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楊俊龍
採訪、整理 | MW
在傳播領域,不過短短几年,方法論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流行的,現在不怎麼流行了;現在流行的,有時令人覺得看不懂,或者引起強烈的爭議,甚至唾罵。譬如那首你一定聽過的《學貓叫》,還有與它類似的歌,譬如《我們不一樣》、《剛好遇見你》、《偽裝》、《側臉》、《寵壞》、《懷念青春》、《38度6》……這些歌的背後是同一個幕後推手,楊俊龍,百納娛樂的老闆。
楊俊龍很年輕,今年32歲。他出身底層,初中未畢業,憑藉多年音樂推廣的經驗,加上孜孜不倦的琢磨,他找到了自己製造爆款的方法。
這些方法目前被證明有效。今後它會依然有效嗎?誰也不知道。
以下是楊俊龍的口述。
1
其實我老煩《學貓叫》了。火成那樣,帶來的除了錢沒有別的。非說別的,就是證明我的製作團隊以及我的判斷力基本及格,有了點信心。
這首歌要從2018年說起。做了十年音樂網絡推廣後,公司開始研究抖音準備做些自有的音樂版權,發現抖音發內容的人里90%都是女人,男人基本上是在看。這90%的女人里,只有百分之十幾是裝酷耍帥的,其他的,別看她放下手機可能是個虎頭虎腦的女人,但是她拿著手機,永遠,要裝出來自己特別可愛、特別體貼、特別溫柔、特別善良、愛貓愛狗愛心泛濫的形象。那好,我們列了幾個主題,一個是傻白甜,一個是整容,還有一個是微胖,因為女孩不管瘦不瘦、胖不胖都會說自己今天又胖了。根據主題寫歌,第一首出來的作品就是在抖音上能讓那些愛裝的女生表現出可愛、溫柔、愛貓愛狗一面主題的《學貓叫》。
我覺得這歌肯定能出成績,不然不會花錢去做。從一開始我就打算找個女主播來唱。我是整個唱片行業裡面第一撥和主播打交道的,2015年就開始了。前期是為了傳播歌曲,後來很多工會、平台直接找我合作,正好小潘潘的工會找到我,我認識的一個女孩也向我推薦小潘潘,說她挺俏皮,還有其他工會推薦的主播,一共三個女孩,我都聊了聊,潘潘是唯一談得順的,她也願意跟我簽直播之外的全約。《學貓叫》就給她唱了。
歌是2018年4月20號發的,我去找抖音,想得到官方資源的扶持,結果抖音不想讓用戶覺得他們音樂屬性都是以可愛類型的為主,拒絕扶持《學貓叫》。我心想你的用戶群體已經證明這種人比較多啊。但沒辦法,推得不順利,反響平平。4月26號,這首歌的詞曲創作兼製作人小峰峰過生日,我看見他一臉失落,跟他說,這歌不錯,唱得挺好的,女孩也很俏皮與歌曲很吻合,咱們這撥也別非得一下要火了。給小峰峰安慰來安慰去的,晚上我睡不著了,誰安慰我呢?心裡挺淒涼。一宿沒睡,我就不信我乾了這麼久宣傳,還弄不了這歌了。
想了一宿,想到俏皮的手指舞畫面配這首歌更合適。第二天到公司,我讓員工把抖音里幾個做手指舞的號都聯繫上,下班之前做出來手指舞的參考模版, 5、6個版本結合起來,弄出個手勢舞模版,找了十幾個KOL發了出去。
當時《學貓叫》的短視頻流量只有2000多個,手指舞傳播完,一下多了8000多個。好,繼續刷,找可愛型的KOL推。這一下,大家都瘋了似的,拚命用《學貓叫》。像代古拉K,一開始我問她能不能拍手指舞,她要20萬,算了。還找過斯外戈,他嫌這歌幼稚,結果一個星期不到,自己拍了。
《學貓叫》太甜太膩,我都受不了,就又做了一些假引導,學豬叫,學驢叫,來diss「學貓叫」,讓大家一起來玩。真玩起來了,還有人整個「土撥鼠叫」,給我嚇一跳。
做宣傳的精髓就在於你要想辦法去做引導,而不是硬傳播。一個東西沒有趣味性、沒有帶動性,基本就廢了。花多少錢都會很累,出不來成績,也不火。
2018年10月13日,杭州。為了排練網絡神曲的舞蹈,老人們專程找了一位專業老師指導。
2
