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梁老闆做成了大生意

2019-12-18     正午故事

採訪、文 | Jiadajian

圖 | 劉垣


萬尾島為京族三島之一,位於在祖國南疆的海防線上,面臨南海的北部灣,背倚十萬大山,與越南僅一水之隔。

梁老闆在萬尾長大。他今年37歲了,身上冒著一股南方沿海居民特有的自在和懶散。 按時下流行的觀點來看,梁老闆是個幸運的人,從初中畢業到現在,他一直在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電器維修。

萬尾鎮上有兩條主路,其中一條與海岸線平行。每年八月份的開海節,這裡便擠滿遊客。從萬尾開車半小時到東興,把身份證交給烏央烏央的旅遊中介,便能跟著他們過界到越南芒街特區,體會一把東南亞風情。


等旅遊旺季過去,這裡又顯得有些冷清。所有海鮮排擋和米粉店都空著,沙灘上只有漁民和鴨子。

梁老闆今年37歲了,他是個幸運的人,從初中畢業到現在,他一直在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電器維修。

對電器的喜愛是從小時候開始的。90年代,他把家裡為數不多的電器和手錶,拆了又組裝,組裝不回去,就只能挨打。但在拆拆裝裝之中,也琢磨出一些門道。初中還沒畢業,他就能維修一些簡單的電器了。


1999年,梁老闆初中畢業,開始了自己的學藝之旅——到電器維修店當學徒。那時候當學徒不容易啊,工錢不多,師傅又凶,也不主動教學。他只能在邊上看著,問一句,得到一句不耐煩的解釋。剩下的,他就琢磨家電維修雜誌,慢慢弄明白電容,三極體,二極體,高壓包這些部件。他初中時也沒學懂多少物理,現在硬著頭皮研究,也弄懂了。

電器維修分為黑電,白電,和機電。機電主要是汽車馬達,發電機,當地魚蝦養殖廠用的增氧機一類。白電是冰箱,洗衣機之類的家用電器。黑電則是電視機,音響,CD機這一類的東西。梁老闆先後到防城港,北海,南寧的電器維修店當學徒,找最好的師傅,才把這些維修全學會。2002年,他出師了,回到萬尾和一個擅長維修機電和白電的朋友合夥開維修店。

在萬尾,魚蝦養殖是支柱產業之一。梁老闆手藝好,人緣也好。兄弟們蝦塘里的增氧機出了什麼故障,都來找他,他當然也都答應下來。於是忙得團團轉。這事徒弟們也不能代勞。畢竟連扭螺絲都有技術。增氧機常年泡在水裡,螺絲都生鏽了,一不小心扭斷可就不好辦了。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梁老闆甚至摸索著發明一些機器,提高卷線,繞線的效率。可機器還是沒有人工效率高。弟兄們的增氧機排著隊等他。「心理壓力大啊!」梁老闆說,乾脆把修機電的業務關了,專修黑電。


黑電是所有家電中最難修的。這東西更新換代太快了,得不停鑽研。90年代,村民家裡還大多都是黑白電視,幾乎是一夜之間換成凸面彩電,後來又換成液晶屏。先是CD和錄像機,又逐漸換成VCD,又變成三碟,六碟,DVD,後來,智能電視一統天下。

20世紀初,每個月的電子維修雜誌上能提供足夠的支持。但即使在這個邊陲小鎮,黑電更新的速度也超過了雜誌。梁老闆把送來維修的黑電都拆來研究,記下關鍵信息。再到國外電器論壇搜索型號。他不懂英文,就對著電路圖研究部件。對於那些找不出緣由的「軟故障」,莫名其妙的黑屏,發燙,他就只能用酒精,用吹風機,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排除。梁老闆也不覺得辛苦,倒是樂在其中。店裡的學徒們都沒他喜歡鑽研。學徒們也是初中畢業,他叫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不怎麼主動提問,維修似乎只是營生,不是愛好。

