商品交換的逐步增多,這些貴金的儲備有限,也就逐步的越來越貴,所以,黃金就成了最搶手的商品。誰擁有稀缺的黃金誰擁有市場的話語權,而後來紙幣的推出,就成了誰擁有貨幣,誰就能擁有話語權,因為你有錢投資,購買生產力,立即就能搞到錢。這就是錢賺錢容易。這就是資本論的時代。
但是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奔潰,全球紙幣和黃金脫鉤,貨幣增發已經成為常態,基本上,貨幣逐步的從稀缺資源變成了濫發的國家信用,貨幣的不斷通脹。一句話,錢不稀缺了,也就不值錢了,資本決定論的時代也就結束了,有錢投資,競爭不過對手,賠的也會底褲都不剩。所以王明夫認為企業家決定論,就開始了,認為只要企業家夠聰明,有項目,能賺錢,就能夠吸引足夠多的資本,現代社會先流動的熱錢真的是太多了。而且老百姓股市不敢碰,只能買房子投資,而房子的購買限制和轉讓規定,讓富裕的資本沒有出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不斷的貶值,中產的焦慮由此產生,於是各種資金盤,和P2P以及各種區塊鏈貨幣,不斷收割大家的智商稅。
其實,我們能夠看到,資本稀缺還是企業家稀缺,都是表象。提升生產效率,最終會讓位給交換效率,這就是所謂的,資金周轉率。這個社會財富的本質秘密不是資本或是資本的增值能力,而是交換。只有悟透了交換,也就明白了財富的秘密。中國古代的權謀家早就知道了賺錢的秘密,《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1、低端的是生物交換
人如果作為一種資源拿出去交換,男的就是體力,女人就是繁殖。和平時代,女人的性繁殖資源獲得追捧,戰爭年代,體能暴力資源成為稀缺。在和平年代,最不值錢的就是體力,所以,用自己生物本能的所擁有的資源,在社會上交換,這是最低端的,表現為,種地,民工,保潔,碼農,普通白領等。
2、中端的是商品交換
為什麼農不如工?就是不是直接表達體力,而是把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凝聚在了商品上,只要物美價廉就能夠得到不斷的交換,從而利用商品的附加值,而獲得交換。這個附加值,更多而是體現在,資源的運作效率上,單位時間內,協調管理,生產出更多而產品。這也就是為什麼管理者值錢的道理。
3、高端的是渠道交換
但是為什麼大家都覺得,現在這些廠家都覺得活得很苦逼呢,原因就是「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最終效率會一致,物資不再稀缺之後,渠道和注意力經濟時代就到來了。誰控制著渠道,能夠把同樣效率生產出來的商品能夠送達到客戶手裡,誰就控制財富。大型超市,各類帶貨網紅,均是如此。
4、頂端的是壟斷交換
列寧發表於1917年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就深刻的探討了,壟斷。只有壟斷才是最佳的模式。既然誰都能生產出商品,那麼,如果規定之讓誰來賣,不就行了。要麼除掉競爭對手,自然壟斷,要麼通過專利,執照,等特許手段。美國的高科技專利,中國煙草石油等。
5、尖端的是取消交換
壟斷還是要交換的,還是要拿出自己的東西來,但是高人不會這麼做,憑啥和你交換,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你給不給,不給打你。廟堂之高的人,合法傷害,直接徵稅,索要賄賂,拿回扣,江湖之遠的人,非法傷害,各種犯罪,搶劫,詐騙,偷竊,直接完成財富轉移,無須商品為交換中介。
經過上述權謀網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財富背後的秘密,就是交換,從等價交換,到不等價交換,再到不交換,從實物交換,到虛擬交換,再到直接貢獻。從商品稀缺,到渠道稀缺,再到注意力稀缺,讓你找不到選擇,所有的財富秘密,其實都在這裡了,悟透了,這個社會規律就明白了。
本文源自「權謀智慧」微 信 公 眾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