唱《學貓叫》,小潘潘當時是拒絕的,她覺得像兒歌,太幼稚太簡單了。我說,你不唱我讓別人唱。她也想有作品,如果找別的公司做歌,她得花錢,唱這個不用花錢。她說,唱。
在我眼中,《學貓叫》是個80、90分的歌。在整個口水歌類別中,超越《學貓叫》的只有《小蘋果》,它們倆都是不受年齡限制、不受男女限制、也不受什麼情情愛愛或者亂七八糟的限制,老少皆宜的一首歌。
搭上手指舞后《學貓叫》火了,22天火遍中國,30多天火遍全亞洲,完了小潘潘崩潰了,火得太快了。那會兒《學貓叫》最火的時候為什麼她好多通告沒上,歌火人不火呢?就是沒準備好,上去幹嗎?去年年底她上了浙江衛視跨年和遼寧春晚,現在又去韓國,天天上課,想紮實點。
小潘潘的聲音更適合唱類似《學貓叫》的歌。非要讓她唱大歌,她也唱不出來那種閱歷和情緒。一開口就是俏皮感,那為什麼不把這個感覺做到淋漓盡致?等她的唱功真正OK的時候,我再給她做別的類型。
如果說《學貓叫》是80、90分的歌,最近她的《寵壞》就是個60、70分的歌,《寵壞》嘛,歌名就勒死了,受眾窄,首先它是談戀愛類別的,第二這個歌是女孩愛撒嬌,「把你寵得壞壞」那種,能接招的人少。你會給你男朋友放《寵壞》嗎?你會想去聽《寵壞》嗎?不想,所以你不是它的受眾群體。《寵愛》受眾面沒有《學貓叫》寬,我也不會花那麼多經費去做推廣,前前後後也就15、16萬吧。不久前小潘潘又出了一首《想對你說》,也是情人節主題的歌,玩的人多,抖音上成績也挺好,就是沒多少人願意去聽全曲。它屬於50、60分的歌,成本就更低。
詞曲是一首歌的主心骨,編曲、和聲相當於給歌穿衣服,給它包裝。一首歌出來,怎麼推,花多大功夫推,都有講究。我分歌,會想這個東西它的受眾群體有多大面兒,大概在哪個板塊比較火,能不能反撲到主流平台上。我把歌分成S、A、B級,S、A級的歌每一版我必須得聽,也會給修改意見。B級差點,也做,不能只有幾個爆款,差一點的,每年每首也能掙幾千幾萬的。B級往下,入庫,各種軟體平台直接上線,也不花錢營銷。會有人聽的。有些歌手有些歌只有專門去搜才能聽得到,但他們有自己的粉絲群。別小看這種,有的公司一首爆款都沒有,全靠這種歌壘量,市場份額比我都高。爆款是有面兒,但掙錢不一定靠爆款。我公司每天8到10首的產出,它們每天都在給我掙錢。
3
進入音樂推廣行業,對我來說非常偶然。家裡窮,初中沒上完家裡欠了一屁股債,沒錢了,只供得起一個人上學,我說那就妹妹上。我輟學在家,在自家飯店打了5年工,到我18歲,父親走了,剩我和我媽開飯店,供妹妹上學。
那會兒我覺得未來是黑暗的,真的,一個窮苦老百姓,沒受過什麼教育,就是天天顛勺,顛三十年四十年,一眼就能看到老。我性格比較要強,不想過那樣的日子,又不知道怎麼辦,那種感覺,太可怕了。
我媽看我無聊,給我買了個電腦。天天我顛完勺就去玩電腦。我喜歡唱歌,那會兒喜歡林俊傑,翻唱得還挺像,沒事了就在一個網站發,搞得全站人氣第九,還有了幾萬粉絲。後來我就索性自己辦了個音樂網站,好多唱片公司的人加我,聊天,在我網站上推歌,稍微賺了點錢。
很快我就發現,網站開不起啊!想吸引人你得傳歌,歌多了,就得加伺服器,伺服器貴,花了兩三萬,那點小積蓄全沒了。為了讓網站活下來,我得找個兼職,因為認識了一堆唱片公司的人,能幹的就是給唱片公司做網宣。
那個春節,我因為跟初戀打電話,花光了我媽留給我的錢,靠吃泡麵度日,最慘的時候兜里剩五毛,連泡麵都買不起。拿到第一筆半個月900塊的工資時,我老開心了,覺得終於改行成功,找到了掙錢的辦法。第二月我開始同時兼職兩家公司,掙了4000;第三個月兼職三四家,能掙七八千。在當時的新疆,可以了。
但我初戀和她的家庭還是不接受我,覺得我沒文化,沒前途。我要強,分了手,跟家人離別後,一路哭著來北京,那一天是2008年10月21號。
剛到北京的前三五年,就是幹活,掙不著錢。