在愛好之外,梁老闆也想開家電器店。維修帶來的收入不多。那時,在萬尾和周邊的東興,江平,電器商店只有兩種。一種是「夫妻店」。店裡什麼牌子的電器都有。另一種是大牌電器的加盟連鎖店,只能賣一種牌子的電器,每個月營業額目標,好處是,酒店,政府部門需要電器時,都傾向找有品牌連鎖店。


梁老闆想帶出一支自己的團隊,做些大工程,只開一家「夫妻店」,顯然無法達成這個目標。可是聽大家說,連鎖店太難做了。沒有大單子時,他們的貨都在店裡壓著。沒多久新的型號推出,這些老貨只能降價出售。何況,現在電商發達,居民們總能在網上找到售價更低的電器。實體店的更新,總趕不上網店的更新。梁老闆還在猶豫,在微信群里看到了蘇寧零售雲招募加盟的消息。


梁老闆和朋友一起到南寧參加了蘇寧零售雲的介紹會。聽說不用壓貨,線上線下價格一樣,還有專業的人來指導組建隊伍。梁老闆動心了。線上線下價格一致,給了他做生意的底氣,零庫存幫他規避了最大的風險。在鄉鎮的實體店,壓貨的風險已經越來越高。


介紹會開完,梁老闆跟著大家參觀蘇寧零售雲的實體店。看到裡面的裝修和管理,聽說還會有駐點店長來幫忙設計裝修,培訓電腦系統的使用。梁老闆決心試試。於是。2018年,他在江平鎮開了自己的第一家蘇寧零售雲實體店。駐店店長如約而至,設計好店面,還送了裝修,教他如何在系統里下單,如何在系統里管理維修項目。現在他雇了12名員工,才發現原來管理也是門學問。

過去在他的維修店,員工不過是一兩個學徒加上他和一個合伙人。有時店裡沒人,顧客帶來電器直接往門口一放,他們回來看到直接修好,顧客自然會來付錢取走。現在生意大了,又是銷售,又是安裝,又是維修,常常弄不清,誰接了哪單維修,用了什麼配件。「我們本來沒多少文化,不懂管理。」

駐點店長教會他用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工具接單,排單。梁老闆店裡的流程逐漸規範。12個員工,他管得井井有條。更難得的是,現在,他不再需要上外網一邊琢磨英文一邊琢磨電路圖,在蘇寧的培訓和網站上,他能接觸到所有電器的信息。維修還是樂趣,也容易多了。

有蘇寧的品牌支持,又有過去的口碑和人緣。梁老闆的生意越做越大。今年4月19日,正在江平鎮施工的中鐵16局要採購一批空調。他們不敢鎮上的「夫妻店」採購,想找有品牌保證的店鋪。他們信任蘇寧。而在江平鎮,只有梁老闆一家蘇寧易購。他接到這比十幾萬的訂單。如果不是蘇寧,梁老闆說,他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加盟蘇寧還讓梁老闆接觸到全廣西的電器從業者。他常參加蘇寧易購的其他門店考察。在一次交流會上,一個來自」生活水平最差「的鄉鎮的加盟老闆告訴他,自己賣出了一台一萬多元的滾筒洗衣機,還有一萬多元的冰箱,和幾千元的空調。梁老闆很詫異,江平相對富裕,可這些電器他一台都沒能推銷出去。對方說,你看,我們小時候幾千元就可以蓋一棟樓,不也是會買兩千多元的一台碟機嗎?梁老闆想想,是的,不論什麼經濟情況的鄉鎮,都有人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這兩年,梁老闆的生意越來越好。他在江平鎮上買了4000元一平米的商品房,搬離村子,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住到鎮上。對於未來,他想著,把店鋪經營好,把服務做好,管理好維修。當兄弟蝦塘里的制冷機凌晨忽然失靈,旅遊旺季里酒店空調半夜故障,他都能及時伸出援手服務;當鎮上的居民需要好電器,會第一個想到他。


—— 完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O9kOm8BMH2_cNUgME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