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韓國重映,懷念張國榮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戲有哪些?

2020-03-31     木易電影

《霸王別姬》里,張國榮的哪些戲讓人印象最深?

無論第幾遍看《霸王別姬》,都總能從中收穫一些新的感受。如果說最初看的時候會帶著一種「慕名而來」的好奇感,第二遍看的時候會有一種對人物命運的哀憐感,到第三遍看的時候會有對時代環境的無奈感......如此這般,看得越多,感受也就會越多。

隨著韓國要重映《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最近被反覆提及。尤其是對於中國影迷而言,4月1日恰好又是紀念張國榮的日子,許多人會在這一天表達對張國榮的懷念,也會有很多人在回顧張國榮的銀幕作品時,必然會提到《霸王別姬》。

儘管張國榮先生逝去已經十七年,但在許多影迷看來,「哥哥」仍然活在心中,也永遠還活在他那些影視作品裡。

當我又一次觀看《霸王別姬》時,會注意到陳凱歌導演視聽語言上下的功夫,但也更會注意到張國榮在這部電影裡面的出色表現。

影片視聽語言上的好,是很容易看到的——每一個畫面,從攝影、燈光、運鏡到布景等等,都很考究,敘事節奏也把控得很好,人物塑造更是完成得很好。

而張國榮的好,則重點體現在我印象最深的幾場戲裡:

1、影片開始,在一個室內體育場的出場戲,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與張豐毅飾演的段小樓身著《霸王別姬》的戲服出畫,一片光源從門那裡透過來的,形成剪影,中景畫幅里看不到人物的表情,但卻能從程蝶衣的行為動作里看出他的細節把握——光是程蝶衣的站姿,肩膀松垮下去,給人一種「歷經摧殘」的無力感,也呈現出了一種女態,是「虞姬」的感覺。張國榮對角色的刻畫,由此可見一斑。

2、程蝶衣從少年轉為成年,陳凱歌是通過「照相」這個元素進行轉場的,本來的大合影轉到程蝶衣與段小樓的合影,由此完成了人物成長的轉變。這個看似簡單的拍照場面,也被張國榮表現得很準確。

具體在哪呢,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他的手指動作,有一種渾然天成一般的自然溫婉感,很柔,是程蝶衣這個角色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3、那句經典的「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那段戲,同樣很好地彰顯了張國榮的好演技。在這段戲裡,程蝶衣是帶有一定醋意的,在說這段話的時候,張國榮眉頭微蹙,表情嬌氣,手部抓椅子的動作仍然傳遞著一種柔感,整個體態富有韻味。

在這場戲裡,張豐毅飾演的段小樓說「蝶衣,你可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呀!」。說的是戲中的程蝶衣,卻恰好也說到了銀幕外的張國榮,回想他的電影生涯,何嘗不是「不瘋魔不成活」呢?

4、在袁四爺家裡看到那把他一直想找到送給師兄的劍時,程蝶衣捧著劍不斷端詳。張國榮將那種愛不釋手、滿心喜悅的樣子表現得恰到好處,內心裡想著的,就是能給師兄帶去,令他歡喜。

而他在被袁四爺手把手抓住那一瞬,他有一個仿若受到驚嚇而自然反應的動作,那種神態真的是妙到毫巔。在院裡唱戲,將劍丟在地上之後的那抹淚,在藍色氛圍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動人。

5、在法庭接受審判那場戲,他說完「你們殺了我吧!」,然後轉過頭衝著段小樓看的眼神,以及按完手印後將印泥往嘴上抹的眼神,能明顯地看到與之前神態不一樣的感覺,不單單是夾雜著憤怒,也包含了某種無力的失望。總之,張國榮的表演很好地展現了人物內心的世界。

6、解放後那場演出前被替換掉角色的戲,程蝶衣看著段小樓穿上行頭上台,很失落,獨自向前走。本來也是很簡單的一場戲,但在張國榮的演繹下,程蝶衣的那個背影,也被他詮釋得很有味道,很有一種落寞的感覺。

還有批鬥那場戲,張國榮在一堆人圍著的場地里上演「揭發」的戲,台詞、表情、走位都非常有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人不禁感慨時代之下人的渺小與無奈。

其實說回來,《霸王別姬》當年能夠拿下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能夠這麼多年來被視為華語電影最佳,很大原因就是基於它「對人物命運的描繪」以及對「人與時代關係的勾勒」處理得足夠有深度與質感。

而張國榮、張豐毅、鞏俐等演員的出色表演,則大大增強了影片的好看度。不管怎樣,推薦大家多看幾遍。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gD4MnEBfwtFQPkd-K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