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四部》(144)
144、我們需要的是時間嗎?
當現實生活及人類命運都處於困難境地的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當一切並不如意或者一切都並不理想的情況下,我們最多的選擇就是等待,我們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老師和最良好的藥方。我們與命運抗爭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時間,我們普遍認為,假以時日,一切問題都會解決。只要有時間,人可以成為神。只要有時間,人類終會進入幸福的生活。只要有時間,我們會達成理想的一切。事實上,我們也確實是靠時間來抹平一切。時間是人間最大的魔術師,我們都相信時間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蹟。
我們幻想著未來的時間中包含著一切的可能,我們最方便的辦法就是把未來交給時間。我們對時間的信賴是無意識的,我們從數千年前起就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一定可以消除,人與人的競爭與衝突終將結束,我們相信苦難的生活總有盡頭,苦盡甘來就是時間的回報。我們甚至天真地以為,一切都有報應,惡的盡頭是善,壞的盡頭是好。於是,我們對於理想國與大同世界都充滿了期待,我們認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供人使用,我們最終會走到理想的去處。我們普遍不在意意識模式和行為模式,我們認為尚未完成的一切,都是由於時間不夠。麵包會有的,財富會有的,幸福會有的,人間和諧社會會有的……普遍的對現狀改革的淡漠是源於時間依賴症,我們對命運的漠然處之是因為我們認為還有時間。我們對現狀的超強忍受力也是源於我們對未來時間的信任,對時間的依賴使人麻木。
當我們播下種子,時間會讓我們得到收穫。但我們所獲必定是種子的結果,以為種下這一類種子,卻期望收穫到另一類結果,是荒唐可笑的。我們定下了生存競爭的邏輯模式,卻期望收到人間大同的事實結果。我們定下了人與人各自為生的生活原則,又指望得到人與人相親相愛、親密無間的生活狀態,可能嗎?如果我們認為,競爭進入高級狀態,人類進入高級文明,即競爭到最後,人就不再爭了,就罷休了,和睦相處了,公平相待了,這就是種豆得瓜的可笑邏輯。文明進入高級階段,財富太多了,人們就不再拚命積攢財富了?財富的分配問題就解決了?文明到極致,惡的人就全變善了?丑的事物就全變美了?假的認識就全變真了?不文明的社會就都文明了?不要以為這是一個誇張的做比喻的邏輯推理,這恰恰就是我們普遍的心理和願望。
我們競爭的目的是為了以後不再有競爭,我們拚命積攢財富是為不被財富所困,我們去愛人是為了以後不再有仇恨,我們如今不自由是為了以後有自由,我們如今含辛茹苦是為了以後幸福美滿……其實這個貌似合理的邏輯其實並不成立,競爭的結果是繼續競爭,積累財富的結果是更多地積累財富,愛憎分明的結果是愛恨交集,不由自的行為導致永不自由,含辛茹苦的結果是繼續含辛茹苦……這是邏輯模式規定的邏輯結果,再多的努力和再多的時間也不能得出另外的結果。
今天的因結出明天的果,不改因就改不了果。我們今天的果就是昨天的因造就的,時間對因果邏輯關係沒有影響,我們不改因想改果那只是笑談。競爭生存之因會結出和睦相處之果?生命自私之理會結出大公無之果?親疏有別之因會結出親密無間之果?人與人不同之因會結出大同世界之果?我們今天混亂不堪之因會結出明天理想社會之果?……這種直接了當的邏輯竟然被我們有意忽略了。我們習慣性地在等待,一切都會好起來,一切都會起變化,我們都在寄希望於時間之手會實現我們盼望的一切,我們就是意識不到改變不需要等待時間。
生存競爭的邏輯不改變,時間再久人們還是在競爭;人與人的關係不改變,時間再久人間鴻溝也無法消除;生命原理不改變,時間再久人也還是自私的;社會性質不改變,時間再久也實現不了大同社會……時間的背後是我們今天的作為,我們今天不改變意識模式和行為模式,我們天真的等待有效嗎?
時間並非是一個迷藏,時間後面的結果是現在決定的,而現在變不變是我們的認識決定的。我們一成不變的認識是時間的大敵,時間無法改變我們。我們現在才可以改變我們,我們憑什麼改變我們,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的意識與思想模式,那再多的時間也只是在浪費。(接下)
註:本文節選自:京東、淘寶電子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