來到北京,我交完房租還剩700塊。那個月我幾乎沒出門,每天工作18個小時,給三四家公司推歌,等人回復的時候還在論壇發帖子,一條帖子三毛五毛,有時候忙活一宿估摸著掙二三十,今天飯錢出來了,早上睜眼一看被刪得就剩五塊了。最後那個月我掙了8300,吐了三回血。
客戶永遠都是那麼低的宣傳費,沒一首歌火,沒有成功案例,我天天就靠喝酒,一天晚上喝三五場,為了多認識點人,多拉個活。接一個案子也就三千塊,頂多五千,其中還有2000是讓你在論壇上發帖子,3000是做試聽網站的費用,白天發試聽,晚上發論壇,插空頂頂貼,讓那個帖子沉不下去。那時候宣傳難做,大大小小試聽網站總共有300多家,每天要和好幾十個編輯打交道,挨個聊。好幾次喝斷片兒,睡到馬路牙子上,半夜醒來,心是很寒的。
後來漸漸試聽網站死了,門戶網站和論壇不火了,播放器起來,百度音樂、QQ音樂起來,做榜單,TOP100、TOP500,算是行業的風向標,刷榜變成了宣傳的常規操作,我才漸漸掙了一些錢。
我喜歡音樂,平時聽的都是歐美的,R&B,hiphop之類的。
有一次,我喝完一場酒,還想趕去下一場,坐在新華聯那邊一個十字路口想先醒醒酒。坐在那兒,我覺得我在北京這些年混得跟狗似的,特別失落,迷茫間我看著那些廣場舞大媽,跟著鳳凰傳奇的歌跳舞,跳得特別開心。我瞬間覺悟到,要是把克雷格·大為或者瑪麗亞·凱莉的歌放這兒,她們也跳不起來,她們的音樂素養就在這兒,欣賞不了。
相當於現在我們的音樂在小學生階段,歐美音樂在大學生階段,他們東西好,但小學生能看懂嗎?小學生需要一個階梯,上了小學再上初中高中,再是大學,得有個過程。什麼閱歷知識都沒有,直接聽hiphop,不得懵逼啊?
那之後我就改變了,那一年我脫胎換骨。後來我拿到一首歌,心裡很清楚,錢要花在哪兒,什麼樣的受眾能Get到。
到現在我自己做歌,我承認我所有的製作價格是最低的,質量是低的,但是不承認我的歌曲是不用心的。我是摳細節的,我可以不在乎這個吉他是不是實錄的,但是我很在意這個吉他是怎麼彈的。一個普通口水歌,我最高記錄是換了5個人編,改編曲改了13版,光和聲就出了5版。
我必須要出爆款,必須把公司價值體現出來,我才能存在,別人怎麼評論,我不去聽,也不去看,只要掙到錢,想做的東西做出來,就可以了。
中國人缺少音樂教育,這是應該從小培養的,不要說我們把中國音樂搞low了,你可以不聽啊!如果沒有人買單,這個東西就不成立。再說,很多人說什麼《學貓叫》這種垃圾歌一晚上能寫10首,那你寫寫看?絕對寫不出來。這個東西能成立,是需要去研究市場、去花心思精力的,你要想什麼樣的旋律、什麼樣的詞彙能讓這些網民Get到。這個東西絕對不比所謂的高品質音樂來得容易。
2018年4月30日,南京。伴隨著「像一棵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網絡神曲,一百名年輕人走上南京街頭跳起網絡流行舞玩快閃。 圖片作者:泱波(江蘇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4
傳統音樂公司的思路是做藝人,我不是,我做版權。
曾經我也想做藝人。2013年,某個藝人剛出來,同時還有兩個人,分別簽了不同的公司,每家公司都要給藝人拍MV,我跟我這個藝人說,別人拍倆我們拍仨,別人拍仨我們拍四個,面兒一定要有。就這樣,我把一整年賺的錢,當時賺得少,一年60、80(萬)之間吧,全花給他了。當時我媽住院,我都沒動拍MV的錢,哭著給朋友打電話借錢給我媽治病。MV拍完,為了給他推專輯,我在廣東某個平台門口站了四天,沒辦法,沒錢了,只能靠求,給那主編感動哭了,真幫忙。結果,這個藝人愣是等我錢花完,專輯發完,突然消失了。別人告訴我,他早就想走了。
那之後我就不做藝人了,我得全身心做公司,公司要硬氣了,誰敢跟我解約?
