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電影大師的黑澤明,最溫柔的作品是哪兩部?

2022-07-19     木易電影

原標題:被譽為電影大師的黑澤明,最溫柔的作品是哪兩部?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羅生門》、《七武士》、《用心棒》、《影武者》、《亂》、《椿三十郎》等電影,都是我心目中非常喜歡的黑澤明作品。它們或精彩暢爽、或盪氣迴腸、或引人深思,在展現英雄硬漢的爭鬥之餘,還有很多人性複雜面的探討。

關鍵是,這些作品都體現了黑澤明高潮的視聽表達技巧。無論是《羅生門》的敘事手法、《用心棒》的鏡頭語言,還是《七武士》的場面調度、《影武者》的內心描繪,都能讓在看得津津有味之餘,還能從中體會到什麼叫「大師級水準」。

直到看完黑澤明導演的《生之欲》和《紅鬍子》之後,內心的喜好便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在年紀增長了一些、有了更多的生活經驗之後,對這兩部電影作品的理解與感受變得更為強烈,以至於當我們討論「你心目中最優秀的黑澤明導演作品是哪一部?」這樣的問題時,我會率先想到《生之欲》和《紅鬍子》。(當然不能只是一部,也不止於這兩部,但我暫時想提及的,只有這兩部)

若想從電影中獲得更多對人生的領悟,黑澤明的《生之欲》便不容錯過。

上世紀五十年代出品,黑白影像,現實題材,有生死觀的探討,有人生價值的體悟,有官僚體系的諷刺,更有對人性的深刻剖析。

當主人公渡邊勘治得知自己身患胃癌之後,先是恐懼與頹喪,一度靠飲酒甚至縱慾狂歡來消解這份內心的痛苦;然後又對自己此前度過的人生展開反思,尤其是在與女科員小田的相處過程中,看到了對方積極歡樂的一面,內心也開始產生了某種覺醒;最後便以竭盡全力的方式去做一件有價值的事情,留下了讓人們去討論與思考的人生故事。

整部電影看似無波瀾,實則很有力道。黑澤明導演用順敘、旁白、閃回等敘事手法,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悲觀但又具有積極力量的故事。

他的視聽語言是豐富的,表達是有巧思的,對居酒屋裡那隻黑狗的特寫、對餐廳里舉行生日聚會的背景呈現、對雪夜裡主人公坐在鞦韆上獨自吟唱的勾勒,都在傳遞著富有深意的內容或情感。

我們可以在他平靜地敘述中感知到生命面對死亡時的思考、體會到關於人生價值與意義的表達,還有片中後半段對官僚體系的有力諷刺。《生之欲》看似是黑澤明最」溫柔「的作品,但實際上,卻又是最有力道的作品。

而要說黑澤明最溫柔的作品,我肯定會先想到《紅鬍子》。

看多了他在《羅生門》、《七武士》、《影武者》等作品中展現的對人性複雜面的剖析與古裝動作場面之後,難免會認為黑澤明導演的作品一律都富有「硬漢」感,但在看過《紅鬍子》之後,便能體會到他內心裡的那份柔情。

也許《紅鬍子》的開頭部分會讓人沒那麼迅速地進入劇情,但當你耐心看到「紅鬍子」醫生對待病人的態度,看到保本的成長與變化,看到「狂女」的境遇、佐八的故事、小豐的經歷以及一些人的悲苦與離去,你便會很真切地感受到這部電影的溫柔力量。

誠然,三船敏郎飾演的「紅鬍子」醫生是一個令人心生敬佩的人,他的醫者仁心,他待人接物的方式,他對待病人、同事的態度,他對生命的思考,都能輕易地散發出一種讓人覺得很了不起的人格魅力。

但整部電影最打動我的,卻不僅僅是「紅鬍子」這個人物,還有流淌在片中多個人物身上的那份善良。「紅鬍子」醫生的善良不必多說,他開醫館救治病人、儘自己所能幫助他人、對待小豐的耐心與溫柔等等舉動足以說明一切。

保本從一個驕傲的、不想待在醫館的人成長為一個願意去幫助他人、願意留在醫館為百姓服務的人,除了受「紅鬍子」影響之外,更多的也是因為他本身有善良之心做基礎。

最最讓我動容的是小豐這個角色,她從一個備受欺凌的、內心有著恐懼、對外界存在牴觸的女孩,到逐漸開放心扉、感受人間的溫暖,再到她自己願意去幫助一個小男孩所體現的善良,足以讓人淚目。

包括還有醫館那些看似粗糙實則頑強又勤懇的女性職員們,在一起保護小豐的那一刻、一起對著井口呼喊「小老鼠」的時刻,都展現了讓人感動不已的善良之心。

正是人物內心的善良,讓《紅鬍子》這部電影充滿了溫柔動人的力量。它會讓我們意識到,原來黑澤明也可以拍攝展現人性真善美的溫柔作品啊。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930c969a9ed58a48555bd777882f3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