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唯物、唯心及宗教理念,感知新紀元即將開啟

2020-07-22     感知主義者

原標題:超越唯物、唯心及宗教理念,感知新紀元即將開啟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四部》(148)

148、感知論與其他思想理論是什麼關係?

在感知論出現之前,人類只有一種根本性的意識模式,就是生存意識模式。人類的所有思維活動及思想理論,無一不在這個模式的框架以內,不但唯物論、唯心論在這個模式中,連所有的宗教信仰及宗教理念,都沒有離開這個模式半步。生命是所有思想理論不可逾越的邊界,生命是人類精神意識的前提。可以說,人類這千萬年的時間,都以生存活動為中心,人類這麼長時間的生存階段處於生存紀元。是繼侏羅紀、白堊紀、三疊紀……之後的一個紀元。而感知論則是下一個紀元的理論,人類的下一個紀元將命名為:感知紀元。

所以,感知論構建的意識模式與既有的任何思想體系無關,感知論是從存在的本來出發建立的全新思想體系,是顛覆和替換生存意識模式的完整方案。感知論並非是憑空設想和人為刻意創造的意識模式,它是人類思想認識的回歸式整理,是從存在本理出發的基於存在真理的邏輯模式,這個模式從未進入人類的思想認識範圍,這是因為生命倫理擋住了我們的視線,我們無視生命背後的感知運動,我們並未發現存在的基本方式。生命與感知的關係被人弄顛倒了,導致生命的感知,而不是感知的生命。這種本末倒置的認識耽誤了人類千萬年之久,直到感知論出現,才開始正本清源。

用生存邏輯即以生命為前提來解釋世界無法自圓其說,生存邏輯必然產生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思維方式。唯物是基於生命為前提對於世界的理解,唯心是基於人的自我對於世界存在的理解。這兩種理解不過是生存邏輯的兩個角度不同的看法,其根本立場完全一致,它們都承認生命原理和生命邏輯的存在,它們都服從於生存意識模式的限制,在相同的生命倫理中運轉。而感知論斷然否定生命的存在,它用感知邏輯替換了生命邏輯,從而改變存在的原理和生物及人與物質存在的關係,因此,唯物、唯心及宗教觀念同時被否定。這些思想及觀念僅僅是感知理念基礎上人類的片面性認識,有其功用但存在嚴重的局限性和殘缺性。它們從出現發展到今天,從未自圓其說,所以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矛盾,使整個人類都受害於其中。感知論就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出現,它的出現,才使沿生存邏輯運行的人類有了徹底改變思想意識模式的可能。

感知理論與既有思想理論沒有任何沿襲和傳承的關係,但是,感知理論卻兼容其它一切有效的思想。我們長期依賴的思想體系和思想方法已經發揮出其實際的作用,它們都是我們習慣於運用的方法。其實這些局部性的有效方法的根本原理就是感知論,感知運動是一切存在方法的真正基礎和唯一來源。因此,感知論是既有諸種思想理論的歸結處和綜合處,感知論可以集合所有理論並使之達到統一,感知論能彌補各種理論的缺陷使之最終達到圓滿與完整。感知論就是所有理論的終結處,感知論就是人類存在的終極理念。

我們現行的思想方法雖然有效,但目的卻是缺失的,我們一直並不知道為了什麼生存,目的混亂是我們的致命傷。感知論解決了人類存在的目的問題,我們找到了最終目的,一切的思想方法才找到了出路,我們的行為才有了依據,我們的存在才有了方向,一切實踐活動才有了最終的檢驗標準。所以,感知論才是萬法之法、萬宗之宗。所有理論的對與錯都失去了意義,能服務於存在的最終目的就是可以使用的,甚至無論是科學手段還是宗教信仰,只要能有效實現人類的最終目的,都是可取的,反之,取之何用?因此,感知論出現,取締了萬理之爭,也取消了我們的萬難選擇,感知愉悅的存在和存在的愉悅感知統一了世界,統一了人類,人類從此再也沒有瞎折騰的理由。

感知論與其他理論的關係就是統一、歸納和綜合的關係,沒有目的的矛盾與衝撞之後,人間的理念分歧頃刻瓦解,因為對錯不再是我們選擇理論的標準,而實用、便捷、高效才是我們對所用方法的要求。人間不再混亂的關鍵因素就是人類統一了行為目的,南轅北轍的荒謬再也不會發生,盲無目的的行為再也不會發生,與存在產生悖離的事情再也不會發生。感知論是人類共識的起點,也是人類精神探索的終點。

感知論容納眾論是它的基本性質,感知論其實就是存在本來論和存在真理論,感知論是所有理論的基礎,人們在感知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各門學科將遍布人類新的紀元。感知論是人類新的基礎性意識,在此之上,人類將建立起輝煌燦爛的精神大廈。本世紀的人們沒有料到,我們竟有幸成為人類萬年新紀元的奠基之人。

註:本文節選自:京東、淘寶電子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XhldnMBiuFnsJQVU478.html