這個行業文化低的人多,三天兩頭喊我吃飯。那口飯可不好吃。沒錢,想推歌,恨不得花1萬讓你做成50萬的效果,一說就是吃了飯咱們就兄弟了,哪兒那麼多兄弟啊?好多人要唱功沒唱功,老想跟我嘮音樂夢想,我說別嘮,就問一句,你可以為你的音樂夢想付出多少?付出幾頓飯,就要把你的音樂夢想加到別人身上嗎?那又不是我的夢想。話糙理不糙。你們有沒有想過每天花時間去加強自己的音樂能力,唱功也好,作詞作曲也好,哪怕是往low的方面說,你有沒有去了解抖音和快手的市場?
中國的老百姓,尤其網民、鍵盤俠,也挺挑的,你這個歌沒有主題,沒有代入感,不可能出來。太多的二貨,一看兄弟類型的歌火了,趕緊寫兄弟類型的歌,《學貓叫》火了,烏殃烏殃一堆可愛的歌,跟風都跟晚了,《學貓叫》在這種可愛偏兒歌的類型中已經達到極致,你再跟,沒有意義。很多歌好聽沒有到極致,歌詞又沒新意,又沒有任何主題,怎麼可能火呢?哪怕是你low到一個極致也行啊,至少大家能Get到。
我天天就兩件事,聽歌、審歌。我知道,歌不是瞎火的。已經是快餐時代了,短短十五秒之內你抓不到人,你這歌就廢了。很多宣傳案子我不想接,一年忙死忙活就那點錢,有人花10萬做推廣,我的利潤可能就是2萬多塊錢,但是他認為你掙了10萬。做完了,歌火沒火跟我也沒關係。所以2016年年底開始,我立下規矩,要找我推歌,版權必須代理在我這兒。現在我有大概3000首歌的版權,加上代理的,有超過一萬首。
我的版權一直全網非獨家。我覺得,很多公司都被這個「獨家」害了。各大平台都要獨家,獨家價格高啊!我是全網上線,希望哪裡都有自己的歌。你要知道,用戶不會為了一首歌再下一個軟體的。我是宣發出身,我知道版權只有火了才能值錢。你獨家,傳播受限,受眾立馬萎縮;新音樂內容只能發一個平台,那還存在「宣傳」嗎?你上什麼歌都得平台點頭,大平台大公司,就算所有人都點頭,流程走完了,黃花菜都涼了,本來能做到80分的東西,時機過了,拖成50、60分,太常見了。
音樂是無處不在的,商超,地鐵,街邊小飯館,都傳播音樂,你吃飯時聽歌,跟人聊天時聽歌,音樂是個陪襯品,它能結合的東西太多了,傳播渠道永遠都會有新的,你要不斷擴大它,時代一直在改變。
自己做的歌多了,也要簽藝人,我這才又開始跟藝人合作,小潘潘是我簽的第一個全約藝人,後來又簽了一個組合。我的藝人不管什麼樣,除非有通告有演出要上課,否則天天得來公司上班,中午來,下班的時候走,該練唱練唱,該聊音樂聊音樂,一是給他們一個每天在音樂中的氛圍,二是TA得看到公司里很多人默默地在為TA做事,溝通成本也低。
我現在也在找好的苗子,不好找,都是恨不得一出道就火,有的女孩現在直播每年有兩三千萬的收入,她看不到自己的短板。像潘潘,我也沒有想過要一下把她整個二三線,但至少要做成一個有品質的網紅。標籤不可怕,很多人非說自己不是網紅,拜託,網紅就可以了,想啥自行車啊,非得強調自己是藝人,歌手,演員,骨子裡面就是low。按人氣來說潘潘現在網紅都不算,不紅,歌火人不火,先慢慢培養成一個有質感的網紅,再慢慢看能不能往質感的藝人上去走。
我也不想只做快餐藝人,我也想以後這個盤子裡,就不想什麼張學友、劉德華了,能出來個林俊傑、李榮浩就很滿足了。這是我期望的。
2014年06月21日訊,上海,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筷子兄弟現場表演神曲《小蘋果》
2018年8月31日,浙江省舟山市,東海音樂節,抖音神曲《起風了》中文版本演唱者「買辣椒也用券」演出受追捧。圖片作者:吳琳紅/視覺中國
2018年12月2日,北京,《沙漠駱駝》演唱者展展與羅羅現身機場。
5
