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端,東與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環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該州擁有全美20座最高山脈中的17座,6194米的麥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
1741年,丹麥航海家維特斯·白令航行至阿拉斯加灣。
1784年俄國人在三聖灣建立居民點。該地區1799年起屬俄國。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俄國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國奪走,提議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1867年4月雙方以720萬美元成交。土地合約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阿州將這一天定為「阿拉斯加紀念日」。
沙皇批准出售阿拉斯加的文件
1912年設阿拉斯加地區。
1959年建州,為美國第49個州。
1917年建立阿拉斯加大學。
按照地形分區,分為西南區、極北區、內陸區、中南區和東南區
1:西南區
包括從阿留申群島的草原到:國家公園的火山區,是最初的俄裔美國人踏上阿拉斯加的落腳點,只能通過航空和水路進入。全國三大漁港中有兩個就在該區,Kodiak港為北美第一大港。此區的原住民是以籃編手藝聞名的愛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
2:極北區
這裡是 愛斯基摩人的家園,也是出現極光和極晝的地區。傳統的愛斯基摩人的生活、現代的石油科技和大群的野生麋鹿交織成獨特的景象
3:內陸區
優肯河是地球上最北的河,貫穿阿拉斯加內陸區和加拿大。 麥金利山是北美最高峰,四周被國家保護公園環繞,公園內有許多野生動物如馴鹿、扁角鹿、多爾大角羊和灰熊等出沒。
4:中南區
阿拉斯加山脈將阿拉斯加灣的曲線清楚的勾勒出來,也形成了阿拉斯加中南區的外觀。 阿拉斯加州一半以上的居民都居住在此,這裡有冰川、峽灣、路旁湖泊、平靜的海灘和蘊育鮭魚的河川,一年四季,美不勝收。州內重要的公路交通線都通過此區,阿拉斯加鐵路線和阿拉斯加航運系統也經過此區。
5:東南區
阿拉斯加東南區的內陸走廊是冰河切割地形,生長著鐵杉和雲杉,有天然的原始水域、雪峰、深峽灣和森林嶼 島,也是禿鷹、海獅、海豚和鯨魚的主要棲息地。朱諾是阿拉斯加州的首都及第三大城市,崛起於淘金熱時期;
俄國對領土的熱衷程度不亞於世界上任何時期的任何國家,固然是沒有一寸是多餘的。不過將時間推到150年前,阿拉斯加就讓俄國人生生打臉了。
阿拉斯加這個地方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緊靠白令海峽,如今是著名的世界「漁場」。美國國土面積是900多萬,阿拉斯加就占了170多萬。
1741年6月,丹麥航海探險家率領俄國水手從西伯利亞出發,向東航行發現了阿拉斯加,所穿過的海峽就是如今的白令海峽,附近海域被命名為白令海。也是因此,阿拉斯加正式進入人們的視線。1784年俄國人在三聖灣建立居民點,1799年俄國開設美洲公司,正式對阿拉斯加進行殖民統治。
需要強調的是此時阿拉斯加並非是俄國的國土,僅僅是領地而已。就如同東印度公司等等,這種殖民形式在那個時期很常見的。
然而,阿拉斯加這個地方從俄國易手到美國轉折點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克里米亞戰爭迫使沙皇進行國內改革。當然了,對於俄國來講雖然沒有成為名義上的失敗者,但確實被打得很慘。俄國被迫割地求和,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據說也是因此服毒自殺。上台後的亞歷山大二世來收拾爛攤子,他要對現存的農奴制度進行改革,過渡到工業化社會,急需大量資金。
於是,阿拉斯加這塊地方就被放到了檯面上。但是誰也不傻,阿拉斯加全是凍土,根本就是個不毛之地。雖然被擺在了檯面上,可卻無人問津。賣給英國?抱歉,當時的加拿大就是英國的領地,賣給英國等於是自殺。
第二件事是俄國支持美國的南北戰爭,促進了領地交易。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彼時的美國可不是如今的美國,當時的西方列強都在盯著美國這塊肥肉。林肯總統認為以北方軍來講,打起來會有些困難。如果向英法求援,無異於引狼入室,因此林肯把目光聚焦到了整個歐洲大陸的敵人——俄國,並向其求助。俄國這一頭也想報克里米亞的一箭之仇,派出艦隊大老遠的開進了美國紐約港。在俄國的軍事「聲援」下,北方軍最終打敗了南方軍。
俄國在美國的南北戰爭中雖然只是軍事上的「聲援」,但也讓本就入不敷出的俄國付出了高昂的軍費。美國為了報答俄國,前者也就成了阿拉斯加的接盤俠。1867年3月30日凌晨4時,美國國務卿西華德與俄國駐華盛頓公使斯特克爾在華盛頓簽訂了《轉讓阿拉斯加專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正式升起了星條旗。
這場交易的價格是720萬美元,就當時的購買力來講,大概是現在的6億美元左右了。要知道當時的美國其實也不富裕,此舉在美利堅曾舉國譁然。不過,主導這交易的美國國務卿西華德沒有被民間的質疑聲嚇到,他在一次講話中聲明:「現在我把它買下來,可能確實沒什麼用。但也許若干年以後,我們的子孫會因為買到這塊地而從中得到好處。」
事實也證明了西華德的判斷,阿拉斯加的資源不僅僅在漁業。1896年至1914年淘金熱高峰期,阿拉斯加的黃金產量位於美國各產金州、領地的第二位,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其中的朱諾大金礦開採44年就為美國賺回1.5億美元,相當於20個阿拉斯加的賣價!
西華德
另外,阿拉斯加可開採的石油儲量約為13.7億噸,占美國可開採石油儲量的五分之一,目前探明的儲量還在不斷擴大。此外,阿拉斯加地下還埋藏著5.7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也是因此,對於阿拉斯加問題,如今的我們總是會吐槽俄國的無腦。當時的俄國也並非是沒有得到好處,720萬美元對於正在工業化進程的俄國來講算是救命錢了。更救命的是阿拉斯加被美國收購之後,形成了美國-英屬加拿大-阿拉斯加(美)的戰略緩衝。
雖然美國後來在阿拉斯加發現了豐富的漁業、黃金和石油資源,但對領土面積巨大、資源富饒的俄國來講並沒那麼眼紅。丟失了一個阿拉斯加,當時的「北極熊」撐死了會說一聲:「靠!」
總的來講,「阿拉斯加」算是一場公平的交易,沒有大家想像中的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