別以為推歌容易。很多公司特別傻,一說就是自己跟哪個MCN合作,真以為推歌就是找一堆KOL號就OK了嗎?拜託,一,你什麼內容方式來傳播歌曲?這是最核心的。二,誰傳播是最合適的?抖音里千萬級的號不少,你把所有千萬級的號都用上,傳播一首歌試試?能火嗎?火不了。
有些千萬級的號對我根本沒有價值,就是一個女孩靠自己的美色傻呵呵地笑著,這麼個視頻,男觀眾的心態就是想「盤」她,話糙理不糙,對吧,有什麼內容性?趣味性?沒有,你要花死貴的錢讓她傳播歌,有人關注嗎?錢就是白花。
現在唱片公司反倒把希望寄托在MCN機構上了,你怎麼不想想,要這樣能行,那MCN是不是都可以自己開唱片公司了呢?其實認識誰都沒用。我刷抖音,我能分析出來這段期間它推的所有的KOL,它的計算方式,它的一個資源位每天能帶來多少的資源量,我也知道用哪些號是能撬動一些大號跟著翻拍的——很多大號會關注一些有創意的中腰部號,大號看到這個東西那些創意號都在拍,以為這歌已經火了,我這個大號應該去蹭熱度。我就是要找到那種大號也會關注的中腰部號。這個判斷沒有百分百準確,但我能保證有三成、四成甚至五成。
從2018年後半年開始到現在,一首歌想要火透,太難了。平台開始限流,又定向化推送,看你平時關注什麼,相關的東西才會推給你,你不關注的東西,除非它火得不行了,否則你看不到。早期出來一批大號,後來一個個簽了 MCN,現在很多大號上私域流量都難,更別提在公域流量池裡推薦了,新出來的KOL想特別火基本不太現實。
時間點很重要,我那會兒發了個《歐巴我不傻》,那個歌的成績應該能到60分,但《沙漠駱駝》一下子竄上去,太快了,三四天工夫,直接拍死在沙灘上。現在是火歌上去的速度快,下去的速度也快。前兩天這個歌刷得哪兒哪兒都是,過兩天又不是了,出來個《分開旅行》,又出來個啥玩意兒來著?《野狼disco》。兩首歌同時火會打架,吃不透,現在短視頻平台上,歌都吃不透了。
宣傳這種事,不確定因素太多。別人掏錢找我推歌,我永遠會說,能給一個KPI的承諾,能保證達到一個什麼樣的傳播量,但火沒辦法保證,這得靠歌,天時地利人和,不好說。
其實我們公司現在核心競爭力,就是我對歌的判斷。這種閱歷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有的,也不是一教就能教會的,是靠2017、2018、2019都有爆款,兩年半,做出來16、17首爆款,慢慢才起來。這兩天我也焦慮,2019下半年還沒有爆款,我腦仁兒疼。
現在好作品難碰,我天天看,普遍都是20分到50分之間的,60分以上的都少。爆款也是天時地利,《學貓叫》如果早一年,也出不來。現在趁著能做,還是得做,過段時間可能又是別的東西了。其實再不出爆款也無所謂,只是我內心還是有點不服,但這種不服又不是我能控制的,只能天天盯著我的版權。
我肯定早晚也會被淘汰,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真的。人都會疲憊,就像我們這撥80後把60後70後淘汰一樣,90後00後早晚要淘汰我,鐵定的,只不過我現在正當年,兩年火十幾首歌,已經打破了大陸唱片公司的記錄,可以了。
2012年9月4日訊,PSY與美知名經紀公司簽約,轉戰美國宣傳神曲《江南Style》
—— 完 ——
題圖:2014年06月21日訊,上海,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筷子兄弟現場表演神曲《小蘋果》。全部圖片來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